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广州健儿英姿赴“约”羊城青年为奥运喝彩

日期:[2016-08-04] 版次:[A03] 版名:[2016里约奥运会专题]

8月2日,青年演员在代表团欢迎仪式上表演舞蹈。(图片源自新华网)


里约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国人近来将目光聚集在这一体育盛事。华师学体育科学学院2015级学生刘湘将在游泳赛场上展现自己的实力,裴伟民成为里约奥运唯一一名中国籍乒乓球比赛裁判,土生土长广州仔击剑奥运冠军雷声或将在奥运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健儿们早已蓄势待发,广州志愿者、前奥运会冠军以及广州青年们也用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奥运会的期待以及对中国健儿们的十足信心。

采写:本报记者 周司琪 何伟正 杨燕芳 实习记者 吴嘉恩

 

广州青年看里约奥运:对中国队有信心

对这次奥运会,读体育科学专业的阿聪充满了期待,他称自己对历年的奥运会都比较关注。“我对中国队非常有信心,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调整和训练,中国的训练体系越来越完善。”阿聪预计中国今年的总奖牌数和金牌数进前三是没问题的。

相比之阿聪,他的同学阿杜和小宗则看好今年中国队的举重、跳水、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等项目。阿杜比较关注中国的田径项目,“因为近年田径崛起,以前短跑跳远三级跳看不到有中国人,这两年开始出现,还拿到挺好的名次,所以我期待中国队在田径方面能取得好成绩。”

阿杜关注田径,同学小宗则对羽毛球项目很有感兴趣。“今年是林丹的最后一个奥运比赛,是否能再度成为超级丹,成为神话?李宗伟能否在这一次一雪前耻呢?谌龙作为中国男单的接班人,这个重任也会落在他身上,是否能担起这个担子?这都令人无比兴奋。”

 

羊城奥运健儿亮点逐个数




猛将刘湘:改项不易,相信自己能游得更快

早在去年,在俄罗斯举行的第16届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刘湘就有不俗表现。第一次亮相世锦赛,她便一举拿到铜牌,只是当时夺牌的项目是女子50米仰泳。但因为奥运会上没有这个项目,而100米仰泳对于爆发力强、有氧能力欠缺的刘湘来说难度较大。一年前,在和主教练何新中商量后,刘湘把训练重心逐渐转移到50米自由泳上。

改项要面对的困难不小,何新中也为刘湘做了一系列针对性训练安排。下肢力量薄弱,那就重复一个动作练,一天练上20次,一个星期就有上百次;出发差,那就一边练一边拍技术录像,找问题所在,再继续练,重复又重复。“就是要练自己的缺点,自己的短板。”刘湘坦言,“自己弱点的训练,都是很累的,因为那是你的缺点,那是你的短板,所以训练很艰苦。”

训练枯燥艰苦,常常也会练到“生无可恋”,但即便嘴上说累,刘湘也绝对踏实、认真地完成每一项训练,丝毫不松懈对自己的严要求。每天训练完都晚上7点多,外面天都黑了。刘湘的努力,何新中看在眼里,“这段时间她练得非常累,付出了很多。比如提高力量就让她增加了不少伤病。”

就这样,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现阶段刘湘在50米自由泳上取得了很大突破。全国冠军赛上游出的24秒75,距离今年世界前10名的成绩仅有0.01秒的差距。据她透露,训练时最快曾游到24秒3,“现在细节做得都挺好的,我相信还能再快一点。”刘湘谈及对里约奥运会的展望,“先进前八,再把最好的水平游出来。”

 

唯一中国籍乒赛裁判裴伟民

今年初,来自广州的裴伟民收到国际乒联通知,成为里约奥运唯一一名中国籍乒乓球比赛裁判。目前,他已多次参加奥委会和国际乒联裁委会召集的会议,也收到培训材料,正加紧时间巩固学习。

