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广州多区团委亮点项目巡礼 “ 引领 + 服务”团在你身边

日期:[2016-05-05] 版次:[A04+05] 版名:[青视野]

在共青团广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团市委发起了广州市各区团委亮点项目评选,邀请广州青年围绕“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就业创业”、“婚恋交友”、“社会融入”、“文化体育”六大领域进行投票点评。

该评选共有 11个区、22个项目参与评比,最终 5个项目脱颖而出,分别是黄埔区中新青年交流互访项目(10933 票)、黄埔区金雁计划(10854 票)、花都区“邂逅·一生一起走”花都区青年交友嘉年华第二季(7189 票)、花都区“心系中国梦·重走红军路”系列红色主题夏令营(7137 票)、海珠区“福袋传城”行动(6393 票)。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看看这些广获好评的公益项目是如何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

采写: 本报记者 杨燕芳 实习记者 黄丹丹

 

黄埔区中新青年交流互访:

增进两地青年友谊与沟通

中国—新加坡广州知识城(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位于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九龙镇,是粤新战略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是广东与东盟合作的重要载体。

“为增进中新青年对知识城规划建设认识,搭建中新两地青年交流合作平台,原萝岗区青年联合会、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新加坡人民协会青年运动于2013年10月25日签署了《关于青年和社区服务交流的合作备忘录》,提出从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每年互派青年代表开展交流互访活动。”团黄埔区委办公室主任丁莉斯表示。

据了解,2014年至2015年,共青团黄埔区委员会与新加坡人民协会青年运动已派出两届青年学习交流团开展交流互访活动,增进两地青年的友谊与沟通。

2015年12月,黄埔青年学习交流团在新期间会见了新加坡总统陈庆炎、甘榜菜市区基层组织顾问李奕贤等领导,走访了新加坡国家社区领袖学院、甘榜菜市民众联络所等地,参观了蒙福关爱儿童保护中心和青少年网络成瘾辅导中心等青少年事务中心,并与新加坡青年一起参加了人民协会组织的自行车骑行活动和双人皮划艇活动。

丁莉斯表示,“此次交流互访活动,一方面使黄埔青年能近距离接触新加坡青年工作,了解新加坡人民协会青年工作的制度框架及组织模式。另一方面也向国际友人展示了黄埔青年工作的成果和黄埔青年的青春风貌,双方就整合青年利益、服务青年需求、促进社区青年和谐等工作进行深入研讨,为加深两地青年了解搭建了平台。”

此外,学习交流团成员充分利用学习交流时间,尽可能多地融入新加坡本土文化,体验风土人情,对新加坡经济、人文等社会领域的发展现状有了客观认识。成员们均表示此次出访受益良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激发了灵感,收获了友谊,为开发区、黄埔区青年工作和经济社会建设积累了新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思路。

广州凯得控股有限公司莫绍云是中新青年交流互访活动的参与人员之一。他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与新加坡青年一起探讨,一起学习。”

丁莉斯告诉记者,“今年的交流互访活动即将在下半年开始,接下来会有一个去年活动的总结会。”

 

黄埔区金雁计划:

成立青年俱乐部 开展公益培训

“团黄埔区委前几年开展过全区青少年服务调查,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基数大,兴趣拓展、周末闲余时间安排比较缺乏,所以我们开展公益培训班,希望可以为青年服务。”黄埔区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彭宋怡说。

据悉,青年俱乐部结合青年兴趣爱好,开设了肚皮舞、瑜伽、英语交际、搏击操、绘画、书法等课程,还应职业技能拓展需求,开设了营销师、按摩师、化妆师等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为异地务工青年及其子女进行公益培训,并孵化培育一批异地务工青年自组织。

刘秋实今年 9 岁,是小金雁演唱艺术团成员。2014 年春天他与青年俱乐部结缘,开启声乐之路。来自农村的他内向害羞,在青年俱乐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蜕变为阳光自信爱唱歌的男孩。2015 年 6 月,秋实获得第三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声乐器乐舞蹈广播电视大赛声乐小学组一等奖。

见证孩子成长的秋实妈妈感激地说,“是青年俱乐部让秋实变得越来越自信,不仅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也更懂事了,还会关心人呢,作为妈妈,我真的很开心,很感动。”

据彭宋怡介绍,青年俱乐部成立于2014年,已举办了六期活动。会员队伍现已扩展至8000人,建青年自组织超250个,服务超5万人次。“相对于一次性的活动,我们的公益培训是延续性服务,比较有吸引力。同时,价格也比较低廉,10块钱一节课,适应群体的消费水平。平常还有会员日活动,如‘小小科学家’亲子家庭科普嘉年华活动等。”

彭宋怡告诉记者,“青年俱乐部第七期活动有望于今年 6、7 月份开展。”她还透露,未来,黄埔区青年俱乐部将线上搭建青年社区网站,打造O2O互动平台,线下打破区域限制,联合社会各方资源,让青年实现一手掌握。

 

花都区青年交友嘉年华活动:

“我们提供的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长期服务”

“团区委作为服务青年的组织,婚恋交友也是青年成长的其中一环,所以我们想通过活动为花都区的单身男女提供认识交友的平台。”共青团花都区委员会组织宣传部副部长石灏文说。“邂逅·一生一起走”花都区青年交友嘉年华第二季系列活动(以下简称“邂逅·一生一起走”)便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开展的。

