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互联网+”时代 跨界跳槽不再是梦

日期:[2016-04-14] 版次:[A03] 版名:[青调查]

跳槽“银四月”过了近半,部分职场青年也许已经走上新岗位,也有人还在“要不要跳槽,要不要转行”的思考中徘徊。近日,智联招聘、领英等网站相继发布招聘、跳槽数据报告。相关数据显示,“跨界跳槽”趋势日益显著,“便宜好用”的小鲜肉也更受企业喜欢,而人才需求方面,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比例最大。

采写:本报记者周司琪

 

互联网为“跨界跳槽”提供更多可能

杨瑗就职于腾讯旗下一家互联网公司。2013年,英语专业毕业的她进入外贸行业,只做了一年就跳槽到现在的单位做广告运营。提及为何跨界跳槽,杨瑗表示,一方面是原来的行业没太多兴趣,另一方面觉得生活已经互联网化,要跟上趋势。“最明显的对比就是工资,我做外贸一年,工资到手三千多没有变过,在深圳几乎没法生存。后来进入互联网,虽然最开始的时候到手也就四千,但是到今年,我的工资已经升到八千。而且我跳槽的话,外面开出的价格都是一万。”

杨瑗称,这两年来,不断有人进入互联网行业,跨界跳槽的人数并不在少数,除了看中它的前景以及相较很多行业极具竞争力的工资,互联网易上手、门槛低也是很多人能跨界跳槽的主要原因。“要做好确实难,但是想进入这个行业也很容易,只要你愿意学。”

领英发布的《2015中国职场人跳槽报告》显示,领英平台上选择跨行业跳槽的人数占总体跳槽人数的比率为25%。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创业热潮以及产业融合创新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能力和经验更加多元化的人才,即那些既具备专业能力,又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具创新精神和沟通能力的“软技能”人才。这也为在某一行业遇到瓶颈的人才寻求跨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越成熟越“专一”

日前,智联招聘发布的《白领跳槽报告大数据》显示,在跳槽白领人群中,90后占到了52%,80后紧跟其次,占38.1%。相比之下,70后则相对稳定,跳槽人数只占3.9%。

某电商HR曾吐槽称,去年企业招聘时,他们一共招15个管理培训生,最后留下7个,其中2个签完合同后就没来了。“我们只能进行补招。”这位HR表示,70后在选择职业时,根本不会给自己提供这么丰富的选择,在签了合同之后还像“炒鱿鱼”一样去“炒”公司的Offer。

70后的王先生在其所在单位任职已有十年,对于当下青年的频繁跳槽,他认为可以理解。“很多年轻人刚进入社会,可能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所以他会不断地去尝试。但是随着年龄的渐长,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越大。比如我,有老婆有孩子,我就不敢轻易挪动。”   

搜狗大数据商业研究院与拉勾联合推出的2016年跳槽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2016年跳槽大数据》)显示,工作时间越长,跳槽的频率越低。工作3年的员工,平均11个月换一次工作;工作6年的员工,平均17.6个月换一次工作;工作9年的员工,平均22.5个月换一次工作。

 

“便宜好用”的小鲜肉更受企业欢迎

虽然90后跳槽频率较80后、70后高,但这并不代表90后不招企业喜爱。2016跳槽大数据显示,因为招聘资历越老对薪资的期望越易超标,所以过高的薪资需求让“姜还是老的辣”成为过去时。相比而言,“便宜好用”的小鲜肉更受欢迎。

在某互联网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杨小姐表示,之所以喜欢用新人,最大的原因在于其降低了人力成本。

杨小姐称,现在招聘中高层管理或是特殊人才都是找专业的猎头。因为他们有自己储备的人才资源库,但是其收费也颇高,一般是被猎成功人员年薪的10~30%。有的时候即使找到合适对象,但对方的要价可能也是公司所驾驭不了的。这样一个寻找周期,其实耗费很大。

相比之下,青年人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却更加“好用”。杨小姐表示,去年公司新招进来的大学生整体素质不错。因为初入职场,其对待工作的态度会更好。“那些经验丰富的,有的时候可能加个班都会抱怨,而且会不断对薪资提出更高的要求。年轻人更多是在埋头苦干。”

 

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最大

虽然跳槽热度不减,但记者从南方人才市场开春系列招聘会(广州片区)情况报告发现,2015年大型企业招聘需求增幅逐季放缓,2016年用人需求基本保持稳定。其数据显示,美的、欧派等大型知名企业占所有招聘企业总数的10%。中小型民营企业,占业总数的90%。

南方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称,当下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技工、电子商务等方面。其中市场营销多年来一枝独秀,几乎是所有企业大量需求的岗位。负责人称,“因该岗位流动性较高、年终奖比例较高,造成了大量营销人员在节后选择新的发展,企业也需要不断招到新的人员来填补空缺。”

同时,负责人还表示,在国家“双创”政策的鼓励下,民营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直线上扬。而小微规模企业用人需求呈逐季递增,且增幅越来越大。入场招聘的七成以上小微企业因为自身的快速发展需要补充新鲜血液,2016年员工数量将有大幅增长。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