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智能时代,无限可能

日期:[2016-10-13] 版次:[A08] 版名:[青聚焦]
电子展现场,与会者体验VR 眼镜。

清晨,智能闹钟在你浅睡眠的状态下将你唤醒;起床后,衣橱里的衣服已经根据天气以及当天的行程为你推荐好搭配;厨房里的水已经烧开;车库里的汽车正在根据你的设定进行预热或冷却;驾车上班,你的自动汽车已经根据交通状况规划好路线……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步步得以实现。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逐步进入智能化时代。

采写:本报记者 周司琪 何伟正


当下生活已进入智能时代

今年春天,李世石和谷歌“阿尔法狗”的围棋交战将人工智能推向大众视野,但实际上,从人脸识别到智能家电,人工智能的身影随处可见。据发改委、工信部等于今年5月联合印发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年我国将形成千亿级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实际上,人工智能学科已经有60年的历史,直到今天才迎来黄金时代。美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主任杨强表示,这是由于近年来模仿人脑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依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海量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得以被不断训练、升级。

“人工智能开启了科技的‘大航海时代’,广泛的商业化应用才刚刚开始,还有更多的东西有待被挖掘、发现。”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余凯表示,未来,医疗、出行、教育、生活服务都将迎来全面的智能化。

据百度百科介绍,人工智能是拟人甚至是超越人来处理问题,智能软件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不管是哪种,它们对于我们的生活,都带来这样或那样的改变。

据艾瑞咨询与京东智能合作发布的《智能硬件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08.3亿元升至424亿元,增速近300%,预计2016年更将突破500亿元。

报告显示,智能硬件消费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其中,广东位居第一。广东并非只是智能硬件的第一消费大省,在智能硬件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方面,广东企业同样位居国内第一阵营。


生活:无人驾驶、百变服装 生活更加智能化

2012年4月,谷歌公司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将智能眼镜从概念变为现实。用户载上它,只要眨眨眼就能拍照上传、收发短信、查询天气路况等操作。据谷歌方面介绍称,未来,它还可以应用于医疗和军事等领域之中。

智能眼镜或许不是每个人都会戴,但衣服却是每人都要穿。日本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 和材料开发商Toray合作,研发出一款智能服装Hitoe,可以测量你的血压和心率。其采用了涂有传感材料的纳米纤维,黏在身上,并且能无缝将数据传输到你手机里。

同样是衣服,Lme公司设计了这样一套智能服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控制服装颜色。实际上是在智能服装里嵌入了许多可以定制成成千上百的造型的小灯,例如,波尔卡圆点、鲜花等,总之每天都会有变化。当小灯处于关闭状态时,这套服装还是可以穿上的,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日常黑布衫。这使得服装更为通用、更加百搭,不会有厌倦感。

将烹调制作过程变得简单且易于操作的2D厨房,可监视睡眠质量杜绝鼾声的智能床铺,运用摄像头、激光等实现从人员驾驶到计算机驱动的模式转变的无人驾驶汽车,这些高新科技在我们生活中逐步推广开来。


工作:机器人上岗 处理分析大显身手

9月22日,2016第二届中国(广州)智能装备暨机器人博览会(简称智博会)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开幕,无人工厂成为此次智博会的突出亮点。

在广州鑫南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鑫南数控)的展位上,一台6轴地轨机器人来回跑动,忙着给三台数控机床上料。“这台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0.02毫米,可以实现数控加工自动上下料、焊接、打磨、抛光、装配等工作,高精度实现无人化生产作业。”鑫南数控工程师王亚军对记者解释道。

智博会上的工业机器人让很多人觉得新奇,实际上智能时代,机器人也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解放甚至替代人的体力和脑力,“写稿机器人”就是其中一个典范。

从最早的腾讯“Dreamwriter”(梦幻写手)到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今日头条的“张小明”,它们拿下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央媒机器人写稿”等多个第一次。

里约奥动期间,今日头条的机器人“张小明”通过对接奥组委的数据库信息,以电视直播几乎同时的速度发布稿件,6天共生成超200篇简讯和资讯。它不仅可以在两秒钟内生成一篇新闻稿,还可以通过自动选图技术,给新闻配图,让稿件更加生动。

记者就此随机采访了不少广州青年,大部分表示人工智能让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人工成本耗费越来越低,有利于更高新的技术开发。“但在一些以劳动力导向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不少人面临失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从事智能机器人开发的刘宗表示自己的担忧。


讨论:若不变你就会被改变

智能科技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让人产生质疑,担心有一天自己被智能机器取代。“写稿机器人”出现时,网友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大多网友对其替代性呈现乐观态度。

知乎网友杜大能耐表示,机器人写稿是大数据整合的产物,但绝对代替不了编辑。在他看来,编辑行业发展至今,并非只是单纯地码字更新,更多的由编辑的创造能力、团队的协作水平一步步走过来的。“未来的编辑应是会采访写稿,会摄影摄像,会技术懂设计,既完成本职工作,也能在行业中拥有话语权,成为一个领域内的专家。”

在杜大能耐看来,这种综合能力是机器所不能代替的。与其担心自己被取代,还不如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编辑工作本身也不是吃大锅饭,更多是对个人能力要求很高的行业,随着社会分工的愈加细分,强调在单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的趋势,你不变,你就会被改变。”


人工智能“威胁”了谁?

伴着人工智能的产业技术发展,有关“人工智能威胁论”、“AI即将统治世界”等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到底,人工智能对我们人类而言,利弊如何?

脸书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Yann LeCun曾这样表示:“有些人是因为对人工智能的原理不理解而导致恐惧,有些人是为了个人名望而宣扬人工智能威胁论,有些人则是为了商业的利益推动人工智能威胁论。”

水涨船高,资本市场的介入助推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如何用人工智能进行商业化的变现和市场应用,企业在技术层面的研发投入也决定着发展进程。据了解,百度较早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目前已经将搜索、语音/图像识别、无人车、机器翻译等技术应用到各条产品线。

今年年初,百度“度秘”入驻肯德基概念店,通过智能交互的方式完成从点餐到支付全流程,是百度人工智能技术走入实用场景的成功尝试。他说,百度的人工智能早已走出实验室,“我们的优势包括多轮对话、多模交互、深度问答、全网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这些是支撑人工智能’连接人与服务’的关键。”

在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百度人工智能专家赵世奇心里,人工智能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走过起起伏伏的多轮挑战。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云和端的连接配合,由此人机交互方式也从传统的只靠键盘输入,变成了键盘、语音、图象等作为交互媒介,实现多模交互。这样一来,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能便捷地接触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便利。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需求使得人工智能技术需要提升连接的能力。同时,还要满足个性化场景应用中的需求。“我们希望未来人与信息及服务的连接能够实现私人定制,而这也是一项新的挑战。”赵世奇说。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