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日期:[2024-05-30] 版次:[A08] 版名:[新绿校园]

编者按: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上,广州学子收获多项大奖。青少年的文字或许青涩,但却饱含他们对世界、对人生最质朴的感悟。一起来看看获得高中组“文学之星”提名奖的广东实验中学学生高智桁的获奖作品和他本人的感想吧!


高智桁(左二)获得高中组“文学之星”提名奖

佳作品读

漫游梁府仁堂,对话家史家风(节选)

广东实验中学 高智桁

穿过缓缓的人流,我站在了这座灰白的土瓦平房前。

脚下,是一条通往仁堂的青石小径。它弯弯曲曲,蜿蜒徘徊在时光的长河中,跨越百余年来到我面前。此刻,我正驻足在这小路前,以图一窥新会茶坑梁家的百年昌盛。斜阳似霰,光影斑驳;枝叶纵横,随风拂动。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显古朴典雅。它们静静地守在仁堂的四周,仿佛正与我悄然对话,诉说着梁家绵延不断的故事。

它告诉我,百余年前,梁启超正是在这名为“仁堂”的平房中,度过自己幼年时的读书之旅。这里,还留着他幼时苦读典籍的琅琅书声,有过他九岁时即缀千言的神迹,还回荡着《少年中国说》的铿锵余音,也记录了他为救国而寻求药方的人生印迹。步于其间,不见奢华繁杂的陈设,但见木制书架林立其中。在堂中,我仍然可以隐隐感受到这书香门第的温度和氛围。这方丈地界,不仅走出了如梁启超那般的救国志士,还有梁启超之后“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子女。其中有政治家、建筑家、考古家、军事家乃至火箭专家。

悠悠思绪,随穿庭而过的微风飘荡,搁浅在仁堂的大门前。我问仁堂,近代以来,那么多饱读诗书的儒生,为何偏偏梁启超能够立于时代之潮头?如此多精英家族,为何偏偏梁家能走出如此多国家栋梁?仁堂告诉我,这与梁家流传已久的家风家教,有着莫大的关系。

古语云:“治家严,家乃和。”又云:“家风正则国正,家教立则国立。”在儒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的治理体系中,家庭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如《大学》中所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它不仅对家庭的和睦兴旺有着重要作用,更关乎国家与社会发展,只有“家齐”,才能“国治”,乃至“天下平”。

茶坑梁氏家族的家庭理念,便是近代优良家风家教的代表。它有传统儒学作为根基,以“爱国”为主题,又结合近代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融汇了西方科学、民主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梁家家教的重点不在于功名利禄的追求,而是强调“立志”与“做人”——“立志”是要有志于做对国家有益之事,“做人”则是要做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之人。

在如此家风与家教的熏陶下,年幼的梁启超才能够早早心正而修身,笃志于为国。做了父亲之后的梁启超,继承并扩展了梁家家风家教中的“立志”“做人”。不变的是“常要思报社会之恩”与爱国之情;变的,则是要求他们“各人要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与世俗眼光不同,梁启超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教育儿女放开手脚走自己的路。这样民主、开放的家风,铸就了梁家“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奇迹。

决赛感悟

车窗外,繁华的街景簌簌地向后驶去,关于澳门之旅的点点滴滴浮上心头——我想起了那天竞争激烈的作文大赛,安静的教室里,我畅论“常识”与人生;想起了次日的演讲,耳边回荡着村上春树的话语,赛场上的我却紧张得几度大脑空白;想起了澳门科技大学的美食,佳肴满桌,饱足味蕾;想起了澳门海畔的夜景,朦胧雨雾,遮掩不住繁华的灯彩与烟火……或许这就是这座城市的底色,丰富而多彩。这是澳门之旅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这座城市包容着来自全世界的文化,于无声处兴盛、于海陆间繁华,在一次次历史的潮起潮落中历久而复新。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