裴伟民告诉记者,国际级裁判分为国际白牌裁判和蓝牌裁判,后者等级更高。与世锦赛不同,参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只能是蓝牌教练。目前,全世界有200名左右国际蓝牌裁判,能够参与里约奥运会执裁的有24个。其中,6个名额给亚洲,而中国分配其中1个。

经过国内层层选拔,最终,裴伟民从中国20名蓝牌裁判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唯一的幸运者。“这是中国乒协对我的信任,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将倾尽专业所能,在里约展现中国裁判良好形象。”裴伟民说。

对于国际乒联将改变里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用球的尺寸,有人称这是针对中国的说法,裴伟民说,任何项目的发展都要着眼未来。“我个人理解,国际乒联推出新改革也是为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我们不应该太狭隘太小气。包括裁判执法在内,说针对中国或者中国球员,是错觉和误解。”

尽管国际乒联近期有新动作,但裴伟民称,不会影响到里约奥运会的比赛。“修订之后也会在奥运会结束后生效。根据国际乒联给我发来的里约奥运乒乓球裁判培训材料,规则和伦敦奥运会几乎没变,都是按照现行规定执行,因此,大家无需担心。”

 

中国代表团旗手或是一名广州仔

此前关于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旗手的候选者猜想中,很多人都认为易建联当选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旗手就一直是男篮的运动员担任。然而,据记者日前从权威来源了解到,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将由击剑奥运冠军雷声担任。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奥运代表团旗手首次由篮球项目以外的选手担任。

出生在天津的雷声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由于其父亲工作调动的缘故,全家从天津迁到广州,可以说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广州仔。据悉,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雷声获得男子花剑个人赛的金牌,打破了中国男子花剑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而且四年之后雷声依然征战一线,并且有很大的希望卫冕这块金牌。

有评论认为,32岁的雷声身高1米93,不论形象还是气质都具备为中国代表团掌旗的水平。中国是超级大国,在奥运舞台上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极力量,我们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肯定需要一个各方面都能压阵的旗手,雷声在这方面具备这样的素质。

 

曾经的赛会故事不变的奥运情怀


青年大学生踊跃报名奥运志愿者。


据悉,本届奥运会从全球共招募约5万名志愿者,来自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国际志愿者与巴西志愿者一起为里约奥运会提供语言、证件登记、赛场等各种志愿服务。在广州,有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也曾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洒过汗水。对于奥运,不管相隔多少年,他们依旧激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奥运志愿者杨国斌:有信念、有情怀、有精神、有责任感、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80后广州仔,杨国斌有着浓厚的志愿情怀。2007年在河源服务一年后,回到广东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工作。而他回来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负责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京外志愿者广东站的招募工作。杨国斌告诉记者,当时都是通过广东志愿者网进行报名,到截止时广东共有23572人报名。

“这意味着不单是‘百里挑一’,应该是‘二百里挑一’,竞争非常激烈和残酷。”经过筛选和面试后,最终确认代表广东省参加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服务的100人名单。“这份面试名单我至今还保留着。”作为广东省赛会志愿者的小队长,杨国斌带领志愿者们坐了22个小时的火车到达北京。“上京的途中大家都特别兴奋,基本一路上都没怎么休息,我们通过一些团建小游戏相互间加深认识,感情也是一路加温。”

在将80名奥运志愿者带到北京安顿好后,杨国斌重新回到广州,为奥运志愿者们做好后勤保障、宣传以及残奥运志愿者出发等工作。而等到9月残奥会期间,杨国斌开始身兼两职,除了是广东赛会志愿者的小队长,要确保志愿者们的安全,还作为一名残奥会志愿者,肩负场馆业务口志愿者后勤保障的工作。“每天一早从清华大学出发到水立方,晚上沿路返回,尽管每天工作时间比较长,但压力不算大。毕竟残奥会的关注度还没有奥运会时候高,不过还是很多人慕名而来,选择在残奥会期间,一睹水立方和鸟巢的芳容。”

