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古籍修复师杨阳: 在暨大“对话”古人保护文化
日期:[2024-08-08] 版次:[A07] 版名:[青人物]见习记者 陈天旭
一册古籍、一支毛笔、一把棕毛刷、一叠浆糊、一张修复台,构成了暨南大学图书馆古籍与特藏部修复师杨阳日常工作的全部。在暨南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内,这位“90后”每日与书香作伴,孜孜不倦地为一册册尘封于历史中的古籍做好修复与保养。
杨阳正在修复破损的古籍 梁汉深/摄
因兴趣而报考,因热爱而坚持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开播,彼时还是一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杨阳迷上了纪录片里修复匠人们的生活,“通过这部纪录片我才第一次知道有文物修复这么一个职业,在了解这项职业的过程中我也逐渐产生了兴趣,希望能加入到文物修复这项事业中。”怀着这样的梦想,杨阳在本科毕业后付出了极大努力,跨专业考上了中山大学文献保护与修复方向的研究生。
“真正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还是想简单了,纪录片为文物修复增添了很多有趣的互动,但实际上这项工作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杨阳调侃自己在学习和工作时犹如“老僧入定”,常常一个人坐在修复台前练习修复技术。“文物修复更偏向于‘手艺活’,尽管老师向我们传授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但具体的操作还是需要自己一遍遍练习才能将经验内化掌握。实践课的时间不够,我也会在课余时间不断练习,精益求精。”
研究生毕业后,杨阳加入了暨南大学图书馆古籍与特藏部,为馆藏古籍进行修复与保护。接触到具体工作后,杨阳才发现要做好古籍修复除了要有“手艺”,还得了解五花八门的知识:“比如说通过文献学了解古籍装帧的知识、通过学习材料学为古籍选配合适的修复用纸、通过学习生物学可以更安全地为古籍防霉除虫等。懂得越多,修复时也会更有底气。”
对杨阳来说,她修补的不只是一本古籍,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时光。身处于崇尚快节奏的时代,杨阳的生活似乎与象牙塔外川流不息的人群有些“格格不入”,但她对此怡然自得:“我并不觉得这份工作是在坐‘冷板凳’,我喜欢坐在修复台前为古籍‘打补丁’的生活,也希望能为保护传统文化贡献一点力量。”
成长为精益求精的古籍“医生”
在暨南大学图书馆正式开始古籍修复工作以来,杨阳已修复了15册古籍,平均每月修复一册。过去的两年多里,古籍修复室只有杨阳一个人在工作。在外人看来,这或许有些孤独,但杨阳却颇为乐在其中——每当完成对一册古籍的修复,她总感觉自己也参与到宏大的历史中,完成了一次与古人的“对话”。
修复古籍的工作流程看似相同,但在细节上总有些变化。对杨阳来说,这项工作的魅力正在于此,“每拆开一本书都不知道会碰到什么样的状况,要制定更好的修复方案,就要保持对前辈、同行的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成长,这种时刻充满挑战的工作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
“每次拿到书之后,我会先拍照记录书的版本、尺寸、装帧形式等,然后再拆解书本,为每一页进行清理,要将灰尘、霉菌等清理完毕后才能开始下一步的修复工作。”杨阳表示,让古籍“修旧如旧”是修复者的信条,因此每次都要根据书籍的破损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修复计划,之后才能动手为古籍“延长寿命”,并在修复完成后将古籍还原装订,放置在恒温恒湿书库中进行长久保存。
修复过程中,杨阳常感觉自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靠着代代传承的优秀经验“事半功倍”:“比如修复难度很大的霉蚀,在清理时霉菌很容易四处飞舞,老师就向我们传授了一个小技巧——用淀粉和一个小面团,这样就既能把霉菌粘起来,又不会破坏纸张。”类似的匠人巧思不胜枚举,她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做好古籍修复的经验传承,让古籍在一代代修复师的手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期待更多学生传承文明
杨阳介绍,近年来她与同事们开始利用数字扫描等现代科技建设古籍数据库,让古籍走入大众视野,帮助更多人了解古籍。同时,他们还立足图书馆平台举办了不少古籍相关特色活动,吸引了不少暨南师生通过活字印刷、古法造纸等技艺感受古籍的魅力。
“随着近几年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增多,报考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学生也变多了,我觉得很自豪。但我也想告诉各位同学,这是一项比较考验耐性的工作,要做好‘慢工出细活’的思想准备,同时也要对古籍保持敬畏之心,才能一针一线穿起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杨阳说。
更多信息扫码 “广州青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