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父亲节告白:不同年代 同样深爱

日期:[2016-06-16] 版次:[A08] 版名:[青聚焦]
广州街头,一位爸爸在妈妈帮助下背起孩子。
闹市中一位爸爸抱着孩子。

父爱如山,一提起爸爸,我们想到的多是朱自清《背影》里描写的始终以缄默来表达深沉父爱的男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也多是“严父慈母”的定位,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如今的父亲不仅要当子女的后盾、指路明灯,还要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引导孩子的成长。

父亲节即将来临,本报特别策划父亲节专题,看看以下几位来自不同年代的父亲们,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意,体会父爱背后的故事,感受从严父到超级奶爸,父爱的华丽转型。

采写:本报记者 何伟正 杨燕芳 周司琪 摄影:黄宇帆

 

转变:从严父到朋友式陪伴

“养不教,父之过。”近几年,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亲子节目的热播,爸爸育儿的话题引发了持续的讨论,也让更多人认识到爸爸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传统中国父亲的最大特色之一大概便是沉默寡言,做好家里的经济支柱。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亲的情感陪伴。心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彭宝星认为,“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母亲主要是情感中心,对孩子的情商成长起到重要作用,父亲则主要提供力量感和支持。尤其是男孩子,如果少了父亲的陪伴,性格会比较文弱,缺少男性的阳刚气质。”

同时,彭宝星还提到,有研究表明,父亲若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则对于孩子的智商智力有较好的影响。由此,不难看出虽然在当下父亲与子女间的相处方式有了新的变化,但其内核从来未变——慈爱。

 

纵然父爱千百种 我只爱你的样子


60后父亲:爱在心里口难开

周先生今年52岁,现在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有个25岁的女儿刚毕业不久,是一名典型的60后爸爸,很少向孩子表达“爱意”,却会在孩子背后,为其撑起一片天。

提起自己的丈夫,周太太笑着称,他爱女儿爱得很“羞涩”。“小时会抱着女儿不放手,等女儿大了反而变扭,明明很爱她,却总是板着一副脸,也不太爱跟孩子说话。”

因为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女儿刚进幼儿园,周太太就让其独自上学放学,但是周先生却很不放心。“十几分钟的路程,又不需要过马路,但是我丈夫就是不放心,有的时候会偷偷跟着女儿上学、放学。”

对于为什么“有爱说不出”,周先生解释称,跟自己所处的年代有关系。“我出生在60年代的农村,那时候父母没办法为小孩提供任何物质条件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我小孩出生在90年代,改革开放好多年,社会发展很快,我们这一辈或多或少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这时候就会出现一种矛盾,就是我不知道是要以上一辈传统的教育模式来严格要求我小孩,还是像90年代一样,为小孩解决所有的问题。”

周先生表示,自己和妻子对孩子的关爱方式有些不同,虽然都希望孩子独立,但是他狠不下心来让孩子一个人走。“小孩读大学时,我妻子让她一个人带着行李去学校报道,那两天我都没睡好,时不时就打电话问女儿到哪了。说起来我都有些不好意思(笑)。”

 

70后父亲:将孩子捧在掌心里

45岁的马先生是一名中学英语老师,在很多学生眼里,他是一名很严肃的老师,但在家中,他却是个“女儿控”,只要女儿想要,他都会想尽办法去满足。

女儿刚出生时,马先生就将“父爱”体现得淋漓尽致。“那时候,我女儿每天都要洗一个澡,就是我洗的。后来喂奶、换尿布、早教都是我在做。”马先生称,那时家里并非无人带小孩,之所以主动做这些,是想要在女儿一生各个阶段里留下自己的记忆。

在家庭中,马先生的妻子扮演着严母的角色,而马先生则一直充当慈父。“角色不是我和妻子刻意划分的,而是我们两个教育小孩的模式本身如此。她从小就要求女儿独立,而我则认为女儿得‘宠着’。因为教育观念不同,我和妻子时常争得脸红脖子粗。”

“‘女儿要富养,儿要穷养’这句话并不只是物质方面,精神方面也需要如此。这样小孩成长会比较活泼、向上,对生活更积极、乐观。”马先生笑着告诉记得他的养儿哲学。

 

