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与产业联姻 造就创新人才

日期:[2016-05-15] 版次:[A10] 版名:[聚焦]

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谈教育改革梦想



记者 阎冰


东莞大朗工业区的一个生产线内“光栅尺”产品正在运载,精密程度接近国外高端产品,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产品将应用于汽车 、航空航天精密零件的制作。令人惊讶的是,这款产品的研发者来自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一个学生团队,这项技术拥有20多个技术专利,基础技术用于生产线,高端技术的研究仍在高校进行。“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在这个项目的深度参与中,我对产业与专业的理解一直在进步。”参与这一项目的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曾俊告诉记者,凭借“光栅尺”专利技术获得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优胜奖。广东工业大学在去年成功举办了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在“后挑战杯”时期,广工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仍未止步。


豪掷50亿打造高水平大学

广工破局定位“与产业深度融合”之路

广东3年将投50亿元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整体入选广东7所高水平建设大学之一,成为最大“黑马”。广东工业大学98%的学生毕业后留在广东,为经济总量占全国1/7的广东提供大批人才。

今年4月23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全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广东要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若干所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大学,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重点学科。调研广工时,胡春华为广工高水平大学建设定调,“要为广东产业转型发展直接输出技术与人才。”

“广东工业大学发展的基础优势有两个,第一是广东的地缘优势,由于长期扎根广东,与产业深度融合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第二是庞大的市场需求,正值产业转型升级的广东需要技术与优秀的人才。”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把学校放在广东发展的大背景下考量,寻求大学发展之道。广工以“市场意识”和“大环境意识”,率先破局高水平大学建设战略,定位建立“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大学”。

陈新认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是人才计划。“优秀的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环境影响出来的,让其主动学习,发挥潜能。学校负责营造环境,同时学校自身也要适应市场的环境。”针对社会发展需要差异化人才的这一特点,广工多次调整教学方案以使自己适应市场。实行教学计划改革,反对“千人一面”的专业培养,提出“重基础、强能力、宽视野、多样性、个性化”的培养方针。

“大学之大,非唯有大楼也,大师之谓也。”学校把高层次人才建设视为发展的命脉,提出“靠市场、靠机制、靠团队、靠服务”的四靠理念,以学校、政府、企业、市场四轮驱动,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加速高层次人才向学校聚集。2010年陈新履新广工校长至今,广工从当时没有一位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杰青等“国字头”人才,到截至目前共有40多名“国字头”人才被引进到岗工作。比如,诺基亚前首席设计师汉诺,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科学技术部主任、终身研究员林华泰等的引进一度引起关注。校内还从高科技企业、研究机构专聘创新项目实践指导教师800余人,各类协同创新平台聘请创新创业教育导师200余人。


专业过分细分阻碍学生成长

教学改革直指多专业融合

陈新认为,专业细分不利于专业自身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知识的交叉才会获得新的发展。因此,广工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上,推动学生可跨专业修课,同时设立多专业融合班,使学生知识面更广,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AlphaGo人机大战引发关注热潮,而在此之前广东工业大学的粤港机器人学院已经授课半年多。该学院由广东工业大学与东莞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合办。在学校机械、自动化、信息、计算机、数学、工业设计6个专业中,每个专业筛选15人,共90人组成跨专业跨学科的机器人学院。学生通过基础模块学习与跨专业融合实验课程,以及大量了解前沿的科技和有关市场的课程设置,有机会观看和参与国际科技博览会等。

记者了解到,机器人学院课程采用全英教材,第一学期实验课程安排在周末,“学生觉得很辛苦,但也有很大收获。”学员陈锦涛告诉记者。当问到会不会觉得课业压力很大时,他说,“也会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平常也会通过打球来放松自己,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在前不久的一次分享会之后,香港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激动地说,“机器人学院的学生非常棒,他们才大一的学生,就开始了大量的自主学习,多专业的自主讨论,他们将是机器人领域的未来创造者。”陈新告诉记者。

广东工业大学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机制改革一直紧跟市场需求。陈新告诉记者,在担任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期间走访了广东很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对技术的需求非常迫切,而毕业生到岗之后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很低,流动性也非常大。”陈新形象地比喻了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现在的学生找工作有点像‘闪婚’,这是有很大风险的,与企业联合培养的过程就像是谈恋爱的过程。”广东工业大学依托优势学科、广聚社会资源,多模式构建协同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并利用这些平台开设各类“创新班”“创业班”“校企联合班”等。开展校企联合班,实行订单式的联合培养,例如与南方航空公司合作开设的“飞机维修创新班”、与美的集团合作开设的“智能家电创新班”等。还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开办“科技金融创新班”,致力于培养“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谈恋爱不一定要结婚。但必须坚持双向选择,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校企联合培养好比让学生和企业谈恋爱,有基础了结婚才可靠。”陈新笑谈道。该校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企云桥平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最终达到校企共赢的目的。像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众多学院都直接走向企业,谈合作,建平台,聚集多方资源培养学生。


