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老西关 恩宁情

日期:[2016-06-12] 版次:[A11] 版名:[发现广州]

记者 谢中秀 校园记者 谭诗琪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越秀人。身在越秀,总会对老广州充满感情。落雨的街,骑楼遮头,嬉笑玩耍奔跑的小孩儿,洒下银铃一串串,摇蒲扇的老人家,驱赶夏虫,一边择菜一边话家长的妈妈们……回头看,可以看见很小时候的画面,温馨美好。但再猛一回头,却只见落败和凋敝。老西关,骑楼很多,老街很多,恩宁情,却只有独一份。


恩宁恩宁,你要记得慈恩安宁

恩宁这个名字其实和慈恩、安宁这两个美好的词语并无太多关系,它一开始,也并未寄望如此。只不过路的两头,一头是恩州村,一头是宁溪村,既然通达两村,自然有名“恩宁路”。但此后,所有人都记得恩宁恩宁,你要记得心怀慈恩,心怀安宁。走在路上,心情也似乎得了一份“恩宁”。

“跟上下九挨在一起的恩宁路,简直像是被废弃的街区。沿路都是骑楼,底下开了很多铜器店。楼之间的逼仄小巷通入广州市民的住处。去了詹天佑故居,无甚特别。走回地铁站的路上听见小孩用广州话和他妈妈撒娇。暴雨又要来了。”满怀期待去恩宁路游玩的游人,在游览结束后用这样的话语描述她所见到的恩宁,不乏失望和戚戚。

但曾经,这是广州最负盛名的街道之一,来来往往的粤剧名伶络绎不绝,铜器铺子显示着尊贵和地位。

恩宁路一带最早没有路,更没有街巷,只有密集交织的河网。乾隆年间,商贾聚居于此,一座座西关大屋才慢慢出现。1931年,恩宁路扩建,扩建后有18米宽,1公里多长,沥青路面,可以并排行八顶大轿。簇新的戏台,来来往往的粤剧名伶,高大坚挺的岭南骑楼……在随后的岁月中,恩宁路成了粤剧街,不少艺人在此落脚,盛极一时。

恩宁路那时的街道,是昔日西关最繁华的街道之一。这里还生活过张活游、千里驹、郎筠玉、小飞红、马师曾、陆云飞、少昆仑、区少基、区少佳等众多粤剧名伶。但现在,仅余破落了。


恩宁路,脱不开的粤剧韵味

坐落在恩宁路的广州八和会馆,是“历尽沧桑终不悔,始终令人梦魂萦绕”的广州粤剧艺人的精神祖屋。

八和会馆的昔日神话,令存留至今的恩宁路成了一处不折不扣的风情遗址,成了一桩“三月不知肉味”的娓婉动听的佳话,也成了一条令人心驰神往、拍案叫绝的响当当的“粤剧之街”。而阅尽人世沧桑的西关,也因拥有这条“古道”的悲欢离合,从而成为“粤剧曲艺之乡”。

八和会馆是由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粤剧艺人所建立粤剧仝人的行会组织。“八和”分为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慎和、普和八堂,寄望“八堂和合,和衷共济”。

早先,粤剧的中心不在广州,而在佛山,其中当属琼花会馆最为风光。但好景不长,清朝咸丰年一场“大火”烧毁了琼花会馆的风光——太平军起事后粤剧名伶李文茂演出时与官府发生冲突,官府遂下令烧毁琼花会馆,粤剧戏班被解散,粤剧艺人连遭杀害,走投无路的粤剧艺人们便无奈背井离乡,有的漂洋过海,远走南洋,有的则逃到西关的黄沙。粤剧的中心被冲击得体无完肤。

到光绪十八年,粤剧新行馆——广州八和会馆,才在这老广州西关建成。

八和会馆在清朝解禁粤剧后恢复戏班事业。该馆成立不久,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任剑辉、白雪仙、罗品超、陈笑风、林小群等粤剧名伶都先后加入该馆,后称为“八和子弟”。当时建筑八和会馆的费用都是通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所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

而现在的广州八和会馆,仅余一处风景,供人游览。


突然响起打铜声

铜器,曾经还是个颇为稀有的玩意儿。富家以样样皆使铜器为荣,贫民百姓家也以家藏一两件铜器而心有底气。在富贵的恩宁路也是这样。铜器仍然象征着地位和财富,富人家多使用铜器,普通人家也有几件铜器傍身。

于是,即使到现在,行走在恩宁路,你也能听到不时响起一阵打铜的声音。只不过,那时的声音打出来的铜器,是各家各户抢着购买,现在,是做成工艺品,供游人挑挑拣拣。更多地,是落寞地躺在橱窗,供人眼睛一掠而过。

恩宁路曾是西关铜器店的聚集地,“叮叮当当”的打铜声对当地街坊是再熟悉不过了。但后来,常见的铜碗、铜筷、铜锅逐渐淡出视野,广州城内最后的“铜声”也只能孤寂地响着。

2009年,“西关打铜工艺”登堂入室,进入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天程铜艺”老板儿子接手父亲的打铜店后,请来时尚设计师与城中潮人,推出了一系列昂贵新潮的产品。才使打铜声重又热闹了起来。如今,铜器已成“潮物”,参加了广州奢侈品展,与世界名车同台亮相,让见多识广的城中潮人都眼前一亮。

现在,恩宁路上已经涌现了近20家打铜店,一些退隐多年的老铜匠开始重操就业,盛况罕见。被认为过时的铜艺,正在重拾人们的兴趣,正在重新装点蝶变的恩宁路。

“满大街卖铜器的店,我本来以为这会让人审美疲劳。但是竟然没有,我仍旧还是走进其中一家挑了一件。”

或许,这就是铜器的魅力吧。或许无法挽留它的逝去,但我也曾拥有,还幸好留下一丝痕迹。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