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村收获青春答案
日期:[2024-09-12] 版次:[A05] 版名:[青聚焦]在这个热情似火的暑期,一群充满活力与激情的青年奔赴乡村、深入基层,满载而归。“三下乡”是一次成长的历练,更是一段难忘的回忆。广州青年学子们在这个夏天,用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这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青年前行,继续在广阔的天地中绽放青春光芒。
义教编织助学梦
广东财经大学 林盈希 带队老师:戴激涛 李珊 陈乐芯
暑期骄阳似火,恰似我对义教怀揣着热情和激情的心,我带着未知但期待的心来到乡村。在这里,每天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孩子们灿烂笑容是我们最美的回忆,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
大巴穿过一条条山路,拐过一个个大弯,一幅幅乡村风光画卷缓缓展开,预示着一段不同寻常的旅途开始。依稀记得开营仪式,小朋友们刚与我们见面时,腼腆害羞,安静内敛,局促地坐在小板凳上。在义工哥哥姐姐的表演热场和游戏互动的带动下,拉近彼此距离。在接下来的相处中,我们与小朋友们慢慢相熟,成为了他们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
我的主讲课程是积极心理学和小小创变家。看到积极心理学的课件时,自己真的很头疼,内容参差不齐,主题内容吸引不了小朋友。在教研组的帮助下,我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尽量照顾每个小朋友,让他们都参与到课堂互动。在课堂上,不管是在科普知识还是游戏环节中,小朋友都非常积极主动举手。在小小创变家中,我教小朋友们做了花朵、蝴蝶等等可爱的扭扭棒手工,他们学会以后粘在自己的手工作品上,看得我的心暖暖的。
古村传播生态文明
广州大学 带队老师:郑美玲
英德市江古山村的26位小学生,在这个暑假有一个全新的体验。他们跟随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柏”生态文明宣讲团的脚步,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我们共开展了13节生态文明科普教育课程,从水土能源的循环利用,到生物环境的宜居建设,系统地介绍了生态环境的协同作用以及对人的影响。我们在课程中穿插了生态文明思想和制度体系介绍,让同学们感受到国家在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中的伟大成就。
课堂采用“理论+实验”的模式,并且许多讲解内容、实验材料取自村落当地,具象化地展示,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当地学生的心中,激发保护家乡绿美山水的高度责任心。
“青柏”宣讲团自2023年成立以来,我们在课余时间、寒暑假期间,下班级、进社区,服务中小学,累计开展生态文明宣讲100余次,累计普及达4000人次,讲述好生态文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故事。
透过戏剧探索人生
广州商学院 刘格菲 黄俊杰 蓝宇琛 带队老师:石知雨 刘梅
广州商学院“曲韵流长”突击队成员们在《白蛇传》这一经典剧目的演出拍摄中,历经了一场艺术与情感的深度洗礼。我亲眼见证了表演艺术的极致追求,演员们对每一个细节的不懈雕琢,深刻领悟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
从行云流水的台词到丝丝入扣的肢体语言,再到瞬息万变的面部表情,每一帧画面都凝聚着演员们日复一日的汗水与磨砺。而面对剧中那悠扬婉转的京剧、昆曲唱腔,演员们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声乐造诣,将古典韵味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让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情感的火花。
我看到,演员们深入角色内心的探索之旅。他们不仅研读剧本,更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构建角色的心理图谱,力求在舞台上呈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情感饱满的艺术形象。这份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与真挚演绎,让作为观众的我在光影交错间,仿佛穿越时空,与剧中人物同悲共喜,感受到了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
黄沙不“黄”更绿美
广州大学 周璇 带队老师:方建平 席红 王艺
在梅州市平远县八尺镇黄沙村的实践日子里,我理解到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所言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含义。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绿色家园,梦想成真。一听黄沙村这个名字,让人不禁联想到无边无际的荒凉沙漠。然而,初到黄沙村,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这里没有想象中的沙尘暴,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生机勃勃的田野。当地的村民积极参与村庄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他们保护上游水源,种植树木,用实际行动诠释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家园的热爱。走在乡间小路上,今年新种植的平安林、青年林、党员先锋林等跃然眼前,为整个村庄增添了一抹绿意,是黄沙村绿美建设的鲜明标志。
辛勤劳动,体验农作。在“百香果种植园”和“百香果分拣中心”的走访实践中,不到十分钟,我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仿佛置身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深刻感受到农户劳作的艰辛。在果园一线,我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实用知识,比如百香果的采摘技巧、如何辨别果实的成熟度等,它们都是我成长路上宝贵的知识财富。
“绘就”乡村幸福底色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黄心怡 带队老师:张凌霄 蒋锦宏 吴居勇
夏日的阳光炽热,却也照亮了我参与“百千万工程”的每一步。这不仅是对乡村的深入探访,更是对我个人成长的深刻洗礼。从城市到乡村,从繁华到宁静,这种转换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的多样性。
作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的“老熟人”,我经历了从队员到队长的角色转变。这一转变让我深刻领悟到,借鉴以往团队合作的经验,是实现高效协作的关键。
从农业耕作到墙体绘画,这两次截然不同的实践活动,为我打开了全新的视野。在农田里,亲身参与农耕,让我深深体会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农民的不易。每一滴汗水滴入土地,都孕育着希望的种子。而墙体绘画,则让我用色彩和线条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些曾经陈旧的墙面,在我们的笔下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当我决定加入“彩绘兴乡”实践团时,曾有同学疑惑地问我:“为什么不继续留在熟悉的团队里呢?”我坚定地回答:“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的战役,它涵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我渴望挑战自我,学习更多的技能,探索自己的潜力边界。”身为美术生,这次墙绘实践活动对我而言,犹如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后来的胸有成竹,我见证了广州市增城区石头村的蜕变。破败老化的墙体变得平整干净,颜料在画笔上跳跃,色彩交织成美丽的画卷。纵使苦与热交织袭来,内心的喜悦依然无法阻挡。因为我们的团结合作,助力石头村成为了村民们引以为傲的打卡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