从小创意到大生意,只差一个广工

位于广州大学城的广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这个1万多平方米的大办公室俨然是“大学硅谷”,此起彼伏的讨论声。进驻在该基地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有百余个,其中不乏获得百万级融资的潜力项目。

梦不落服装设计公司的张建刚告诉记者,学校给予入驻基地的团队“六免”优惠——场地、水电、网络、设施、指导、服务全免费。不仅如此,基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邀请创业校友和企业家,与基地团队面对面交流、手把手对接。“我们实现了‘拎包创业’,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红利。”

记者了解到,广工每年投入大创项目、创新创业竞赛、成果培育及奖励等资金超1000万元,较2010年增长了近30倍。机制的创新、经费的投入,点燃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近三年,学生获授权专利105项;在北美数学建模、德国红点、IF、国际机器人大赛等一批创新竞赛中捷报频传,在2013年和2014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与“创青春”竞赛中总分位列全国第5名、第6名,2015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总分位列全国第2名,创造了地方高校的奇迹。

“这些年轻学生非常了不起,是未来的科学家、企业家、领军人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地创新,是大学的基本责任。”陈新说道。

在全球增强现实爆炸之年,由广工学子组建的蜃境团队就是中国开创这一新纪元的先行者之一。广州蜃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创立,是中国首批增强现实技术(AR)研发公司之一,该公司致力于增强现实行业应用和技术研发。公司目前主要涉及四大业务领域:互动营销、大屏体感、数字出版、虚拟试戴,为多家全球知名企业提供AR技术服务,深受客户好评。2014年完成大小项目32个,覆盖23个城市,营业额已达100万元;2015年自主开发7款标准AR产品,市场反应火爆,营业额达425万元。公司目前拥有1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与国内外AR公司和专家不断交流探讨,提高研发实力,在行业圈内影响力强。现在,蜃境科技仍在探索路上,不断追求增强现实的技术革新和行业应用的更好结合。

而蜃境奇迹仍然在广工发生。坤谦团队从2013年联合国家电网、美国国际铜业协会开发出全新热处理模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即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可有效延长电池组循环寿命,保证电池的放电效率(DOD),从而高效解决电池模块热失控的问题。目前,团队已经在该领域申请多项国家专利,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研究成果获得院士陈清泉、罗绍基的肯定,已在多项高水平科技竞赛获得佳绩。为使科研的作品能够实现产业化,团队项目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功进入2015年中国青创板挂牌,获得天使投资150万元。在校园里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神总结”—从小创意到大生意之间,只差一个广工。

通过在地方建设的创新平台吸引、聚集社会投资机构,设立创新产业基金超1亿元,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孵化。学校对进入创客基地的每个入驻项目给予5000-10000元/年的扶持补贴。构建“院-校-省-国”四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体系,三年累计资助2000余项,覆盖所有专业学生。

此外,近几年广东工业大学与地方政府、产业界搭建了广州国家IC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河源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多个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当地政府4亿启动资金,吸引社会投资约13亿。孵化企业百余家,服务企业千余家,与各类创新性企业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100多个。“仅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孵化项目已经超过300个,其中有3-5家企业即将在新三板上市。”陈新介绍道,“我们要搭建的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不是种一棵树,而是一片树林,让市场去检验项目的优劣。”

在创新教育资源上,除了项目式、合作式、联盟式开展人才培养之外,广工还建立实体性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提出建立“一体双责三延伸”的机制。“一体”是指学科、服务、育人三位一体。“双责”是指各类平台要对出资者与学校、研发与育人实行双向互动、双向支持、双向负责。“三延伸”包括“向上延伸”聚集国际高端技术资源与人才、“向下延伸”对接产业转型重大需求、“向内延伸”激活校内多学科的创新资源联合攻关,并利用创新平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陈新认为,创新创业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精神的培养,它的前提在于转变观念,适应社会。与产业深度融合是广工大的立身之本,立命之本。地方高校要定位明确,技术和人才要更加贴近市场,实现学校科研与产业链的结合。“为教授和学生赢得学术、市场两个价值的体现。希望我们的教授和学生都通过技术服务市场而成为亿万富翁,实现价值,这是我作为校长的梦想。”陈新说道。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