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擦亮文明号 让青春无悔

日期:[2016-05-26] 版次:[A07] 版名:[青年文明号]
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政策咨询进社区。
创号集体受理科的员工为市民耐心解答问题。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在市青年文明号的评审活动中,涌现出了一个个立足岗位争先创优、提供优质服务、真情奉献社会的青年集体,他们用奉献与创新浇灌职业文明之果实,也以阳光与积极驱散社会负能量的雾霾,他们的青春,在传播文明新风的路上绽放着光芒。

采写:本报记者 张蓉 实习记者 张俊杰 通讯员 张惠慧 摄影:廖晓诗

 

广州地铁建设事业总部机电工程中心车站设备工程二部:

用奉献与创新演绎职业文明

他们是广州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背后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们用专业的技术维护着这座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夯实着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2014年以来,他们负责广州10条地铁线路的机电建设管理工作,里程达250公里……他们是“广州地铁人”的一份子——广州地铁建设事业总部机电工程中心车站设备工程二部(以下简称“车站二部”)。

从2014年开始创办青年文明号,到今年再次站在“市青年文明号”评审活动的舞台上,这个拥有30个员工、平均年龄仅28岁的青年群体用奉献与创新演绎了他们的职业文明。

 

践行“阳光地铁文化”

车站二部践行“阳光地铁文化”,深植“互利互助、共谋共赢”的宗旨,与众多单位开展共建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对接属地街道,帮助附近居民修路,主动承担地铁开发对环境的责任;他们开展敬老院送温暖、社区康复人士送关爱、孤寡老人生日会等街道主题活动,为弱势群体送去青年人的关怀。

“今年3月,我们与琶洲街道团工委联合组织开展‘感恩有你、关爱长者’古港养老院生日会活动,通过逐户拜访、团聚欢唱生日歌、一起吃蛋糕、送生日礼物等,陪伴上半年生日的老人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会。”车站二部的号长张立良坦言这场生日会活动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这些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送去祝福和温暖的同时,也调解了我原有的工作压力,它也促使我反思自己,于是,开始自觉地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父母。”

 

力争创新创优创效

作为一支力争创新创优创效的集体,车站二部积极引进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推陈出新。“针对以往地铁建设工程的管理重难点,我们将BIM 技术引入所有在建新线机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以先进方法与标准带动轨道交通建设行业变革,促进了机电工程项目管理效率提升,并实现了建筑工业化与绿色施工。”张立良略带自豪地介绍称。而他们创立的新线机电工程项目的BIM 应用成果已两次荣获国家级奖项,其中,六号线二期全线工点更是被评为“绿色文明施工示范创建项目”。

这支年轻人众多的队伍,采用“师徒带教”模式——师傅对徒弟一对一的带领和教学,从而达到对年轻人的栽培。每年,员工的工作心得分享及优秀员工代表的展示便是检验成果的最佳方式。在车站二部团支部书记梁智杰看来,“当代年轻人充满社会意识,需要给他们一个平台,把内心潜在的意识和精神去体现出来。”而无论是正在筹备中的“青年之家”,还是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车站二部无疑都在搭建这样的平台。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举报中心受理科:

用阳光与积极驱散负能量

5月23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举报中心受理科(以下简称“受理科”)又迎来了每月一次的局长接访日。这一次,陈敏副局长走进了局长接访室,接受了5批20人次的信访。局长接访日,为普通百姓与政府官员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而这座桥的成功搭建,离不开受理科8名员工的用心付出。通过提前发布领导干部接访安排,发放局长接访号,对外公告各领导的分管工作,精心筛选有代表性的信访,如今,局长接访日的化解率已提升至70%以上。

 

打造“信访娱乐圈”

平均年龄仅有29岁的受理科是一支年轻能干、恪尽职守、能打硬仗的队伍,他们承担着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举报投诉的受理工作,服务范围包括社保咨询、举报投诉、信访受理、依申请公开等。他们繁忙,每年的接访量可达10万人次,占全省的1/4,全市的1/3,可他们依旧用心,力求把工作做到群众家里去;他们每天接收到很多社会负能量,有不满、有愤怒、有矛盾,但他们将其一一化解,以阳光与积极面对一个又一个上访者,初信初访化解率高达96.8%,所有历史积案都清仓见底。

而为了让员工一直保持正能量,受理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心理调适培训与历史讲坛,到团队拓展与各类文体活动,再到每周三的工作研讨,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驱散负能量“雾霾”,打造起他们的“信访娱乐圈”。同时,他们也走进企业开展“送法送健康”免费政策宣讲,走进高校开展人社信访政策宣讲,走进北京街康园工疗站慰问残障智障人士……在以多样的形式传递正能量。

他们也注重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常年开展“四个一”活动。“我们要求员工每年包一宗疑难案件、写一份案例分析、组织一次案例协调会、提出一项信访建议。”号长翟浠铭介绍说,这不仅不断提升着员工的素质,也激发着员工的积极性,集思广益促进受理科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探索团建新模式

将团建工作和本职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本职工作中收集信息,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行动,这是受理科经过两年探索形成的模式,也是向多个市青年文明号集体取经的成果。

“有一次,一位40岁女士踩着滑板来上访,接二连三地问一些混乱而奇怪的问题,我们对她的诉求进行归纳整理,并给出了书面答复。但不久后,她又带着新的问题来了——‘就业’和‘再就业’有什么不同?我们用了2个多小时从政策方面进行解答,但这位女士都不认可。最后,我们只能无奈地解释,‘就业’是两个字,而‘再就业’是三个字,没想到,她说这个回答太对了。”

翟浠铭和同事们随即意识到,这位女士可能精神状况欠佳,“我们特别留意了对方的住址,随后,和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带领专家上门探访。结果,对方是一个被迫害妄想症患者,并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我们便穿针引线为她办理了提前病退。”而这不仅缓解了对方生活困难的问题,也减轻了其所在企业的负担。这是受理科的一次“主动出击”,他们在接访中发现需要帮助的群众,进而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而这并非个例,据翟浠铭透露,类似的“主动出击”仅在去年就有七次。在翟浠铭看来,创号的过程,也是在不断改进本职工作的过程,依托创号,员工们的整体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也在不断提升。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