杨国斌至今还记得,当时与广东在一起服务的清华大学研究生茅杰在告别会上说,“我被你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志愿服务意识和志愿服务精神所感动。”水立方场馆主任商和顺更是用“有信念、有情怀、有精神、有责任感”高度评价了广东赛会志愿者在服务期间的表现。

据悉,由于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赛期最长的比赛场馆,所以广东赛会志愿者队伍也成为了北京奥运会期间服务时间最长的京外赛会志愿者队伍之一。2008年整个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广东赛会志愿者提供服务总时数超过18096小时,人均服务232小时以上,其中,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总计服务时数超过400小时,平均每天服务近14个小时。


李森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

李森:奥运会志愿服务 有的不止是荣誉

有着同样的经历的还有现为广州青年志愿服务启智总队队长的李森。回想起八年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志愿服务经历,他依旧有些激动,在他看来,能在自己的国家为奥运提供志愿服务,有的不止是荣誉,还有感动。

当初,在获悉北京奥组委在广东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为了能顺利进入队伍,李森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学习培训光盘,反复研读相关材料等。在很多人都对涉及面甚广的笔试考题大呼“比高考还难”时,李森已经轻松地拿下接近120分的高分(满分为150分)。“那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觉得应该积极投身奥运志愿服务,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出个人的一份力。”

顺利成为志愿者之一的李森得到家人和同事的支持,在他们看来,能参加北京奥运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时,李森自己也希望能通过这次赛事积累更多经验,为广州2010年亚运会继续贡献力量。

到达北京后队伍培训3天后就前往场馆实践。当时李森被分配在水立方工作,“我们的工作区域在负三层,是负责临时注册卡的制作。每天工作结束,我们就返回清华大学的驻地。”

在这里,李森一边工作,一边和其他志愿者交流学习,了解他们城市的生活,学习更多的志愿者经验。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在北京奥运会的一天,当时,他正在忙于志愿服务的时候,一位小朋友为其递来一瓶水,对他说:“谢谢您,奥运哥哥,等我长大以后也会学您一样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小朋友的一句话,深深地感动了李森,也让其感受到志愿服务的价值。“那次志愿服务最大的收获就是一份回忆。很难忘的一段经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我永远不会忘记。”

从北京奥运会水立方场馆志愿服务归来后,李森就一直希望继续为亚运志愿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把志愿服务的爱传递给广大市民。

 

张洁雯与青少年交流羽毛球技法。

张洁雯:城市体育文化建设关键在公民体育

12年前,张洁雯与来自广东队的杨维在雅典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击败队友高崚/黄穗,成为广州历史上首位羽毛球奥运冠军,现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在即,对于此次奥运会的广州本土运动员,张洁雯表示很关注,“奥运会作为竞技体育最高的舞台,让人看到不只是体育技术本身,还有运动员的成长,作为广州本土人,我很关注。”

回忆起自己两届奥运会参赛经历时依然记忆犹新。雅典奥运会夺得金牌的瞬间,张洁雯表示终生难忘。当年获奖戴的橄榄枝花环,她至今仍然保存,虽然经过了12年它已经干枯变色,但每次回想起戴上花环的时刻,张洁雯内心依然十分激动。

作为奥运会的“过来人”,张洁雯希望运动员能在比赛场上保持良好心态。“能够进入比赛的都是各国顶尖高手,实力自然不用多说。所以在最后一刻,决定成败的不是技术是心态,怎样去调节让实力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今年将有15名来自乒乓球、跳水、蹦床等项目的广州籍健儿参加里约奥运会,这也是在海外举办的历届奥运会中广州运动员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对广州体育氛围的建设,张洁雯也满怀信心。在她看来,广州是个体育基础扎实的城市,不管是硬件基础还是软件文化都是非常夯实的。“就我个人而言觉得,下一步城市体育文化的打造还是要从每个人做起,例如通过参与到青少年的公益运动事业里,培养‘大体育环境’,因为对于城市来说,公民体育才是最有意义的,最有潜力的,这也是我力所能及的部分。”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