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高校志愿服务激励警惕“过犹不及”

日期:[2016-05-12] 版次:[A04] 版名:[青调查]

调查显示,近98% 高校志愿者受到校方激励


近年,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数量都在不断提高。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对来自全国137所高校的320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志愿服务的问卷调查,其中86.88%的受访者都参与过志愿服务。调查还显示,一些高校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采取了激励措施或给予附加价值,近98%高校志愿者受到校方激励。

采写:本报记者 龙金莲 何伟正

 

高校志愿服务开展氛围浓厚

调查显示,86.88%的受访者都参与过志愿服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益社团自强社社长黎荣霞认为高校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氛围浓厚,“在学校里有不少开展志愿活动的平台,我们自强社就是其中一个,还有包括学生处实践部、志愿者协会、绿色先锋环保协会等公益组织,志愿公益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周期性较长的,也有比较简单的,例如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协助整理图书。虽然我们没有做过官方统计,但我敢说广外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过志愿服务。”黎荣霞说。

除了个人志愿意识的提高,高校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也与高校对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有激励措施有关。记者从广州大学某学院团委老师李敏处获悉,该学院主要根据志愿时长评志愿者标兵和修读第二课堂学分两项措施来鼓励学生开展志愿活动及服务。“对于志愿服务时数长、志愿服务质量较好的同学,可以参与每年的志愿服务标兵评选,评选出的前五名同学可以获得综合测评加分,而综合测评分数也是直接影响奖学金的评定的。”李敏告诉记者,学生每年需要修满4 个第二课堂学分,而社会实践(包括志愿服务)计1分“社会实践的范畴更广,可以是志愿服务,也可以是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等实践活动。”

李敏表示,学校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但希望通过第二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标兵和积极分子等相关评选来鼓励学生多参与志愿,多回馈社会。另据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志愿者指导中

心工作人员刘楚欣介绍,该校志愿者工时可转换成学分。“献血次数也能转换成学分,义务献血者每次加1分,多次献血累计加分不超过3分。”刘楚欣表示,“星级志愿者认定活动也是措施之一,这个活动今年已是第三届,跟省的星级志愿者认定活动相似,都是志愿者自主申报,然后我们根据志愿者的累计工时数认定为相应等级的星级志愿者。认定通过后颁发荣誉奖状,这个是校级荣誉所以也可以加2个德育分。”

 

七成同学做志愿出于“公益心”

广州大学的2014届毕业生陈小玲在大三暑假参与了灯塔计划(一个立足广州面向农村教育的非营利性民间义工组织)的支教活动,“我之所以选择参加灯塔计划是因为他们提倡的朋辈和陪伴的概念很打动我,因为我们面对的多是留守儿童,其实所谓学知识也好,了解外

界也行,我认为都比不过让他们的暑假没那么孤单重要。”小玲认为做志愿更重要的是看个人热心,“大学生应该要有回馈社会的意识,什么加分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出于热爱,也做不好,那倒不如不做呢。”

与陈小玲不同,也有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出于“补贴”和“加分”考虑。“报名的人多了,竞争力大了,其实也间接提高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广州一所高校的刘晨直言,对于家境不好的学生来说进行志愿服务,能有补贴,就是锦上添花。刘晨说,“一些同学是冲着钱和加分去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同学是为了锻炼自己和真正的志愿性服务。”活动越大,补贴越多,同时对志愿者选拔的要求也更高。

 

高校志愿服务需警惕“功利性、目的性强”等问题

报告称,高达75.31%的受访者认为将志愿服务列入考评是有效的激励方式。广东一所高校在录取大一新生时,便在志愿服务方面提出了要求,称之为“公益时制度”:即大一入学前须完成3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入学后每人每学年须至少完成5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同时与评优、评奖直接挂钩,志愿服务既是必要条件,也作为加分项。该校大三学生陈淇表示,如果未完成则直接无缘奖学金和各项评优。张淇现在很感恩学校的这个制度,让他接触到了社会的不同群体,“其实很多人会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生心态的转变,一开始抱着功利心进入,但后来真的喜欢上做志愿服务。”在他看来,纯粹抱着功利心进入公益,很难真正达到活动本来的预期目的,“参与者要完成长达50个小时的志愿活动,自身也会很痛苦;所以还是得先尝试喜欢上公益,当真的投入进去了,会慢慢发现评优评先只是活动的附加价值,真正的意义应该是志愿活动本身。”

“激励是好事,可以提高同学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但我认为,通过活化公益组织,优化志愿活动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持久度和自主性影响更大。像我们的爱心包裹行动、爱心宿舍、慧灵义工等都是品牌志愿活动,很多志愿者都是觉得有意义、有意思才不断参与进来的。”黎荣霞表示。

对于避免志愿服务“功利性、目的性强”的问题,李敏认为激励措施可以有,但不宜过多,“有太多的其他措施反而会让志愿这件事情‘变味’,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多开展志愿服务的渠道和机会,选择权在学生,毕竟志愿也要自愿。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通过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学生服务的意识,志愿意识。”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