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志愿青春:贵在坚持,重在改变

日期:[2016-12-08] 版次:[A06] 版名:[志愿故事]
黄婧和她的志愿者伙伴们为里约奥运会服务。
陈德升关爱儿童。

目前,广州的机关、城区、农村、校园、企业等各界共建志愿服务队伍16000多支,超过2000家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全市注册志愿者总数约134万人,社区义工65万多人,义工人数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12%——即平均不到9个人里便有一个义工。广州庞大健全的志愿者队伍里,有一些人物突显出非凡的意志和高效的能力,十分值得青年朋友学习。

采写:本报记者 何伟正黄嘉欣


 

黄婧: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黄婧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志愿者,经历许多大型赛事和活动,今年更是成为了里约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在全球24万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在巴西展现中国志愿者的风采。在她眼里,志愿服务虽辛苦,但因为喜欢,所以会一直坚持。

小小契机十一年坚持

黄婧回想起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的时候,是在2005年的暑假,偶然之间在网络上看到澳门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招募志愿者的信息,由于澳门有亲戚朋友,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甄选,并顺利地成为了一名篮球比赛场馆贵宾室的管理人员。初次参加志愿者,她在认真工作时,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吸引了时任国际篮协主席程万琦先生的注意。当时程先生非常好奇地询问我的情况,我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大陆志愿者,又是学生,他非常高兴地向我竖起大拇指。他的鼓励让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我心生勇气。她说。

之后,黄婧又参与了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国音乐金钟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大型活动,参与筹备、培训督导等相关工作。谈到里约奥运会,有正式工作的她需要妥善安排好工作,乘坐合计超过30小时的飞机来到巴西,并且利用平时学习的简单葡萄牙语,才能做好大型赛事志愿者的职责。有一次,她为中国皮划艇队队员们服务,在奥运村帮忙沟通皮划艇的物流,在异国他乡,除了能展现中国志愿者的形象,又有机会帮助我们中国的队员,也是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的选手加油助威了,非常满足!

通过志愿服务提升自我

黄婧在这十一年收获最多的是自身的改变。虽然志愿者一直都在做协助性的工作,但我发现自己在其中成长了不少。以前我有些怕血、抵触医生这类的工作,但为了参与广州马拉松比赛这些大型比赛志愿者,我考取了中级急救证,用专业的方式救护别人时,天然的抵触也消减了。她介绍道。平时热爱体育、对音乐一窍不通的她,通过数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活动执行,开始学习声乐知识,我希望和服务对象多一点交流,当音乐人下台时,我能够跟他交流自己的感受。

而在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过程中,黄婧发现志愿服务中专业精神的重要性。在广州亚运会时,她曾独立带领40人的志愿者团队,开展5场大型活动,与各个高校团委沟通联系,她发现很多新手经常会出现主次不分的问题。志愿者都是富有爱心的人,互相帮助非常正常,这也是我们的优点。但是在服务过程中,做好自己岗位的职责,为了自己的责任去认真准备、细心梳理,这也是志愿精神的体现。她说。

黄婧在志愿服务中汲取到的营养,更是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在里约奥运会,她经常能看到世界级的运动员在奥运村里努力训练,远比新闻媒体报道的要刻苦得多。她觉得,每天都能看到马拉松运动员们在不断地奔跑,一天至少跑两个马拉松赛程,每次看到他们,我都会默默地想,他们拥有世界级的水平,却从来没有中断过努力,我也要向他们学习。

现在,她正在申请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会志愿者,目前已经通过笔试阶段。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她会越走越坚实。

 


陈德升:志愿者最大使命是传承与改变

201010月正式在广州注册成志愿者,广青协善德助学服务总队队长陈德升已经从事6年公益事业。其志愿服务的领域主要在两方面:助学方面和养老方面。在养老院做探访和文艺表演;在善德助学总队进行山区一对一助学和山区贫困学校软硬件设施的改善,还有跟助学相关的设施的改善。

 新广州人陈德升家庭热心公益

广州有许多落户不久的新广州人家庭,他们不仅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同样热心公益,当选2015年广州市十大最美家庭的陈德升家庭就是其中之一。自2013年开始,他们一家先后参与星语自闭症儿童学校、启智学校、广船养老院、幸福养老院组织的智障、自闭症儿童帮扶、关爱、养老院敬老探访、助学助人济困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和献爱心活动100多场次。

2013年开始,他们一家先后参与星语自闭症儿童学校、启智学校、广船养老院、幸福养老院组织的智障、自闭症儿童帮扶、关爱、养老院敬老探访、助学助人济困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和献爱心活动100多场次。2013年至今,夫妻两人坚持参与广船养老院晨夕交融——青年长者融合计划志愿服务活动。无论工作多么忙,他们总会协调时间,坚持参与老人院的每一期活动。

夫妻两人还于2014年加入草根助学会,带动家庭成员结对资助了5名因贫困无法完成学业的学生。受资助的学生中,其中3名为梅州丰顺小学学生、每人每年2400元;其中2名为肇庆怀集高一学生,每人每年3000元,年累计捐助助学款15000多元。

此外,虽然离开家乡已经10年有余,但陈德升一家仍心系家乡。得知家乡村道急需维修,陈德升连同兄弟、父母等拿出4万多元,买砂石、请机车,由父亲带队督工,村民出力,将村道平整、铺砂石,使原本崎岖不平的村道变坦途,解决了村民出行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他和家人参与家乡邻里病、弱、残、孤家庭的救助,捐助对象超过100多人次,捐助款项超过10万元。

收获最大是感恩和快乐

6年多的志愿者经历里,陈德升认为自己收获最多的是感恩和快乐。陈德升坦言,比如在老人院,老人家会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跟你说,因为你们的到来,我非常地激动,今天感到不那么寂寞,很开心快乐。我的孩子在国外,每天都很孤独,但是志愿者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欢笑和快乐。所以每一次活动完成后,我们都有很多的感恩。同时,在志愿者之家我们也收获了分享。志愿者在每一次活动后会分享感受,说出想法,他们感受到了除了在外关照老人,也把感恩的心带回了家里,去孝顺父母、长辈和身边的人。所以,感恩贯穿在了我的志愿的整个过程。另一个就是快乐。通过志愿服务,我们认识到了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不但是志愿服务的时候在一起,在志愿服务之外我们也经常去拓展。有些志愿者同行也变成了我很好的朋友。

在陈德升看来,志愿者最大的使命在于传承和改变。他指出,传承是通过多年的志愿服务,身边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者行业。在养老院,通过活动,现在已经有二三十个家庭来参加志愿活动。身边也越来越多朋友在看过朋友圈之后都表示有意愿一起做公益活动。另一方面,改变则在于把处于灰暗中的人们带领出来。我现在在资助一对从化的孩子,他们是寄养在保姆家里的事实孤儿。一开始,他们觉得整个社会是灰色的,后来我们加入,我每年承担了六千块左右的费用去资助他们读书。在我的带动下,有另外两个朋友也参与其中。渐渐地,两个孩子都产生巨大的改变,孩子在班里面的成绩名列前茅,而且自己也在当地担任志愿者。他们的改变是对我们的鼓舞。陈德升兴奋地说。

陈德升认为,广州和其他城市相比,志愿服务的人数或质量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志交会,一个展示志愿服务项目的平台,如果能拓展到更多的领域,有更多的资源让各个队伍作展示,这样会更好。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