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个呆,回归慢生活
日期:[2016-10-27] 版次:[A02] 版名:[青聚焦]发呆也成了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度推出“ 5125”健康生活理念,即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据悉,“5125”理念强调公众应当关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从而营造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消息一出,几乎在朋友圈“霸屏”了。不少习惯“懒惰”的网友大呼: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葛优躺”了!发呆,是青年人的习惯吗?什么时候发呆合适?发呆真能使人健康吗?
采写:本报记者 龙金莲 实习记者 冯晓书 何卓贤 摄影:黄宇帆
“呆”字在现代汉语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表迟钝,二表犯愣,三表死板,而无论是哪一层含义,从一般的字面意义上理解显然都不是一种讨人喜欢的状态。但如果换一下特定的语境设置,那“呆”字的后两层含义在当下其实增添不少可爱又可贵的色彩,如“呆萌”、“发发呆”。而此次国家卫计委所倡导的健康生活理念之一就是“发呆”。
一直以来,不抽烟,少喝酒,作息规律合理饮食等是人们常常提及的健康生活方式,但“发呆”也能使人健康,而且由国家部门提出,实属人们所未料及由此引发了多方讨论。其实,“发呆”并非新鲜事物,与其形式相似的“静默一分钟”也有被运用在国内外的教学当中,用作帮助孩子进行思考以及吸收知识。
有小学老师曾在班内开设了“静默一分钟”活动,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和中午进入教室后,静静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放下书包,闭上眼睛,从心里默念60 个数字,从1 数到60,然后睁开眼睛,深呼吸,再打开书包,拿出书和本子等学习用品开始进入学习状态。让人意外的是,一段时间后学生浮躁的心态得以缓解,更能静下心来、专心地学习和做事。
记者也随机采访了二十位青年,他们无一例外表示自己平时有发呆的习惯,但并不清楚知道发呆有益于身心健康。
记者了解到,发呆大赛其实起源于韩国,旨在释放网瘾者。韩国是世界上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据官方数据,韩国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天花了4小时用来刷Twitter、聊天或玩游戏,其中15% 出现了上瘾的症状。2014年10月27日,当地的活动人士自发发起了第一届发呆大赛,获胜者是个9岁的小学生金智明。
后来在2015年7月,“发呆大赛”传播到了中国,第二届国际发呆大赛在北京举行,80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发呆选手参赛。在2个小时里,所有参赛选手不玩手机、不聊天、不听音乐,放空自己享受发呆。“我是一个上班族,平时一般通过看书、看电影来缓解工作压力,但今天我想通过这种有意思的发呆方式来释放自己。”一个年轻的发呆大赛参赛者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而在网络直播极其火热的2016年上半年,国内一家弹幕网站做了一次网络直播实验,在连续十几天的直播中,主播们除了最常规的唱歌跳舞外,甚至还直播发呆、吃饭、睡觉等行为,十多天吸引了超过3000万名用户观看。
青年逐渐关注并喜欢上发呆,这其实不难理解。人们在创造、享受越来越宽裕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逐渐为生活、工作、学习的巨大压力所累。广州市幸福心理研究所主任李斌表示,在当下的生存环境中,年轻人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而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物质上的,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赡养老人的压力不容小觑。此外,房价日日攀升,也让年轻人陷入“房奴”的苦恼中。”而在信息技术社会下,年轻人也遭受着精神上的压力。“技术更新换代的时间越来越短,年轻人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保持竞争力而不被淘汰。”
对此,广州惠爱医院主治医师李苏义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在压力工作中人的大脑就好像电脑,电脑也不能一直在开机持续工作,偶尔也要待机休眠一会,所以发一会儿呆,正是释放压力的方式。”他建议特别是从事策划类工作等脑力劳动者,应注意让大脑有短暂的休息时间。
如今正在读大四的陈同学自称“专业发呆二十年”,表示自己一旦进入发呆状态,若不是被人打断都出不来。“我觉得发呆是种很舒服的体验,就像精神上睡了个觉,脑袋里空空的,但会偶尔会冒出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比如我完成了的作业,或上课时老师的表情。但总体来说,脑袋就像暂时关机了一样。”陈同学很享受发呆给他带来的轻松感,同时也表示自己有其他缓解压力的方式,比如通过练字平静内心,和通过看书、看剧转移注意力。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青年们无一例外表示自己平时有发呆的习惯。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发呆是一种“让大脑放松”的方式,每当学习、工作过程中感到劳累,他们往往会通过发呆来短暂休息,重整精神。
所以发呆真的可以使人放松?这并非毫无根据。专家称,人在发呆时,脑电波只有8-14 赫兹,这时人的意识活动减弱,处于清醒而放松的状态,让平日里高速运转的大脑得到片刻休息。广州惠爱医院主治医师李苏义表示,从医学角度来说,发呆时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下降,是让脑袋休息的一种方式,这种放空确实对缓解人紧张状态以及调节情绪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发呆这一行为曾进行了实质性的研究,结果发现,心无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脑中的脑电波得到加强,具有加强记忆力,缓解疼痛,并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在采访中,青年在发呆时心中所想也各异,有一半同学表示自己发呆时等同于“放空”,仿佛世界与我无关,而另一半同学则表示,发呆的时候还是意识到大脑有活动,不过会任由思绪漫无边际地飘飞。在他们眼中,发呆是一种碎片化的行为,没有固定的时长,而是视乎自己当天的状态。那么发呆有没有具体的时长或环境要求?怎样发呆才能发挥最大的积极效果?
“发呆不限时间、地点、环境,但得给自己确定一个时间段。”李斌认为,从心理层面上来说,冥想和发呆最后达到的效果是一致的,但发呆更通俗易懂,接近青年的心理。他指出,与冥想相比,发呆对于外部条件的要求较低,但是发呆并不是简单的头脑空白。刚开始发呆的时候,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念头在大脑中闪过,但是他认为“去感受这些情绪和念头,而不需要刻意地把这些想法摒除出脑海,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李斌表示,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杂念会减少,而注意力会提高。
他还强调,发呆能够让一个情绪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人慢慢平缓下来,因此情绪波动大或者有焦虑症的年轻人更应该进行这样一种情绪管理的活动。
李苏义则提到,不少企业会设置员工休息区和茶歇时间,员工可以短暂休息、聊天后再投入紧张的工作,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是企业重视员工精神和身体健康的体现。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大概是关于“慢时代”“慢生活”最文艺的理解,也可以说是快节奏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星辰和大海”。
实际上,慢生活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忙、纷扰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自1989 年在意大利出现后,便风靡世界。它的出现是为了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以及传统,在工作和生活中适当地放慢速度,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
尤其在一二线大城市,“快”仿佛是一种躲避不开的潮流,青年人应更加关注压力的释放和张弛有度。李斌指出,要在“快生活”下放慢脚步,“发呆”就不失为一个成本低廉而效果显著的方式。
但除了发呆,李斌还给青年回归“慢生活”提出了建议。他将“构建健康完善的人际关系”放在了第一点,因为当人们深感压力过大时,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供求助对象,这种心理的归属感也能缓解压力。
此外,阅读和运动都不失为一种好的减压方法,进而感受生活。“阅读是一项需要注意力的活动,而运动可以帮我们释放多余的能量。”但李斌表示,在年轻人都喊“忙、没时间”的现实环境中,要回归慢生活关键还是得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