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日期:[2025-03-01] 版次:[31] 版名:[红领巾爱广州-军事瞭望台]

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四位总师合影(左起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

工作中的黄旭华院士(左一)

那段“深潜”的人生

“国家需要我,我就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1958年,中国正式启动了核潜艇的研发项目。34岁的黄院士被选为中国首批研制核潜艇的29个人之一。他在不知任务详情的情况下,只身前往北京。从此,他开始了三十余栽隐姓埋名的核潜艇研究生活。

中国核潜艇的起步是艰难的。刚开始,中国与苏联保持着良好的国际关系,核潜艇的研制曾得到苏联专家的技术援助。可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专家被撤回。这意味着他与其它科研人员只能独立自主地创造的核潜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在如此研究环境下,中国科研人员没有放弃。没有计算机,就利用算盘与计算尺,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黄院士带领团队搜集海量的文献,再从零碎的资料中拼凑出整体设计方案……用最简单的工具,算出最精密的数据,打造出最适用的核潜艇。

就在研究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时,1961年的某天,黄旭华院士收到了一封家信。他从信中得知了父亲去世的消息。但由于严格的保密条例,他无法写信回复,只能悲伤地将信收回到抽屉中。他整理好思绪,又再次投入到核潜艇的研究中。

中国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最终逐步成功攻克了如核动力装置小型化、潜艇艇体设计、降噪技术等的技术难题。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2023104656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