据介绍,“邂逅·一生一起走”通过电影分享会、月饼 DIY、“奔跑吧,单身汪”和油画主题派对等新颖活动吸引了花都区内200多家企事业单位,600多人次参与活动,最后有19对嘉宾成功牵手,其中有一对嘉宾通过活动结下良缘,步入婚姻殿堂。

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小林和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小兰,在活动前已经认识,小林对小兰颇有好感,但私下并无太多交流。小林在得知小兰参加了冰皮月饼DIY课堂活动后,在没有报名的情况下来到了活动现场。

月饼DIY活动是团花都区委在去年临近中秋节时举办的。活动结合三分钟约会原理,如男嘉宾们每隔五分钟顺时针移动到下一位女嘉宾身旁继续合作制作月饼。“通过做月饼、画画等方式融合三分钟约会,既可以让双方有交谈的机会,目的性又不会显得太强。”石灏文解释道。

做月饼过程中,小林对小兰百般体贴,让小兰对他的好感度大大提高。活动结束后,两人认识加深,最终步入婚姻殿堂。“很感谢活动给了我们感情升温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个活动,我们很有可能就错过了。”小林说。

石灏文认为,“邂逅·一生一起走”与传统相亲活动相比,亮点独特。“首先,我们的活动形式小而精。活动基本都控制在50人左右。而且,活动主要邀请机关单位、海归等单身青年,同一层次的人牵手机会也比较大。加上结合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活动,人又比较少,气氛温馨,更容易让单身青年放轻松。”此外,花都区团委还建立线上微信群,让单身青年能在群里聊天,或者自行组织活动,“我们提供的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长期服务。”

 

花都区红色主题夏令营:

融合花都军旅资源、红色资源

“红军小学是团花都区委的品牌活动,‘心系中国梦·重走红军路’系列红色主题夏令营活动是该品牌的一个具体载体,主要希望能够把握暑假重要节点,利用封闭式的课程培训方式让孩子们更系统化地学习红色文化。”团花都区委青少年工作部何龙说。

2013年,团花都区委及区相关部门联合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中南办事处在花都建成了广州起义红军小学(区骏威小学)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红军小学(区新华一小)两所红军小学,并促成区其他小学与井冈山、梅州、惠州等地的红军小学结对子,促进在校学生共成长。

“花都区是广州驻军最多的地区,军旅资源丰富,发挥军旅特色是我们想做也是能做的。”何龙表示。此外,区内的红色历史、红色资源也是花都区的特色资源,“心系中国梦·重走红军路”系列红色主题夏令营活动将两者资源融合,成为项目的最大亮点。

2015年8月初,团花都区委举办 2015年“心系中国梦·重走红军路”系列红色主题夏令营。原广州市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传誉出席夏令营的开营仪式,为营队授旗,并围绕青少年如何成长成才为参与夏令营的孩子们进行主题授课。

在为期5天的夏令营中,区内50名孩子分赴从化、梅州、井冈山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和革命老区,通过听抗战老兵、原党政机关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常规理论学习,深入当地了解革命历史,同时由具备培训资质的教官带领孩子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真正体验军旅生活。

“既能到省外学习,又能吸收正能量,还可以交到其他学校的朋友。”何龙认为这些都是活动吸引学生参加的原因。

 

海珠区“福袋传城”行动:

私人订制”暖心礼物 让爱流动

“福袋传城”行动由海珠区团委、海珠区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发起,委托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具体实施,每年 12 月 5 日国际志愿者日前后倡议市民群众为长者、残疾人士、贫困家庭等准备 1 份“私人订制”的新年礼物。

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冯伟练告诉记者,“福袋活动是从 13 年开始的。最开始我们希望发动市民为特殊人群准备新年礼物。我们设想活动应该是低门槛,使市民容易参与的,我们便想是不是可以通过袋子的形式发动市民捐赠一些针对特殊人群的物资,通过志愿者送给那些有需要的人。”据介绍,市民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捐赠“福袋”,并自主或通过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进行传递与派发。

2015年海珠区设11个回收点,共计发放3800多个福袋,其中包括向市民发放的870个左右;通过学校,少年宫,机关事业单位发放的1500多个和通过企业发放的1380多个。

2015年是“福袋传城”行动开展的第三年。三年来,“福袋传城”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其中也有很多暖心时刻。今年,一位近90岁的老人通过报纸报道得知活动,虽然自身生活拮据且行动不便,仍多次来电表示希望亲自带来物资捐赠给独居老人。志愿者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看望,临别前,老人又再三嘱咐,一定将福袋转交给需要帮助的人。

冯伟练表示,自 2013年12月活动首次发布以来,‘福袋’已经完成了从1.0到3.0的升级。“首先,‘福袋’3.0对捐赠物资种类进行了细化,便于捐赠者正确选择捐赠物资;其次,活动的参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趋向成熟,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主动参与行动,并自我开展福袋宣传、回收、派发工作;最后,活动强调对捐赠者的反馈,与捐赠者建立联系,通过电话、明信片、答谢会的等方式答谢捐赠者的付出。”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