80后父亲:我从孩子长成奶爸

随着双职工家庭的增多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男性投入到育儿这一“事业”中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些原本贴着“叛逆”、“怪咖”标签的80后、90后在成为父亲后,又被贴上“奶爸”的标签。从事摄影工作的80后黄先生就从一个追逐潮流的青年变成为刚出生的儿子操碎心的超级奶爸,这个过程他说“很神奇”,“亲眼看着他出生,到现在看着他慢慢长大,每天都有些不一样,这个过程觉得特别神奇。”

“从一出生,到会坐起来,到会爬,他每个阶段学会一个新技能,我都觉得很厉害,很神奇。像他一开始爬只会往后爬,我手把手教他帮他向前爬,突然有一天他没有预兆就会自己往前爬了,心情挺激动的,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在黄先生看来,带小孩并不是孩子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大家分工合作,要是你太忙就我来做,我太忙就你来做。”换尿片便是在这期间学会的新技能。虽然最开始为孩子换尿片,黄先生表示很不习惯,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现在经历的一切以后都不会再发生。

“不管是换尿片,还是其他,现在发生的这些事情都是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

在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黄先生开始关注育儿知识。“手机里加了很多关于育儿的公众号。身边的同龄朋友也有做爸爸的,现在聚会坐下来说着说着便都变成养孩子的话题。”黄先生还会向孩子大一些的爸爸讨教经验,“网上的知识有时候会觉得不太对,信不过,肯定身边有经验的爸爸才是最好的老师。”

在家里,黄先生经常会把手放在孩子腋下,将孩子举过头顶,放低,再举过头顶,这种“举高高”是他最爱和孩子玩的游戏,在他看来也是表达自己对儿子爱意的方式。

黄先生说,“做爸爸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爸爸其实是家庭的后盾,现在我要养起一个家,负起责任,以前只需要考虑自己二人世界的事情,现在考虑的都是3年后5年后的事情,想得会比之前更长远。”

 

青年心声:最好的父爱是承担责任、陪伴和不宠溺

什么才叫好爸爸?70后慈父马先生认为,好父亲的标准就是要有爱心,要给孩子爱和幸福。“我在家中数最小,父母、哥哥姐姐都对我很是疼爱,并不代表就一定会宠坏孩子,把握好度,在爱的教育下成长的小孩,会更阳光。”

在既是儿子又是爸爸的80后黄先生看来,好爸爸首先要在孩子成长过程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融入他的成长过程中。“以前我爸爸不怎么管我,都是我妈管我,记忆中我爸也很少带我出去玩,但是我自己只要有时间就会带孩子玩。我爸妈对我可能更多的是帮我铺好路,不想我吃亏,但我觉得吃亏摔倒对他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帮助,至少知道对错是什么,我不会和孩子说我一辈子保护他的话。只要他快乐健康成长就可以了。”

从事文案策划工作的90后林曼丽认为,好爸爸最重要是要承担责任。“我爸一个人扛起我们这个大家庭,即使再苦再累也不和我们说,特别有责任感。当然如果能更善言谈就好了。”

林曼丽告诉记者,“我爸爸是很传统的那种,打电话经常就是问我这段时间怎么样啊,有钱没,之后就没话和我说了。”不过,她告诉记者,其实她能感受到她爸爸对她的爱,“小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只要我说我想要什么,我爸都会尽量满足我。我妈打我的时候我都是躲在我爸后面的。”

26岁的邓博则坦言,自己的爸爸是好朋友一样的存在。邓博称,从小到大,父亲对她就没有“架子”,什么事都会征求她的意见。“我每次谈恋爱都会和我爸说,跟他讲男生的种种行为,让他帮我做参考。”

在邓博看来,好爸爸首先是一个好丈夫。“我爸从不和我妈吵架,夫妻感情好,所以我从小都比较‘傻’,没太多烦恼,一路快乐成长。”说起父亲对自己的爱,邓博称,真的无人可比。

 

致父亲的温情祝福:

@彩带医生: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周日,父亲节!陪陪老爸哟~~

@魂归下菰城:感谢为我努力成为一棵大树的爸爸!你成功了!我爱你!

@夏心莲心队:父母是儿女最坚实的臂膀,平时也别忘了,多给家里通通电话~

@猴非猴:祝福已经成为父亲的,还有那些即将要成为父亲的人。父爱如山!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