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青春作伴好下乡

日期:[2024-08-22] 版次:[A06] 版名:[青聚焦]

编者按:“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广东“三下乡”范围涵盖文化、科技、卫生,青年把农技、法律、健康等方面的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身边,助力农村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

“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时时可见这群“青春面孔”的拼搏热情,为乡村建设带来新能量,注入蓬勃生命力。“种子”已经撒下,以汗水浇灌,汇聚成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

广东财经大学宣讲团在夏令营的主题班会课中为孩子们讲解国家资助政策,并通过网络直播宣传

助力“留守儿童”求学路

当问起油山镇的孩子们是否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生源地助学贷款和资助内容时,孩子们都齐齐摇头。如今,全国各地政府都组织了资助中心,并对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孩子们进行统一通知和班会讲解,但是如何让“通知”化为“参与”,使更多农村人口了解操作流程,还需推动实践。广东财经大学“三祝”宣讲团通过村落宣传、家校联合、实地走访,三管齐下让国家资助政策深入油山镇。

油山镇位于韶关南雄市,是典型的大乡镇、山区镇,人口基数大、外流人口多,镇上老年人占比大,青壮年多外出务工。油山的街道除了逢“5、8、0”时市场会热闹起来,大多时候巷子里只有玩耍的孩子。

“他们爸妈都在外地工作的,每年可能回来两三次,很辛苦。”三个小孩,两个老人住在一起,爸爸妈妈长年外出打工。这是“三祝”宣讲团最初接触黄奶奶家庭的印象,向他们询问是否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和生源地助学贷,得到的回答基本是“不清楚”“不知道”。

“三祝”宣讲团秉持“扶贫、扶智、扶志”的理念,依托在油山镇本地举办的暑期夏令营,通过将游戏与资助政策相融合来开展资助特色班会,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资助政策的相关知识,并将课堂在视频号上进行实时直播,扩大资助宣传效果。

为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以便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帮助老人全面理解并熟悉资助申请政策及其操作流程,“三祝”宣讲团分组行动,深入街道和村民家中,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调查当地居民对资助政策的了解程度,同时为他们详细讲解资助政策的具体内容和详细的申请流程,解答他们对政策的疑惑。

“三祝”宣讲团还通过在油山托儿所设置学生资助咨询点,并安排固定值日表,实现在家门口“找到地方,解决问题”。同时,实践团队在人流量较大的周末,在油山镇广场上设立流动摊位点,向过往的行人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解惑,向“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们都能接受良好教育”的目标更进一步。

团队负责人李俐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下乡行,可以更实际地帮助更多的孩子,让国家政策惠及人民,实现‘不让任何一位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广东财经大学 赵钰淇 带队老师:施赟 黄竞 张明羽)

广州航海学院实践团参观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

追忆广州起义烈士

广州航海学院海事法律与交通管理学院“百”花“合”放实践团师生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前往周文雍烈士的故乡——江门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追寻红色足迹,助力茅冈村擦亮红色文旅底色、建设红色美丽乡村。

实践团来到位于宝顶村凤凰里的周文雍烈士故居参观,瞻仰历史文物,仿佛目睹少年周文雍勤于耕读、追求真理、接受启蒙、走向革命的成长情景,感悟信仰的强大力量。师生们还到周文雍年少自学的镇东楼参观。

实践团前往位于百合镇茅冈村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走进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师生们通过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一幕幕动人的历史故事,深入了解周文雍、陈铁军和开平市烈士们的革命事迹,感受先烈们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对信仰的矢志不渝和投身革命的坚贞不移。

针对百合镇茅冈圩“为新建文化展馆建设设计提供建议”的需求,实践团来到百合镇文雍街11号文化展馆选址,对文化展馆未来建设的空间使用和展陈规划进行实地考察,采集相关信息。

实践团先后参观百合镇饺子街、马降龙碉楼群。碉楼群融汇中西建筑之美,外观雄伟壮观,建筑风格独特。在感受市井烟火,探寻文物古迹的过程中,实践团领略到百合镇作为英雄故乡、华侨之乡,拥有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有独特魅力的历史文化,为红色文创设计奠定丰富的资源基础。

实践团还走进茅冈村一位老党员的家中,拜访这位曾经负责宣传红色历史的讲解员。在老党员的口述中,周文雍烈士的事迹仿佛重现在眼前。师生们认真聆听,感受到了周文雍与陈铁军那份超越生死的爱情和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参访,“百”花“合”放实践团师生们深入观察和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采集红色文化素材,开展文创创作设计,助力百合镇和茅冈村乡村振兴事业、美丽红色村落建设。

(广州航海学院 陆诗颖 带队老师:周小宁)

广州软件学院实践团队对种子缺失检测设备进行调试

“科技+”绿美生态

广州软件学院电子系“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从化区太平镇红石村开展“科技+智慧农业”“科普+自然课堂”“科技+绿美广东”的系列“科技+”实践活动,与当地同奏科技助力“百千万工程”的乐章。

广州软件学院2024年“攀登计划”立项项目——五谷丰登实践团来到红石村开展科技助农实践。团队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缺失种子的土坑进行自动化检测,通过自主研发的播种缺失自动化补种机器让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在种植时候自动检测作物种子缺失从而进行补种,并且对种子生长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提升播种效率,助力农作物种子获得良好的发育。

位于红石村的骑乐陶然谷是骑乐文体与从化红石陶然谷共同打造的自然教育基地。

“没有电,它也可以发光吗?”“这两片树叶哪里不一样呀?”在陶然谷的树屋中,小朋友们围着上课的队员们问个不停。

“自然科普教育是我们这里的核心项目,以自然环境为背景,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青少年融入大自然,实现青少年对自然信息的有效观察、创造、应用。”红石村陶然谷江老师表示。

带着对自然科普教育的初步理解,结合自身所学专业,队员们查阅相关资料,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以“绿色工艺电子产品制作”与“生态教育”两个模块为核心的教学计划,将科技和环保融入青少年教育。

红石村不仅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更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了更好地让古驿道的古树“活”起来,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全长约15公里的古驿道上开展了一场“科技+绿美广东”环保探索。

实践团对沿途的植物和古树进行了标识和信息收集,并进行智慧化检测和可视化数据收集,帮助更多游客了解环保科技知识,激发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践行“绿美广东”号召。

广州软件学院 刘伊雯 带队老师:曾慧琳)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