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催生新慈善方式
日期:[2016-10-13] 版次:[A02] 版名:[青播报]9月29日,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国际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区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采取“以文赴会”的形式,邀请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知名学者、公益慈善组织领导人等,在国际比较的视野下,结合各地的社会工作与社区公益的实践案例,从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社会工作机构与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及慈善教育等多角度,探讨中国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合作与发展的实现途径,共同拓展和深化对公益慈善学科建设的思考。
采写:本报记者 龙金莲 实习记者 何卓贤
《慈善法》在今年的颁布实施给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名以慈善法新时代下的政社关系为题,分享了他眼中慈善法对社会带来的划时代影响。“慈善法起了整合性的作用,它为我们理解整个社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讲的是慈善,但是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王名强调,慈善关乎每个个体,关乎公民的社会权利。通过《慈善法》,公民能够进一步理解到“我的权利在哪里”、“怎样维护我的社会权利”以及“怎样实现我的社会意义”。在《慈善法》指导的新时代下,慈善组织不再是唯一主体,企业、政府,甚至个人都是。“任何人都是慈善事业的当事人、参与者,”王名称。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雪松则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和大数据分析的热潮,深入分析了社会工作与慈善结合的方法。何雪松认为,互联网提供了去中心化、去科层化和民主化的机遇,特别是在新媒体兴起之后,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可发布信息的平台;大数据兴起,为优化设计现有的体系、拓展新的慈善方式提供了可能。何雪松提倡,“为推动社会工作和公益慈善进一步发展,要将线上和线下、大数据和个性化结合起来。不仅通过大数据分析、把握舆情,更要利用互联网提供给网民的自由表达平台,让每个人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社工和慈善结合的途径,创造出现有时势下社工与慈善的未来。”
精彩的主旨演讲过后,研讨会进入最为激烈的圆桌讨论环节。在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教授朱健刚的主持下,六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就“论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合流”一题展开了讨论。在社工与慈善理念能否相容、两者有无合作可能性的问题上,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团以一个比喻给出了她的答案。“公益慈善是个大海,是块湿地。要哺育一个社会,这个湿地要很厚实,要有很多有机质。社工就是往上面插人才、插组织,要引领这个湿地的有机质保持循环。”随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郭伟和阐述了不同的意见。郭伟和认为,社会工作以及大慈善的理念仍存在差异,“社会工作专业关注的是如何塑造人、团结人,而大慈善的关注点则宽泛许多。中国的慈善界仍然更关注资金的筹集及去向,而不是如何通过资金塑造人与社会。”
“到底公益慈善和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是不是一回事?用什么方法结合?结合点在哪里?”郭伟和连用四个发问抛出了此次讨论的关键问题。圆桌讨论愈发激烈,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任国英则认为,共通点的存在让两者有了融合的可能性。“慈善也好,社工也好,有差异,但是共通点就是让我们的大社会在大脉络下,人人都生活得更好,都享受到社会的福祉,这是我们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