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人》——从商人、法律人到政治人
日期:[2016-10-02] 版次:[A02] 版名:[评论]斯伟江
英雄向来不问出处,《辩护人》里的宋律师并不是法学院出身,一开始也没有以人权律师为志向。西方第一位被称为大帝(The Great )的亚历山大大帝,虽然出身马其顿王子,但要是不靠自己的绝世武功,也无法被历史记载为大帝,秦朝的二世,就算父亲是秦始皇,其结果就是二世而亡。
宋律师的经历在中国律师界,实在是太普通了。绝大多数律师入行,都会从商人开始,谋生是第一位的,当然,我小弟浦志强例外。因为春夏之交的那场风云,入行之前,他已经是政治人了,这行业本来只是为他提供了一个谋生的手段而已,恰恰这个行业,除了谋生,还可以谋道。因为,法律这个行业,是离不开政治的,或者说,政治是必须要控制或者影响法律的。
在电影《辩护人》中,韩国法官居然还让关键证人出庭,而没有通知检察官,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在我国法庭上,法官多会事先沟通,而且要汇报法院领导。领导可能还要汇报政法委等。法官在法庭的威严不足,与他在法院的地位不高有关,人都不傻,你社会上地位有多高,明眼人看得清。
为什么宋律师会走向街头。电影里宋讲到,为了孩子不再生活在这样荒唐的时代,也是因为法律人有职责。就我理解,是因为在威权政府的法庭,就算做到宋律师那样,最后无辜的被告一样会被判刑。因为,法庭是他们的地盘,规则是他们的规则。正如小河审判之后,最高法、最高检制定了很多小河条款,就是为了限制律师的权利,方便自己强行推进庭审,只要把庭开完,剩下的,都是闭门讨论,领导想咋办就咋办。
所以,在这种制度下,最牛的律师,你可以赢得法庭辩论,但你无法赢得法庭的支持。律师可以是很好的工匠,但可惜,你的艺术在政治性案件上,是对牛弹琴。而大部分地方的大案,在地方其实就是政治性案件,律师也无力回天。
回到电影,宋律师为什么会走向街头抗争,是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司法制度,其症结不在司法,也不是司法改革可以解决,其核心在政治。而韩国,是政治抗争,才导致司法独立。
复旦学者包刚升分析:“1987年韩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韩国经济的“汉江奇迹”带来了几个重要的政治社会后果:首先是阶级结构的变化,工商阶级、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开始崛起;其次是快速城市化和教育普及,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剧增;最后是更加现代化的政治文化逐渐形成,公民权利意识进一步觉醒。韩国政治转型的启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反对派持续抗争的结果。在1987年的“六月抗争”中,6月10日大概有包括学生在内的24万人举行示威游行。6月18日,示威人群的规模更是达到150万左右。从6月下旬开始,韩国的白领阶层也开始大规模地加入了示威游行的队伍。“六月抗争”的政治诉求主要就是要求总统直选。如此大规模的政治抗争,成了韩国启动政治转型的直接驱动力量。(《韩国政治转型的关头》东方早报2013年8月6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比辩护人更值得敬重的,是那些为政治转型付出的当事人,而电影中,辩护人宋律师自己最后成为被告人。这让我小弟浦志强在内的很多中国律师,潸然泪下,他们洞见了自己的未来。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律师之每念死磕,自然流涕。付出未必有现时回报,而不付出,是永远等不来自由。很多人盼望改革、新政,固然是代价小,但更多的是,想(自己在内)不付出很大代价就收获转型,这跪着签订的契约,自然是继续跪着生活。
(作者系知识产权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