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融榕树人 共生共长
日期:[2016-04-10] 版次:[06] 版名:[德育风采]文/记者 黄嘉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走进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以下简称“学校”),一棵榕树映入眼帘,亭亭如盖,它就是二十四中学子心心念念的大榕树“融榕”。这棵榕树与整个学校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见证了二十四中的动荡和发展。
2003年台风“杜鹃”来袭,将校内的一颗大榕树吹倒,教师们精心挑选树干在原来的地方重新种下。沉寂一年后,树干长出了新芽。在榕树积蓄力量重新发芽的几年里,二十四中也面临着撤去高中部、合并广州市第三十六中学等情况。这棵大树的重生,也见证了学校化危机为机遇,顺利过渡的历程。2010年,学校启动了“为学校大榕树征名征文”活动,最后将榕树定名“融榕”,寓意着校园师生和睦融洽的环境,更有百年树人的殷切寄望。
在欧美发达国家,一个班30人以下的小班化教学是普遍推行的教学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国内也开始了小班化教学的探索。
2011年初,学校正式成为广东省综合改革小班教学试点实验学校,在三年时间里,小班化教育成为了一项立项课题,在教学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尝试。学校探索了一整套小班化教育课程体系,包含基础学科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内的三级课程。“融榕”不仅是一棵榕树,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小班化“生本”、“生长”和“生命”的“三生”教育理念:课堂学习时,以学生学习为本;课程设置过程中,以学生成长为本;教育全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在2013年课题第二阶段总结时,提出了“自信增值”、“品格增值”、“学业增值”和“生命增值”四个增值的育人目标。
学校毗邻地铁站西门口,西门口因明清两代广州城西门而得名,光孝寺、六榕寺、光孝堂、环圣寺光塔、五仙观座落其中,历史厚重,古迹众多。体验广府文化,二十四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学校设置了生活化的综合实践课程《西关学堂》,设置了《西关历史》、《西关建筑》、《西关风俗》、《西关美食》、《西关名胜》等六个专题综合实践活动,开设了近30个活动主题,建立了20多个常态的综合实践基地。初一学生每周三、初二学生每周一下午的第七、八节进行这项活动。探正在消失的西关美食,寻找存留于西关建筑中的著名工匠商号,调查上下九商圈气体污染状况,学生们通过两周的外出实践和一周的组织分享,对西关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除了实践课程之外,学校着力编写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地域文化读本,比如《广州人讲广州话》、《广州人写广州事》、《广州话译普通话》系列读本。目前,《广州话》系列是广州市学校唯一规范开展教学的学校,师生以九个音调诵读“同声同气”的广州话,感受身为广府人的认同。
植根地域文化,形成校本课程,符合学校“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活化”的教育思路。学生在实践课上,做西关美食西米露,动手制作水果拼盘,课程进一步深化,延伸到生活细节(如意外伤害、气象常识)的学习。据校方介绍,作为一所初级中学,面对生活技能普遍欠佳的学生,学校便将地域文化和生命教育渗透学科,其中的关键就是渗透生命态度与生命技能。
二十四中学子在日常学习中,在良好的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锻炼了生活技能,进而开始了传递温暖的志愿服务。“融榕”服务社成立于2012年9月,早期命名为“飞扬驿站”,2013年9月正式更名为“融榕”义工服务社。学生们在校内整理花草,制作义卖手工作品,举办“奉献爱,齐义卖”系列义卖活动,到金桥养老院与老人谈天说地,拍摄关爱老人的微电影《守•望》,与光塔街和广州市普爱社会工作服务社合作走进大街小巷,周末在2014年建成的融榕社区关爱中心开展小组活动,弹吉他、制作手工皂、学习团队建设……许多学生都在学习中收获成长,在付出中获得幸福,并在服务中传递温情。而且,义工服务社的小义工在社工机构进行精英培训,通过候选人演讲的方式,选举出青少年义工领袖委员会。义工服务社的活动形成了一个基本模式:由青少年义工领袖组织,与社工机构密切合作,学校老师进行指导。这一模式给予了学生更广的组织策划空间,一如郁郁葱葱的“融榕”,二十四中学子在融榕精神的激励下,不断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