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虽苟且,不代表不能为理想主义写首歌
日期:[2016-04-03] 版次:[A02] 版名:[评论]守道
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据说先是刷屏了朋友圈,紧接着又引发了一场关于“诗和远方”的讨论。
法国哲学家皮埃尔•阿多区分了两种生活方式,“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去生活,却对生活本身几乎一半懵懂和麻木而无意识,任凭各种‘机制与习惯’引导,而自身处在不自觉的状态,对于自身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没有觉悟”,这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写照。而另一种方式则意味着“用自觉的方式对于在世方式有所选择和意识,用强烈的方式去生活”。直面困境是一种勇气,无原则地赞美现今的大众生活反而更像一剂麻药。
“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并非一定意味着某种地理与空间上的维度,它亦不是一种对于日常生活的颠覆,它仅仅意味着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它意味着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人应该如何生活?“诗和远方”并非指向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它仅仅显示了一种试图从庸常现实之中超拔出来的可能性。从“眼前的苟且”到“诗和远方”,不意味着脱离柴米油盐的日用常行,因为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化。而过分强调精英文化与大众生活的区分,反而显出一种试图固化当下生活的倾向。
相比于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这一独特视角入手,更多的人将“诗和远方”看作不成熟的年轻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微博上有人说:“如果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写的歌唱的歌,要拍掌称好。可是,这是一个大老爷们写的,由另一个大老爷们来唱,总是觉得哪儿有点别扭啊,他们越活越年轻了?”,这背后无疑透露了这种思想。当批判者至少还不忘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时,他们却试图告诉年轻人只有庸常与琐屑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这意味着对于“意义”的直接消解,人只能被抛掷到一片虚无与混沌之中。
高晓松的歌词本身大概并没有那么多的深意,甚至这首歌也未必要被捧得多高,但是其中所流露出的面对生活的理想主义以及力图超越庸常生活的倾向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这首歌寄托着一种已然消逝的理想主义情怀,它无需承担说理的功能,它提醒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超越的可能,仅此而已。如果说人们把理想主义与鸡汤等同一物,或是这首歌由于传唱过多使得人们产生了厌倦,那无疑是另外一回事。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