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你为何喜欢自称“狗”?
日期:[2016-10-20] 版次:[04] 版名:[青视野]单身狗、留学狗、追星狗、加班狗,你还想到哪些“狗”?你喜欢自称“狗”吗?都说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然而在中国,“狗”却总是带有贬损的意味。偷鸡摸狗、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将人与狗联系起来便成了一种羞辱。但为何近年来,“狗”的形象渐渐由黑转白,甚至被赋予“萌萌哒”的色彩?
采写:本报记者 周司琪 实习记者 冯晓书
这究竟是赞美还是诋毁?
“狗”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白”到“黑”,又渐渐向“正面”形象转化的过程。虽然现存“狗族”语汇多是贬损之意,但最先中国人对狗持着一种赞赏态度,在《诗经》中就有对狗的赞美诗句。“卢令令,其人美且仁。”这篇《卢令》就描写了一只黑色小猎狗在跟随主人打猎时,颈上铃铛发出清脆悦耳声音的场面。
到了南北朝后期,含“狗”的成语典故开始多含贬义,唐宋元明清时则几乎都是贬义,成了骂人的话。“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就出自元曲。
如今,“狗”的使用更加广泛,其包含的意味也慢慢从诋毁走向赞美。不少年轻人都喜欢自称单身狗、加班狗,似乎从这样的动物身上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由此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这种转变有何缘故?在西方文化中,涉及狗的词多为褒义,例如a lucky dog(幸运的人),love melove mydog(爱屋及乌)。网络的发达让中西文化的交流变为可能。同时,在不少影视作品中,狗均扮演着一个正面的角色,《忠犬八公的故事》就让“八公”的忠诚走进不少影迷心里。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狗”的意思渐渐向褒义靠拢。
留学狗:自带励志光环 “磕到世界充满爱”
今年年底,大熊(化名)就能结束自己的留学生活并回国。去年6 月底,她告别祖国,只身一人前往英国读研究生,成为一名光荣的“留学狗”。
到英国的第一天大熊就一个人出去逛,结果迷路了。因为不适应当地人的语速,20分钟的脚程她花了3个小时才走回去。“回到宿舍,我才意识到,我不可能再依赖别人了,我只能靠自己,刚开始真的想放弃。”
大熊花了两个月适应英国的语言环境,但是当地的饮食她到现在仍无法接受。“五分熟的牛扒实在接受不了。”除了之外,学习也是大熊来到这边后要跨过的一个“大坎”。
除了要克服饮食和语言问题,还有繁重的学业压力也让大熊的留学生活充满励志色彩。大熊研究生读的社会工作研究(social work research)跟本科专业相同,但是国外上课模式与国内相差甚远。“有门课每个月就上3天,从早到晚,结课后就开始写论文。”因为要查资料,大熊说自己经常要熬夜写论文,甚至通宵。
为了完成论文,大熊有天通宵泡在了图书馆的自习室。凌晨3 点时实在困得受不了,她就趴在桌上小憩了一会。大约5点被工作人员叫醒,并被告知“不可在图书馆睡觉”。大熊感到抱歉,并承诺不会再睡觉,同时打开了电脑开始写论文。谁知工作人员怀疑地说:“你不要在我走后继续睡。”并指了指墙角的监控头。这一举动让她非常生气,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她语气非常坚决地说:“ I willnot sleep!”
虽然国外的生活让大熊各种不适应,一个人的日子也让她备感孤单,但是身为“留学狗”的大熊,在勤奋学习之余,也会学着找一些自己的乐趣。在大熊的微博首页,个性签名那一栏显眼地写着“磕到世界充满爱”。问起个中意思,她说这是自己在留学后的一个爱好。“我很喜欢写文,自娱自乐发在微博上。”
虽然她戏谑地表示自己写的都是些“同人文”,不是什么正经的小说。但是其累积写完的字数有30万字。“看到这个数时,我自己也吓了一大跳。没想到清闲的时候写下来的文字已经有这么多了。”
单身狗、加班狗:另一种方式的自嘲
“留学狗”因远在他乡而孤单,有些人却享受这种一个人的生活,“单身狗”就是其中一类。距离新蛋(化名)的上一段恋情已经过去一年半,“看到自己的朋友都有自己的另一半了,而且我的父母感情也特别好,会羡慕,也会想要收获一份爱情,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合适。”她说。
“就像两个齿轮,本来就不合适,如果硬要磨合只会两败俱伤;但如果你找到了在价值观念上都跟你相近的人,磨合起来就会更轻松。”虽说一个人很好,两个人更好,但正是因为上一段恋情有所不和,新蛋说很享受自己现在状态——“我期待爱情,但一切顺其自然。”平时她也会自嘲为“单身狗”。
同样被称之为狗的还有加班人群,今年大四的郑小白(化名)就是典型的“加班狗”。周一周二周三剪视频,周四周五跟彩排,周六周日录节目,这样的工作状态郑小白已经持续了接近两个月。或许身处媒体行业,对于加班,小白觉得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刚开始通宵工作并没有特别抗拒的地方,因为节目要播出,熬夜甚至通宵也是没有办法的。”
虽然因为工作经常熬夜,但郑小白却深知熬夜的危害,“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丑了。”她苦笑着告诉记者,“这就是加班狗的苦”。因为工作太忙,只要有休息的时间,她基本都是在睡觉。采访中间,她也时不时打个哈欠。但是从工作中所学到的经验让她愿意吃这份苦,也愿意留在电视台继续工作。
专家:年轻人希望得到更多关注
“狗”究竟是褒是贬?这实在不好下定义。横向比较,在中国文化中,“狗”所代表的形象并不那么正面,然而在西方,涉及“狗”的词汇则多含褒义。纵向比较,中国古代对“狗”的形象黑得比较厉害,例如孔子“丧家之犬”的典故;如今,不少年轻人却乐于以“狗”自居。究竟是何因素催生了这一形象的转变?
实际上,词汇在起源时本无褒贬,褒贬义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投射,反映了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评价和主观态度。研究者认为,褒贬义并不是从一而终的,它随着社会文化心理的改变而改变。
广州越秀区知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心理导师宾瑜认为,每个人的心理投射其实是不一样的。但是大部分年轻人对于这一称呼的接受度如此高,主要反映了大家对于人际交往的欲望,希望能够得到别人关注。“狗的心理原型代表着忠诚伴侣,因而大部分人在自称狗的时候也是期待着别人的认可和接纳。”同时,她也指出,部分人也是因为在狗身上找到了自己那种劳苦、艰辛的影响,进而将自己称为“狗”。
对于为何选择“狗”这一形象,而不是其他动物,宾瑜表示,“狗”一直给人以可爱、勤劳的感觉,而其他动物例如猫,则表现出“独来独往”的形象。“自称‘狗’其实也是在软化自己的形象。”同时,她还指出,这种称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轻人在工作或者交往中带来的压力,是一种情绪的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