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春庙会在市少年宫举行
日期:[2025-01-23] 版次:[A03] 版名:[青关注]爱“星”义卖守护乡村儿童
广州青年报讯(记者 郑巧蓉 见习记者 陈天旭 通讯员 穗团宣)1月19日,一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体育,专为少年儿童打造的“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暨“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地区项目爱心义卖活动在广州市第三少年宫举行。活动现场,设置了艺体展示展演、传统文化体验、非遗文化展示、爱心义卖等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与,在欢乐的气氛和浓浓的年味中传承传统文化、增添运动活力、激发全运热情、助力乡村振兴。
青少年在庙会上体验漆扇制作
多彩活动迎接首个“非遗版”春节
活动在一场气势磅礴的醒狮表演中震撼开场,威风凛凛的“狮子”带来了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氛围。
在展演展示区,市少年宫学员精心演绎广东音乐经典曲目《旱天雷》,高胡、二胡、扬琴、琵琶、阮等乐器相互配合,将广府音乐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手持唢呐的小学员们齐齐吹奏一曲《最亲的人》,直白而温暖地表达着心中最美好的祝愿与期待;市少年宫师生带来诗歌朗诵《志愿之光,璀璨全运》,用激昂的语调讲述着志愿者的故事,激励更多人投入到全运会志愿服务中,为全运会的顺利举办贡献力量;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带来武术表演,剑、刀、棍、拳各种套路轮番上阵,一招一式尽展风采。
在传统文化体验区,红包DIY、挥毫写福等传统民俗活动备受欢迎,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体验滚轮章、拓印,再加上自己DIY的吉祥纹样,制作出一份独一无二的红包;市少年宫师生和国家一级美术师、黄埔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育等书法家一起挥毫泼墨、起笔运腕,写下对新年的美好祝福;玩转飞花令项目带领参与者们在诗词的海洋中畅游,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家长和孩子们亲手制作植物书签,将自然的美好留存;参与者们还体验了“蹴鞠”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点燃运动激情。
在非遗展示区,多所学校带来了他们的非遗作品展示——漆扇制作、乞巧工艺、剪纸团扇、葫芦灯、剪纸灯笼、拓印、粤剧脸谱、书法、版画、风筝制作、醒狮文化……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展示和体验,让家长和孩子们近距离领略和体验传统工艺的精妙,目不暇接。
“今年是春节入选非遗名录的第一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在迎春的庙会上能看到那么多非遗作品,还能体验非遗手工制作,让这个春节更加有意义。”参加活动的市民表示。
爱心义卖为乡村少年儿童送去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庙会同步发起了“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地区项目爱心义卖活动。现场的多个摊位纷纷拿出精心准备的作品参与义卖——漆扇、春联、福字、剪纸团扇、绒花、彩珠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以求为开展乡村少年儿童的校外素养教育筹集更多资金。
由广州市少年宫特殊学员们制作的绒花、杯垫等手工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专注与努力,展现出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一旁的绘画展览也吸引了众多目光,孩子们用纯真的笔触勾勒出心中的世界,充满想象力的画面为庙会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温暖与感动。不少市民在作品前驻足欣赏,对特殊孩子们的才华赞不绝口,同时也感受到了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与支持。
“我买了一个很漂亮的杯垫,这是一位患有孤独症的小姐姐做的。”参加庙会义卖活动的青少年张小玲说,“妈妈说,我买下这个杯垫,不仅可以鼓励那位小姐姐,还可以帮助乡村的小朋友们获得更多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广州市少年宫老师的高质量素养教育。能为乡村小朋友的学习成长尽一份力,我觉得特别高兴。”
据悉,本次活动义卖收入将全部用于“星光计划”流动少年宫进乡村地区项目。该项目由团市委指导,市少年宫联合市青基会共同发起,旨在把优质校外素养教育课程、活动、阵地、平台等资源输送到乡村学校,提升农村少年儿童综合素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自2023年启动至今,项目已服务广州、湛江、信宜等地乡村地区少年儿童超25000人次。
“这次活动是广州市少年宫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枢纽平台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星光计划’会继续出发,我们将在团市委的指导下,联合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搭建乡村少年儿童素养教育平台,联动更多高校、区级少年宫、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元的校外素养教育,推动构建乡村教师能力提升支持培养体系,促进城乡校外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助力更多乡村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市少年宫党委书记魏晓丽表示。
青少年体验传统“蹴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