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许晓虹:融汇中西的行医者

日期:[2016-12-04] 版次:[A07] 版名:[师说]

记者 陈瑾


“行医者,一可治病救人,二可凭借一纸一笔,遍行天下。”

许晓虹家里做的是医药方面的生意,她从小就有一个“行医”的梦想。广中医7年的学习以及后来多伦多大学的深造,让她在感受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开始思考将中西医结合运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




漫漫求学路,始于中医情

许晓虹祖籍广东普宁,是个地道的潮汕人。1987年,许晓虹在梅州客家山区的一个小镇出生,后来回了潮汕读中学,考上大学时离开家乡来到广州学习医学。“我一直认为城市,无论大小,都具有神奇的力量,守护着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许晓虹认为,正是这三个极具特色的城市给予她后来学习及生活中很多宝贵的财富,比如潮汕文化中的坚毅,客家文化中的勤奋,以及广州大都市文化的开放与包容。“而这份坚毅与勤奋确实成为我能走到如今的源动力,开放与包容让我得以在中医的道路上更积极思考中西医结合”。

而许晓虹的“行医梦”,来自于从小对中医的浓厚兴趣。

“记得小时候学到‘神农尝百草’,对神农氏的勇敢与睿智敬佩不已,也对大自然赐予的百草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翻阅《黄帝内经》,虽然当时并不能理解文字间的智慧,但种子就这样埋下来”,后来她的父亲从事医药方面的生意,家里医学氛围越来越浓郁,许晓虹对于中医也就更加热爱。“中医的博大精深,让我深深痴迷。尽管我曾学过传媒与舞蹈,但最终还是投向了医学与生命科学。父母亲也完全支持我的梦想”。

许晓虹的父母跟她有着同样的观念,认为“行医者,一可治病救人,二可凭借一纸一笔,遍行天下。”

就这样,许晓虹来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进行学习。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7年学习生涯,许晓虹认为自己最幸运的是得到恩师们的指导。“尽管医学离不开学生自身对大部头书籍的攻克,但恩师们手把手的教导及临床实践,尤其是对病症的分析,对特殊病症处理经验的分享,使我绕开了许多弯路,更加顺利地前行”,而这些指导对于她后面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帮助,“毫不夸张的说,没有这些恩师们无私的分享,仅靠自身对那一本本晦涩的医学著作的阅读是完全无法支撑我后面对血栓的研究的”,对于恩师们的教导,许晓虹自始至终都心存感激。


十年磨一剑,终成大器

2016年10月9日,在台北举办的第9届亚太地区血栓与止血峰会上,许晓虹博士获颁2016“国际青年科学家奖”,以表彰她在探索发现了体内新型的天然血栓抑制蛋白,和利用中草药提取物以治疗中风心梗等血栓性疾病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然而这一新型血栓抑制蛋白的发现过程却充满艰辛,可谓“十年磨一剑”。

本科学习期间以及临床见习和实习期间,许晓虹便逐渐关注血栓性疾病。因为血栓性疾病,如中风、心肌梗塞和静脉血栓栓塞,是威胁全球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第一杀手”。在美国,平均每天就约有2200人,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本病,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预防该病。

来到多伦多大学以后,许晓虹就开始对血栓疾病进行专门的研究。

“在发现这一血栓抑制蛋白之前,我时常问自己,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很长寿(寿终正寝),而有些年轻人在其风华正茂的时候却突发心肌梗死?我相信,体内是存在某个系统去抑制血栓形成的”,许晓虹一直希望自己能在血栓疾病领域有所探索和发现,而科研的道路,往往是荆棘载道,许多的科学设想是需要完美的科研设计和艰苦的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几乎每天都面临着失败”,许晓虹回忆起这一血栓抑制蛋白被发现之前,她和实验室里的其他成员,每周都要有一次的长达5-6小时的实验室会议,所有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去分析思考失败的原由,并不断改良实验,做出合理的设计。

根据前人的研究,许晓虹的团队利用了血小板αIIbβ3整合素包被的珠子,意外地发现了结合在其表面的血浆ApoA-IV,但他们当时还并不知道它是体内新型的血栓抑制蛋白。

后来,他们陆续利用不同的先进科学技术,如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活体显微摄影血栓形成模型,3D灌注腔室系统和重组蛋白技术等,成功证明了ApoA-IV是天然的血栓抑制蛋白。

“这项工作,历时十年。导师常说,科研是揭开自然面纱和真理的必经之路,我们也愿意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许晓虹表示,自己很珍惜这一份来之不易的研究成果。


融汇中西,科研路上不忘初心

“当初出国的动机,是希望能结合生物医学所长,发扬中医”,许晓虹一直没有放下自己对于中医的那份热忱。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加拿大东部校友会理事,以及纽约中医论坛科学探索群管理员,许晓虹表示,自己有幸能与加拿大各省以及美国的杰出中医们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合作,也因此了解到,在白求恩的故乡安大略省,《中医法》已经成立了十周年,而公立的中医学院也已经成立,“这正是西方社会对中医的逐渐重视与认可,许多中医们的杰出事迹传颂在北美乃至世界,这体现了中医对于西方医学和西方社会的影响力”,许晓虹认为,中医目前在国际的地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使中医能更广泛地为当地民众和医学界接受,他们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许晓虹表示,初到多伦多大学,最重要也最困难的,就是让自己成为具有西方思维习惯的人,这种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所带来的鸿沟有时会阻碍学术上的交流,但由于自己的教育背景中有中医学也有现代医学的教育,这使得她能够较快地融入多伦多大学的学习,并且进一步思考如何将中西医进行结合。

目前她正参与“从中草药中提取天然血栓抑制成分”项目研究,在她看来,“从中草药中提取天然血栓抑制成分”是具有广大前景的。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血栓药物,由于常引起出血等副作用,且对于许多患者疗效甚微,而祖国瑰宝中医药,由于毒副作用较少,且历经几千年的临床考证,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线索。

“我平日里每天平均工作10-13小时。可以说,工作是我非常重要的生活。我很喜欢做实验,也很喜欢写作。做学问的日子,非常简单,平静与满足”,许晓虹住在离研究所10分钟步程的公寓里,常常在晚饭后还步行回实验室学习和工作。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