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实干家计划:引领高校学生基层建功,助力青年战略人才培养
日期:[2024-05-02] 版次:[A02] 版名:[青聚焦]近日,团中央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学生“青年实干家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实施新时代新征程共青团助力青年战略人才培养、激励高校学生基层建功创新项目。《意见》发布之际,团中央基层建设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问:实施“青年实干家计划”的工作原则有哪些?
答:一是坚持为党育人。聚焦思想政治引领的主责主业,推动思政、学术、实践深度融合,着力提升高学段在校大学生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学术能力、实践能力,纵深拓展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二是突出服务大局。引导高校学生在历史现场和基层实践中探求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鼓励学生以基层为案例、为“田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持续产出对大局有较高贡献度的实践成果、学术成果。三是储备青年人才。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重大工程和项目攻关等,在基层实岗锻炼中全面提高青年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把各方面优秀青年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四是注重基层导向。问需问计于基层,统筹基层岗位需要和高校学生专业特长,提高实践岗位设置匹配度、吸引力,将学术问题带到基层再论证、将学术成果带到基层再检验,增强服务实效、实现双向赋能。
问:与共青团以往开展的实践育人项目相比,“青年实干家计划”有哪些特点?
答:实践育人是共青团的鲜明特色。长期以来,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共青团为党育人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高校思政工作格局不断完善,高校在校学生规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学生思想行为呈现许多新特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需求也由原来的“机会有没有”开始向“质量高不高”转变,如何提高共青团实践育人质效、如何丰富引领凝聚高学段学生的载体手段等课题亟待破解。
“青年实干家计划”与以往共青团开展的实践育人项目相比,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目标任务更聚焦,项目定位在青年战略人才储备培养上,突出思想政治引领的主责主业,突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二是路径载体更鲜明,强调构建思政实践、学术实践、主题实践等实践育人范式,强调校地、校企、校社、校校协同联动机制。三是参与对象更明确,将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定位为参与主体。四是选拔机制更严格,突出组织化特点,选聘信念坚定、品学兼优、乐于奉献的优秀学生到基层各领域兼职开展实岗锻炼、兼任基层团干部。五是实践周期更长久,参与项目学生聘期一般不少于1年,线下在岗服务时长每年原则上不少于60天。六是产出成果更深厚,着力推出一批青年发展状况观察、一批产学研学术学位论文、一批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成果,实现深化学术研究和助力地方发展的“双向奔赴”。这些都区别于共青团日常开展的周期性、体验性、公益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在专业性、常态化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问:“青年实干家计划”主要设置哪些基层实岗锻炼岗位?
答:项目重点面向市(县)域各级团组织、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国有企业、非公企业、产业园区等基层单位设置岗位。高校学生实岗锻炼期间,可兼任团组织副书记、团建指导员、青年项目专员、青年干事等。优先选派高校学生到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县级团委机关力量较为薄弱且常住青年人口规模较大的区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所涉及的区县,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经济园区等重点区域领域,以及其他国家专项战略等所涉及的企业、科研机构等兼职开展工作。提供基层兼职岗位的单位,要结合学生学科背景、专业特长、发展需求,突出政治引领,围绕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主法治、文教体育、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统一战线、对外交流等方面明确具体工作内容。
问:参与“青年实干家计划”的高校学生在实岗锻炼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高校学生实岗兼职锻炼期间,主要承担以下工作任务:一是调研青年状况。聚焦服务地团员青年聚集分布、行为特点、兴趣爱好、急难愁盼需求等,开展摸底调研,形成团员青年“画像”报告,为各地团组织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二是拓展思政宣讲。立足服务单位实际和团员青年特点,结合个人入党、入团经历和成长收获,通过策划主题团日、讲授主题团课、开展主题宣讲等形式,丰富思政课程教学方式和载体。三是参与基层治理。围绕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社区更新、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困难救助等基层城乡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协助服务地团组织开展工作。四是助力地方发展。在深入观察和调研基础上,提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微建议”“金点子”,形成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资政报告。五是深化专业研究。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实验做到田野间、将所学用在一线中,在社会现实场景中发现“真问题”、产出“真成果”,切实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问: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在实施“青年实干家计划”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在团中央书记处领导下,团中央基层建设部负责项目总体协调和统筹实施。省、市级团委承担项目实施主体责任,作为“青年实干家计划”的人才对接方和工作枢纽,重点做好基层岗位设置的审核把关、与高校团委的联系对接、高校学生的岗前培训、经验做法的总结宣传、项目推进的跟踪问效。县级团委作为“青年实干家计划”的人才接收方,要明确班子成员和专人负责,重点做好高校学生基层工作期间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保障等工作。
问:高校团组织在实施“青年实干家计划”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高校团组织作为“青年实干家计划”的人才供给方,要吃透项目精神,把实施项目作为高校共青团开展实践育人、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增长点,发挥团学组织和骨干作用,深入学生宣传动员,对拟推荐的高校学生从政治素养、学业表现、生活作风等方面严格把关,及时掌握学生参与项目情况。项目起步阶段主要依托已有校地结对机制,包括高校定点帮扶、东西协作、硕博生培养站点、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服务地、实习实践基地共建、产学研基地共建等,组织化选派高校学生到结对地方开展工作。
问:对参与“青年实干家计划”的高校学生有哪些支持保障措施?
答:高校学生实岗锻炼期间,省、市、县团的领导机关和高校团委应会同服务单位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校学生可享受公共交通补贴、餐费补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必要保障。聘期结束前,高校学生须向团组织提交履职报告和实践成果。对在岗服务时间达标、完成任务、考核合格的高校学生,由相应聘任方团组织颁发实岗锻炼证书,符合条件的可计入思政课实践学分、个人志愿服务时长、第二课堂成绩单,相关履历记入学生档案。对表现突出的高校学生、地方和高校团组织,在推优入党、团内荣誉表彰中予以倾斜。鼓励加强与地方人才引进政策的衔接,做好优秀高校学生推荐、优先录用等持续跟踪培养工作。
问:全团推进“青年实干家计划”的节奏安排是什么?
答:团中央统筹推动部分部属高校、“双一流”高校、“双高计划”高校团组织率先带头参与计划实施。2024年有条件的省份重点推动省内工作基础较好、代表性强的高校先行先试。2025年在试点基础上铺开,2026年对项目持续优化提升,努力打造共青团面向高学段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引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品牌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省、市级团委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组织、社会工作、教育、民政、财政、人社等部门支持,根据本《意见》制定出台配套措施,大胆探索推进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团中央将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开展成果展示交流。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