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创业热潮席卷 广州青年准备好了吗?

日期:[2015-04-23] 版次:[A07] 版名:[青调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马云、马化腾、雷军等电商巨头的故事鼓舞了一大批青年投入到创业热潮中。正如拿破仑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大部分青年深信“‘工’字不出头”的真谛,想通过自己的智慧与能力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记者加入了一些社交app的创业群组,发现青年创业的热潮十分高涨,这些群每天都发布大量的经济信息,好让群友们找到适合的资源。

趁着日前举行的“联炬杯”第二届广州青年创业大赛复赛评审活动,我们来了解如今广州青年如何看待创业。

采写:本报记者  何伟正

进取心理:“硬着头皮上,绝不打工”

“创业不是看你想做什么,而是看你有没有心去创业!”今年25岁的龙小姐跟记者说起自己的创业心得,“有创业的心,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可以做生意,项目都可以找得到。”龙小姐表示,小时候家庭比较富裕,但在她16岁时发生了一些意外,家庭环境急转直下。

家境的改变让龙小姐的生活发生不少变化,她强调:“从那时起,我就决心要做生意,去让家里的生活变回原来的样子。”龙小姐大学毕业后,先从事金融领域的工作,在与哥哥的合作中,创立了一家金融公司,主要进行融资业务。24岁时,龙小姐还代理了一个牌子的面膜,记者在其微信朋友圈里也经常看到相关的产品推新信息。

说起困难,龙小姐认为万事起头难,“只能硬着头皮上,不懂就找请教相熟的朋友,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创业途中,每个创业者都可能感受到力不从心而决定放弃,但我的信念很坚定,就是绝不打工!”

记者早前跟随龙小姐参加了一个在某酒庄举行的青年创业酒会,在与一些青年创业者的交谈中,记者发现创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高级食材、酒品、广告行业等,29岁创业者Eric称自己放弃了月入过万的国企职位、投身进口海鲜食材的生意,动力在于“打工只能为别人梦想而工作,创业能为自己梦想工作”。

谨慎心理:“毫无经验,还是沉下心打工比较实际”

大学毕业两年的小维从大三的实习开始,就一直从事化工品销售的工作。据了解,小维每月的收入不低于8500元,这对于一个刚毕业的人来说,是令人羡慕的。

“在大三一年的实习中掌握了不少销售技巧,也认识到一些化工厂的工程师和老板,有师兄建议我创业。但我认为,没正式投身过社会工作,还不具备足够经验,不能贸然创业,刚毕业,沉下心,打工比较实际,在打工中认识社会与掌握技能。今年是做这份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如今已经积累了不少人脉与经验,这对以后自己创业很有帮助。现在,我已经与一些同行和朋友在筹备自己的公司。”

25岁的冰冰如今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而她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开一家咖啡店。“虽然父母愿意打本给我,让我可以完成心愿,但创业不是过家家,还是安分一点做一下打工仔。体会到打工仔的感觉,以后创业才能更好地关怀自己的下属。”

兼职心理:“时势所迫,不搞点额外收入难以生活”

相比创业,有些受访者出于避免高风险、又能增加收入的需要,他们选择了搞副业。在他们看来,副业是净赚不亏的门路。

32岁的Penny从事电话销售,每天下午2时工作至晚上10时,一下班会先去开几个小时专车。“一般开到12点就回家,第二天早上9点再开。如果够精神、状态好,7点就开出来,早高峰时间补贴很多。一个月下来,开专车也能增加2000~3000元收入。”当记者问及会否觉得很疲劳时,Penny说:“我要养家,只靠一份收入肯定不够的,所以一定要搞点额外收入。而且相比起一般的的士司机,开专车已经比较舒服了。”

在调查过程中,也有不少广州青年把副业放在理财产品上。某企业的会计小仪在近期的牛市中赚到了一台苹果手机,“物价飞涨,一定要学会投资。因为我不会做生意,只能靠理财来赚额外收入了,总比放在银行好。”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