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志愿者服务国际赛事传扬中国风采

日期:[2024-08-15] 版次:[A04] 版名:[青关注]

广州青年与巴黎奥运有个约会


本报记者 郑巧蓉 见习记者 李建

奥运冠军马龙与植靖雯合影

在巴黎奥运会上,除了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运动员们外,还有个同样不可或缺的群体——奥运志愿者。

从语言翻译到观众引导,从后勤保障到文化活动的组织,他们的身影遍布各个场馆和服务岗位,如同身体里奔腾的血液,维持着奥运会的顺畅运行。在众多志愿者中,有一批从广州远道而来的年轻面孔。他们带着对体育的热爱与对服务的热情,跨越重洋来到了巴黎。

“成为开幕式中国代表团举牌手很自豪”

巴黎奥运会在全球招募45000名志愿者,法国驻华大使馆与中国法语联盟为此启动了“2024年巴黎奥运志愿者”计划,最终选拔了27名中国法盟合作高校的学生成为志愿者。

植靖雯,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22级法语专业,是27名志愿者之一。植靖雯经过层层选拔,从30多万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志愿者资格。

在奥运期间,植靖雯的岗位是奥委会助手。在开幕式上,她还被邀请担任中国代表团的举牌手。“当我知道自己是负责中国代表团的举牌手时,很激动也很紧张。”植靖雯带领中国代表团走过了半个奥运村,登上奥运会开幕式出场的游船。

“我真的觉得超级热血,当自己融入其中,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在塞纳河两岸也能看到非常多的五星红旗,听到关于我们的呐喊,那一刻,非常感动、激动。”这也成为开幕式当晚,植靖雯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在担任奥委会助手期间,植靖雯主要任务是服务圭亚那代表团,帮助他们核查人数、签到。代表团的成员需要外出时,她会帮忙联系志愿者中心的司机,甚至陪同到达目的地。

在空闲期间,植靖雯会为整个奥林匹克大家庭提供服务,帮助其他代表团,比如参与奖牌的组装工作等。

“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心态与认知思维的转变,感觉自己变得更包容了,因为大家都来自不同的背景,一件事情会有很多种导向,有不同的结果。经过这一次的锻炼,也让自己变得更有责任心。”这一次奥运志愿之旅,植靖雯觉得意义非凡。

担当文化使者向世界讲述中国

暨南大学法语系学生伍诗韵也是今年全国选拔的27名巴黎奥运会志愿者之一。北京时间7月21日凌晨,伍诗韵第一次穿上巴黎奥运会志愿者制服,正式开始服务。

伍诗韵的工作地点在奥运村,每天的工作时间大致是下午2点半到晚上10点,主要为各代表团的成员提供办事指引、翻译等服务。

作为世界最高水平体育综合赛事的参与者,伍诗韵有了新的认识:“体育本身也是一种语言,不同国家的人通过竞赛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对于体育的理解。我非常愿意分享祖国的文化和历史。”

在巴黎,志愿精神和奥运精神交融在一起,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们无论国籍、种族、肤色,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共事。

志愿之城全力服务“十五运”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是全国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更与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有着不解之缘。

热情洋溢、服务专业的志愿者是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举行的六运会上,“广州地区青少年服务六运总团”开展“微笑的广州”精神文明活动,首倡“微笑服务”理念。1992年举行的第三届残运会上,“广州共青团义工服务志愿队”喊出了“让我们扶您一把”的口号,打造出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雏形。2001年举行的九运会上,志愿者人数突破5.4万名,309个志愿服务站遍布广州大街小巷,志愿服务蔚然成风。2010年举行的亚运会、亚残运会上,8.5万名赛事志愿者和50万名城市志愿者唱响了“一起来,更精彩”的口号,“人人都是东道主、个个都是志愿者”的热潮涌向全国,打造“志愿之城”成为广州志愿服务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办。广州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两场开幕式,以及近40%的赛事项目。当前,广州正在积极筹备赛会志愿者工作,他们将在广州赛区30多个比赛场馆为开幕式、竞赛运行、颁奖礼仪、观众组织、媒体运行、后勤保障等提供志愿服务,全面保障赛事进程平稳。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