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谁“动了”我的信息?起底电信诈骗大数据

日期:[2016-04-21] 版次:[A03] 版名:[青调查]

“猜猜我是谁”冒充熟人领导诈骗、利用微信或QQ冒充熟人诈骗……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持续多发高发,不法分子不断翻新犯罪手法,紧跟社会热点,甚至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据“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由腾讯联合广东省公安厅、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等方面共同发起成立)发布的《2015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全国每3 人中就有1人接收过诈骗信息。其中,仅短信诈骗一项,就有至少2.8亿用户接收过。是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什么人最易上当受骗?

采写:本报记者 周司琪 通讯员 陈玉敏 张毅涛

 

网络诈骗日趋增加

网上购物,拍下不久就接到“客服”电话称交易出现问题,让你重新拍?帮人刷信誉做兼职日赚300元这种“甜头”是否也曾让你心动不已?投资理财钓鱼网,你是否中过招?

1月3日,广州警方反电信诈骗专线接到一名男事主报警,称其在网上购买苹果手机被骗2930元。据了解,事主通过QQ认识一名叫做“手机批发”的网友,在对方发布低价销售苹果6S手机信息后与其商谈,并以2930元的价格交易手机。在事主通过支付宝向对方转账支付2930 元后被其拉黑。

“这些都是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诈骗案,”广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称,相较之以往的身边熟人、朋友等接触类诈骗,近年来,非接触类电信诈骗增多。其中,网络诈骗更是“流行”。“广州今年第一季度的电信诈骗案件中,网络诈骗占到较大比例,达到总数的64%。” 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中老年人最易上当受骗

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长大后,年迈的父母轻易就相信了他人的“甜言蜜语”。81岁的刘大爷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两年前,独居的刘大爷接到一个从外地打来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是刘大爷的外甥,并一直在电话中跟刘大爷嘘寒问暖,询问其身体状况和家人情况。在博取信任后,以自己玩耍被抓要钱赎人为由,向刘大爷行骗。

反诈骗中心民警表示,一些不法分子采取“情感侵入法”,热情和老人套近乎,骗取老人的信任后实施诈骗。“他们甚至会让老人独自去宾馆开房,在里面‘慢慢’汇款。”

据《报告》显示,4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群体,其占受骗总人数的62%。尤其是在损失超过5万元的诈骗案件中,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更是高达75%。

 

电信诈骗作案者呈年轻化态势

据《报告》显示,与受害人年龄层偏高不同,作案者呈现年轻化态势,其中90后占犯罪人数的八成以上。

去年12月,广州警方在“3+2”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中,针对利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的犯罪手段, 打掉两个电信诈骗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经审查,犯罪嫌疑人均为90后。

据悉,该团伙通过“伪基站”设备,向周边地区发送大量的虚假银行客服短信,欺骗事主登陆虚假银行网站并上传银行卡账号、密码、手机号等关键信息。在骗取上述的事主关键信息后,嫌疑人直接将钱转账到其管理的银行卡内。

反诈骗中心民警称,电信诈骗团伙与其他诈骗有所不同,往往是由多个环节组成,各部分都有明确分工,而技术操作方面又以年轻人居多。所以才造成犯罪分子偏年轻化的现象。

据《报告》分析,因90后的年轻人熟悉互联网,能灵活使用各种软件,又容易受利益驱使,部分作案者集中的区域更是彼此影响,所以就形成比例最大的一群人。

 

“坏人”也用大数据个人信息保密需谨慎

为什么我今天刚办完信用卡,就有人打电话问我是否要借贷?为什么骗子能准确说出我家人、亲戚的名字?为什么骗子这么了解我?针对这些问题,反诈骗中心民警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并且衍生出一个窃取信息、买卖信息、利用信息作案的成熟链条。“现在信息诈骗已经由撒网式诈骗向精准诈骗升级,你无意填写的个人资料,你不小心点开的木马病毒、你随手连接的可疑wifi,都有可能将你的信息泄露出去。”

据了解, 诈骗分子会根据购买到的用户个人信息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并根据用户信息的特点设计诈骗环节和故事。“最近比较典型的就是冒充中小企业的老板联系财务转账。因为平时他们的转账支出都是这种流程,所以当骗子盗用老板QQ给财务发信息时,财务的警惕性可能就没那么高,由于很多信息都对得上,只是转账账户不一样,所以比较容易被骗。”   反诈骗中心民警提醒,“其实不管如何套取个人信息,都只是为了取得你的信任,最关键的环节还是转账,所以一旦涉及钱,就要多注意。”

此外,反诈骗中心民警也提醒市民要注意个人信息安全。当接到各类奇怪短信并带有网页链接时,应提防钓鱼网站,“不要轻信任何号码发来涉及银行账号和转账的短信,更不可向任何陌生账号转账。如确有转账需求,又正好收到转账短信涉及银行账号的,请再次核实账号相关情况。”

除了不点击奇怪短信链接,反诈骗中心民警提醒称对来历不明的手机APP软件也不要随意下载。在公共场所,尽量不要随意链接不知名的免费Wifi。“请安装手机安全防护软件,以此来大幅度降低手机信息泄露问题的发生。”

此外,反诈骗中心民警表示,市民要始终保持警惕心理,一旦接到自称是亲戚、朋友、学校老师、领导等所谓的“熟人”电话时,要主动与当事人取得联系,或者尽量联系共同的朋友进行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