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散着“米粉香”与 “书卷气”的榨粉街
日期:[2025-02-01] 版次:[23] 版名:[红领巾爱广州]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榨粉街”,其地名的由来可追溯至清朝。当时,广东地区制作米粉的方式便是借助压榨机将粉团压成条状并扔进沸水以定型,此过程便称为“榨粉”。当时,这条街遍布榨粉店,因此得名。
值得一提的是,榨粉街里不仅弥漫着米粉香,还飘散着浓浓书香。清末教育家、诗人梁鼎芬曾在此设立了广州首家私立公共图书馆。
一瞥见这个地名,同学们大概已经想象出那股浓郁的海产味了吧。据《番禺县志》载,“鱼窝头”一名正是与鱼虾有关。
由于语言的习惯,当地人习惯将“窝”叫做“窦”(拼音dòu,粤语“豆”或“斗”),该地便出现了“鱼窝窦”的称呼。但“窦”字听着着实不文雅,人们便将“窦”字改成相近读音的“头”,“鱼窝头”一名便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