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是“作家杀手”吗?
日期:[2016-12-04] 版次:[A02] 版名:[评论]宗城
坊间流传着一个说法——获得诺奖对作家而言未必是好事,反而可能宣告一位作家文学生命的枯竭,获得诺奖以后的作家难有新作。
根据调查结果,06年到15年的十位文学奖得主,有七位在获奖后基本中断了创作(至少在长篇创作上),乍看之下,这一结果印证了坊间的说法——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是作家杀手。但是,如果我们分析细节,这个论据又有些站不住脚。比如:
阿列克谢耶维奇和莫迪亚诺得奖分别在15年和14年,距今连三年都不到,而一部长篇小说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一到两年没有完稿,是可以理解的;
爱丽丝•门罗12年便宣布封笔,而她获得诺奖是在13年,可见她的“创作终止”,与诺奖关系不大;
特兰斯特勒默获得诺奖时年事已高,他在创作上的大幅减少,和年龄因素和健康状况紧密相关,而很难归罪于获得诺奖。
而另外一组数据则佐证了不少作家在获得诺奖后依然能保持创作:
意大利剧作家达里奥•福,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直到2015年,也就是去世前一年,仍有新作问世,名曰《丹麦有一位疯狂的国王》;
波兰作家维斯瓦娃•辛波丝卡,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新世纪仍保持创作,诗集《瞬间》出版于2002年,2005年和2009年又相继出版《冒号》和《这里》。2012年去世;
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此后保持诗歌创作,于2001年出版个人第11部诗集《电灯光》,收录了诗人获得诺奖后所写的诗歌。《区线与环线》、《人之链》也相继出版。2013年去世。
当我们将时间线拉长,会发现获得诺奖后保持创作的作家并不鲜见。以95到97年的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例,谢默斯•希尼、辛波丝卡、达里奥•福三位都延续了自己的创作规律。可见对于那些成名已久、对自我有足够把控力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未必能杀死他们的文学生命。
莫言参加一场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及其意义”的同题演讲时就说:“去年八月,我在北京不胜烦扰,便躲回高密,没想到高密也不是世外桃源,随着开奖日期渐近,各种传闻和谣言使我心烦意乱,想不到我一生与人为善,竟然有这么多人恨我。渐渐地我明白了,这就是诺奖被曲解的意义。”而获得诺奖后,莫言也更为忙碌,一个同样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读者对于获奖作家的期待也会相应拔高,而作家可能因此焦虑自己无法写出更好的作品。
可以说,诺贝尔文学奖是影响作家创作的一个因素,甚至在特定时间段(比如获奖的那一年)影响很大,但夸大为“作家杀手”仍有些站不住脚。导致一位作家“难产”的因素很多,年龄、身体健康、婚姻生活、精神状况等等...当一位作家陷入瓶颈期时,我们也不必苛责,毕竟,写不写得出更好的作品、创作能否持续高产,本质而言是作家个人之事,而非他必须承担的义务,“吃瓜群众”实在着急,不妨重温这位作家曾经写就的优秀作品。
一部优秀的作品,经得起读者的重读,一位作家这一生能写出这样一部作品,已经很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