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感动—质疑—抨击—遗忘,这是“罗尔事件”中的你吗?

日期:[2016-12-18] 版次:[A02] 版名:[评论]

就在11月的最后一天,许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文章刷屏了,它的题目是《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当你打开它的时候,可能会看见连点赞量都上了10万+。一年到头,爆款到这种程度的文章估计没有几篇。

于是你点进去看,很可能被感动,爱心爆棚,决定顺手打赏点钱;你也可能被“转发一次某机构捐赠一元”的模式感召,决定随手一转。或许“围观也能带来改变”,谁知道呢?无论如何,你没有办法选择做信息的孤岛,巨大的信息流从屏幕里喷薄而出,将你紧紧地裹挟。

事件第二天,是12月的第一天。你在干什么?有些人还在焦灼等待真相,有些人还在持续跟进,但更多人已经放下好奇与执念,得出自己认定的结论后,也着手忙自己的事情了。这件事变得有些无关紧要,甚至让人有点情绪疲劳了。经过一天的刷屏和反转刷屏,在口水战和信息差的博弈之后,人们还是要回归于自己的生活。

“刷屏—反转—混战—遗忘”,这就是可以预测的传播模式。制度经济学中有个词叫“路径依赖”,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在这里,传播学中的热点事件,同样存在路径依赖——惯性的力量会使你的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互联网为什么有这种能力?答案在于互联网的组织结构。《未来是湿的》将互联网形容为“无组织的组织结构”,它是去中心化、无组织形态的,各种社交关系以分布式结构,组织成一只密密麻麻的虚拟大网。每个人都是传播的中心节点,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话语权。

而在纸媒时代,传统媒体是一个严格的组织形态,是中心化、辐射性的传播形态。你发一个募捐信息,要按照出版流程,可能要等到第二天;但也因为这套成熟的组织体系和伦理知识,它可以对所发布的信息负责。也因受众的话语权相对较弱,出现不了什么“反转”,事情的发展脉络通常是“发布—演进—壮大—收尾”。

刷屏的意义,正在于表示自己是参与者,而没有被信息世界给遗漏掉。

在信息最焦灼的时候,人们通常也没有办法置身事外。这时候的方式,表现为观点参与和情绪表达,所以网络会让人感到浮躁和暴戾。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最需要权威信息的时候,纸媒和电视会负责供给,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就是人们等得起。

在今天,人们还等得起吗?

朋友圈时代将谣言传播提上一个紧要的议程。人们总是跑得太快,信息传播跑在了甄别判断的前头,所以很容易传谣。但更容易的是犯错,自媒体时代,大家总喜欢说“可以蹭热点,搞个10万+”。这句话的可怕之处,在于对点击量无所不用其极的追求。成熟媒体的商业伦理、把关原则,在这里都让位于对热点的搏命追求。

传播学鼻祖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在今天,人们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悟,媒介不仅是延伸,更是人体的一部分,人们几乎已经离不开手机。信息碎片化空前严重,但人们依然乐此不疲,信息能接受一点是一点,观点能发表一个是一个。很少人等得起信息的拼贴和呈现,也很少有人喜欢对自我行为作审慎的反思。

对互联网热点的剐蹭不需要成本,自然也催生了急躁和浮躁。但这也充分证明了权威信息为什么可靠,也充分表明审慎思考在互联网上其实仍然是短缺物。

所以,下一次你会中招吗?

(本文转自微信号:微思客)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