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细节之处 践行工匠精神
日期:[2016-05-12] 版次:[A05] 版名:[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14至40周岁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入围评选的人都是全国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
黄德智作为入围评选的广州代表,凭借着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从一名最普通的车间工人到如今公司的高级技师、分厂技术主管。本周“五四精神”系列报道将走近这位广州机床厂最年轻高级技师,分享他的成功故事与心细如发的工匠态度。
采写:本报记者 陈瑾 杨燕芳 摄影:廖晓诗
黄德智,广州市青联委员,广州杰青协会会员,大学本科毕业,就职于广州电气装备集团下属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任启源精密数控加工组组长和高级技师。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广州市第十一届十佳青年,广州市突出贡献能手、全国知识型职工优秀个人、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很多人都觉得黄德智是幸运的,赶上了传统机床与数控机床迭代的好时候,年纪轻轻便被单位破格提拔为最年轻的高级技师。殊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就一门手艺需要无数次锱铢必较。黄德智2001年进入广州机床厂之后的七年时间里,从来没有“准时下班”。
“那时候也是年轻,十几岁满满的斗志,白天上班,晚上就留下来磨刀、磨钻头,跟着老师傅摸索对机床的‘手感’。也没想着娱乐或者其他,就是想静下心做点事。”黄德智谦虚地表示。但是这点滴的付出都在积淀着他未来。
从2001年做学徒进厂,到2007年的破格提拔,黄德智用七年的时间走完许多机床老师傅一辈子的路,而且他提升的不仅是职称,他对中国数控机床的技术开拓和突破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的。
先后设计和制造了40余种自制工装及特殊刀具,完成小改小革项目一百多项,参与技术改造项目10多个,单是对工装的改进一项就节约了将近50万元的资金。看着他在流水线上校对着已经烂熟于心的工艺流程图,用尺子度量检验刚刚打磨制成的模具,他又是如此的踏实、平凡,安分经营自己的一番事业。
“细心,没有什么比它更能成就一个人,机遇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或许就是那一丝留心成就了今天的我。”
留心观察,你可以看到生活中最细微的变化,只有知道了变化的原因才能避免工作中的误差,黄德智说自己最大的法宝就是——有心、留心、细心。
在他看来,工作的问题与改进并不是常态,只有做好日常的工作与整体质量水平的控管才是工作的核心。“我的流水线要制造的是制造产品的机器,如果差之毫厘,在二次制造时就会出现误差的放大,这样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计的。”
有一次黄德智参与了承接外资公司的CRP 项目,该项目的加工难度极大,半米长的两平面要求平面度0.005mm, 平行度0.007mm。客户表示,在中国从未有成功制造的案例,一定要企业按照欧美的工艺方案进行试制。
在加工过程中黄德智发现外方一些工艺方案存在问题,又没有确凿把握。但他知道,工艺的缺陷将会给生产造成致命的缺陷。于是,他一头扎进车间,经过一周的努力,成功地制出批量样件,并通过大量的数据,证实了客户提供的工艺方案存在不少漏洞和失误。在事实面前,客户修改了方案,而且还得到了德国、波兰、匈牙利用户的认可。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误差无限小地避免,做好产品的品质控管。”留心每一台机器,就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解它们,不会说话那就用更多的心思去观察,“前几天班组的人又反映有一台机器传感器发生了故障,可是这个传感器刚刚新换不足三个月。第一判断告诉我应该不是硬件故障,之后我就去做实地的排查。后来发现原来是传感器的螺纹没有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拿生胶捆绑处理一下机器就恢复了正常。”工作无小事,多一眼的留心就能节省下一些不必浪费的资源。
在荣誉面前,黄德智更加自勉、自励,更加严格要求自已,用行动实践告诉人们,“只要努力,在什么岗位上都能成才”,他让人们扭转了“轻视技术,只重报酬”的观念。
“回顾工作的历程,我与同事相处的时间要比家人长,与设备相处的时间要比同事长,但我无悔自己的青春,无悔自己的选择。”黄德智说。
作为“拼一代”,黄德智从默默无闻的技术工人到全厂的技术担当,完成了一个普通广州青年的奋斗梦。他说,苦过的人更知道踏实与珍惜,机会与机遇,一切都是积淀与努力。
在黄德智看来,广州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羊城兼具开放与包容两种姿态,迎接每一个为了梦想而在这片热土上奋斗的人。“只要踏实,广州不会亏待你,但也不能急于求成,现在的年轻人最忌讳沉不下心来做事情。希望青年人能做到三个会,会思考、会学习、会感恩;三个不要,不要怕苦、不要浮躁、不要放弃。”黄德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