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医江啸锋: 穗医仁心,润泽黔地
日期:[2025-02-27] 版次:[A06] 版名:[青人物]江啸锋下乡义诊
见习记者 陈天旭 通讯员 李娜
近年来,乘着东西部协作的春风,广州黄埔区中医医院作为支援医院与贵州省独山县人民医院开启对口帮扶,中医院派驻专家把脉问诊、精准施方,“组团式”开展医疗帮扶工作。自2024年1月起,中医院内一科主治中医师江啸锋秉持着医者仁心,踏上了支援独山县医疗事业的征程。他挂职独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带领中医院援黔团队,为这座山区小城带来健康与温暖。
在独山县,帮扶团队组织开展了32期培训活动,共计1240人次参与;门诊接诊500余人次;开展教学查房80余次;病案讨论11例;疑难病例会诊2次。这些数字背后,是帮扶团队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
帮扶义诊,惠山区民生
“帮扶团队初至独山县人民医院时,面对的是医疗技术滞后、设备匮乏、人才短缺的情况。”江啸锋回忆,自己和团队一鼓作气,迅速制定解决方案、投入帮扶工作中。
独山县地处群山环抱之中,风土人情独特。冬季,家家户户围炉而坐,享受着酸汤火锅的美味,但这样的饮食习惯也让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此外,受民俗影响,肝病发病率也相对较高,疑难杂症更是困扰着这片土地上的居民。
据江啸锋介绍,一名郭姓患者患上了结肠恶性肿瘤,化疗后常感恶心、呕吐及睡眠紊乱,多方寻医治疗无果。在找到自己问诊后,他运用《伤寒杂病论》理论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诊断,并实施了个性化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作为团队核心的江啸锋,不仅亲自坐诊解决患者病痛,还亲自带教提升当地医生的医疗水平。在他的指导下,中医康复科、肿瘤介入科、产科等多个科室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帮扶团队还成功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径,推广如针灸、火龙罐等中医诊疗技术和特色疗法,为患者提供高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
在江啸锋的带领下,帮扶团队还积极参与大病慢病入户调查,实地调研当地群众健康状况。他们不畏艰难,深入偏远山区,为群众送医送药,传授健康知识,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传帮带”给力医疗人才成长
除了直接为患者服务外,帮扶团队还致力于提升当地医生的医疗水平。他们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定期举办讲座、培训班,将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传授给当地医生。
江啸锋深知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性,因此他将帮扶重点放在中医技能与科研能力两大方面。在中医技能方面,他亲自授课、查房带教,与当地医生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心得。在他的指导下,当地医生的中医理论与实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科研层面,帮扶团队系统性地为肿瘤介入科等科室举办了科研方法学相关知识的培训。他们从选题、标书撰写到统计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帮助科室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
在江啸锋与团队成员的努力下,团队成功助力县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申报并成功取得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立项1项;组织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申报新技术2项,肿瘤介入科申报新技术1项,产科申报新技术新项目1项。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当地医院的科研水平,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加先进的治疗手段。
在帮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独山县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江啸锋及其团队通过“组团式”帮扶,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链接
据了解,帮扶团队通过下基层走访、义诊科普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群众的民生医疗难题,并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宣教活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他们还重点指导当地医疗机构完善诊疗流程和项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帮扶团队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推动了中医治疗绩效分配方案的改革,鼓励当地医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
黄埔区中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与独山县的医疗卫生协作,进一步提升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引进优质中医资源,加强名医交流义诊活动,为独山县提供高质量的中医名医资源。另一方面,推进重点帮扶学科的专科建设、业务发展、人才培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受援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