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个讲座就认为儿女不孝, 保健食品的营销新招为何频频得手
日期:[2016-09-04] 版次:[B02] 版名:[食刻出击]【FDA说】近年来,在国内保健食品市场上,一种名为“会议营销”的方式大行其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醒广大老年人正确认识会议营销问题,提高识别判断能力,谨防上当受骗。
近年来,有些不法商家利用健康讲座、免费义诊、赠送礼物甚至免费旅游等活动形式,吸引老年人参加产品推介会,然后通过所谓“专家”、“教授”或虚假患者“现身说法”,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食品。
黄女士的母亲今年70 多岁了,年初,老人家参加了一次保健食品推介会后,购买了辅助降血压的保健食品,并擅自停用了自己的降压药。服用了一段时间后,血压非但没有降下去,血糖却升上来了。而且,如果儿女阻止她买保健食品,反而会认定她这是不孝顺,所以,一旦陷入其中就很难拔出来。
会议营销售卖高价保健食品,坑骗了不少消费者,也一直是监管部门的难题,那为什么屡禁不止呢?
首先,会议营销本身并不违法。讲座、会议等营销本质是一种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本身并无是非对错。而营销人员却利用这一点钻法律的空子,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比如无行医资格的人开讲座,免费义诊时编造或夸大老人的疾病,宣传保健食品的治病效果,这些都是违法的,严重时甚至会涉及刑事犯罪。
其次,会议营销手段隐蔽,操作复杂。不法商家通过非法会议营销的方式又往往不提供销售凭证,且又是异地取货或送货上门,会议现场没有产品实物,宣传口头表述,形式隐秘,恶意规避执法检查。
而且,会议营销流动性强,难以保留证据。保健食品会议营销活动隐蔽性强、活动时间短,而保健食品无效又需服用一段时间后才能发现,监管部门接到群众投诉去查时已是人去楼空。有的营销者还和监管部门玩“躲猫猫”的游戏,老人家起床时间较早,营销者在早上五六点开始营销,在九点之前活动已结束,如果没有当事人的投诉,监管部门根本无从知晓。
那如何才能避开这些非法的会议营销呢?了解保健食品会议营销的方式和类型,遇到类似的情况就要擦亮眼睛了。
会议营销的花样太多,有的以专卖店为阵地宣传产品,有的还深入社区开展名为体验、普及知识,实则推销保健食品的活动,更有体贴者,通过旅游、基地参观等活动边玩边推销,此外,还要警惕低价网购或是江湖快销,在这种渠道购买一旦发现问题往往难以维权。
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警惕非法的会议营销,如何识破他们的骗局呢?
不能听信保健食品的治疗效果, 或捏造的各种功效,以及使用含有绝对化的用语和不实的承诺, 声称“包治百病”等虚假承诺。
某些商家假借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或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包装”非法保健食品, 也要十分警惕。
一些商家通过“赠药”、“免费试用”、“抽奖”等方式, 吸引老年人参加促销活动,并请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 甚至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 千万要警醒,不能被“洗脑”了。
( 编辑:孙梦圆 叶蔚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