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青年大学生家乡品年味

日期:[2024-02-22] 版次:[A08] 版名:[青观察]

编者按:不同地区过年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广州包容性极强,拥有上百万名在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入读广州高校。来穗大学生在寒假期间返家乡体验当地春节年俗。虽隔万里,但共庆佳节的氛围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指导老师: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合署) 张明羽

迎春花市充满广州对新年美好期盼的仪式感

清晨,当花香随着春风飘进每家每户,花市里的喧闹声将城市轻轻唤醒,这份属于花城的年味早已弥漫开来。

逛花市,俗称“行花街”,是广州春节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过年逛过花市,才算是“行大运”,寓意新的一年顺风顺水。许多街坊早早地前来挑选,为的就是抢先将一盆好花搬入家中。

广州西湖花市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花市如同装点在璀璨星河之下的彩色梦境。街坊们笑语喧哗,挑选着心仪的花卉,期盼新的一年花开富贵、生活美满。孩童们兴奋地穿梭在人群中,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喜悦。在这里,每一朵花、每一个笑脸、每一次问候,都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广州的花市,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个传承文化、凝聚亲情的重要活动。它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了热闹和温馨,在一片欢笑和喜庆中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2023级出版硕士生 邵文熙

梅州黄粄习俗

归程千里,阖家团圆,最有“年味”。对梅州人来说,若能再囤上些“黏黏糯糯”的粄子(黄粄、甜粄、煎粄等),这份年味将更加浓郁。

黄粄是一道客家特色小吃,源自梅州市平远县,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梅州过年总少不了的一个画面:一家人围坐在木桌旁,从搅拌机里拿出制作好的黄粄面团,先搓后按,捏成形状,给黄粄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听爷爷说,制作黄粄的工序十分复杂,选材也很讲究。米必须选用禾子米,这种米比大米软,比糯米硬,是最合适的原料;浸泡禾子米的水很讲究,先将黄粄树枝烧成灰,将黄粄树灰放进水中煮沸,再过滤出来的水才能用;槐花籽在煮成水后才具备给米“染色”的功效。经过层层古法工艺炮制,使得“黄粄”无论是蒸、煎、炒、煮都各有风味。

梅州习俗——祠堂“敬祖公”

除夕之夜,梅州人会肩挑着祭品,前往祠堂“敬祖公”。每到这时,我们会穿上新衣,聚集在祠堂前,在爆竹声和击锣打鼓声中,向祖先献上美食佳肴,并化财宝、烧衣纸,让熊熊火焰将人们的新年愿望燃起。“敬祖公”这一古老习俗代代相传,祭祀形式和内容或许微妙变迁,但无论何时何地,梅州子民对于家族的敬仰之情与乡土的眷恋情感将世代相传。

——2023级出版硕士生 陈舒怡

与潮汕“妈祖”“老爷”共度新春

潮汕,是一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人杰地灵。有人说潮汕拥有着“老爷”独家专设的保护层,若有风吹草动,这层神秘的坚实屏障总能给潮汕人带来安心和宁静。日常生活中,“老爷保号”(“老爷保佑”)像是潮汕人的暗号,彼此传递着信仰的力量。而潮汕人的“年”也是从拜“老爷”开始。

潮汕地区素有拜“妈祖”“老爷”的习俗, 祈求来年平安顺遂

腊月廿四,俗称“神上天”,潮汕家家户户备妥纸钱等贡品进行虔诚的祭拜,恭恭敬敬地送“老爷”上天界述职。人们相信“老爷”会如实向尊贵的天公天母汇报一年来潮汕地区人们的辛勤劳作和努力付出,希望得到天公天母的庇佑,期望来年能够平安顺遂。正月初四,俗称“神落地”,潮汕各地开始举行以仪仗队为形式的“营妈祖”“营老爷”仪式,接回上天界述职的“老爷”。仪仗队中有英歌舞、大锣鼓、潮乐队等表演,以表达对“老爷”庇佑苍生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潮汕地区拜“老爷”的传统年俗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守护,是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吸引着许多游客和学者前来欣赏和研究,以了解和感受潮汕地区独特的魅力。

——2023级出版硕士生 苏禧

湖南除夕“财头”迎祖

每逢除夕,湖南省溆浦县的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一种别样的氛围中。在团年饭之前,人们都会怀着恭敬的心情,点燃香火,摆放猪头肉,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深切怀念和对家族团聚的珍视。

猪头肉在老人的口中被称为“财头”,寓意着丰盛和富饶。卤了三个小时的猪头肉被端上小方桌,一旁是整块豆腐,豆腐上插着一双筷子,再倒上白酒。点燃香纸,将杯中的酒洒在地上,手拿红香,作揖四方,神情虔诚。随后将红香插在地上,先祖的灵魂也循着火光,找到了回家的路。

湖南除夕习俗,点燃香火敬奉祖先

除夕习俗的传承,是对年轻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亲身参与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祖辈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从而在心中种下对传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种子。这种传承,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溆浦县的除夕习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对家族、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2023级新闻传播硕士生 丁麦

东北大年夜“吃得讲究”

寒冬腊月齐团圆,围坐桌前起筷衔。要问东北的大年夜风俗,避不开地要聊聊进嘴巴的“吃讲究”。

首先出场的便是年夜饭,数双不数单,一般为10或12个菜,寓意好事成双、十全十美;鸡鱼要坐镇,鱼头朝东南,荤素巧搭配,长辈先动筷,觥筹交错间中华传统文化尽收眼帘,有余有财,新的一年一定吉祥如意。

中场“休息”时刻,一盆冰冰凉凉的“冻秋梨”便被端了上来,早在年前经过室外寒冷的洗礼,黄白的梨子换上了“黑新衣”,一口咬下汁水四溢,解酒解油腻。再配上话家常的“老三样”——坚果、水果、小糖果,重磅来袭前先“溜溜缝”。

丰盛的年夜饭

大概是零点的前两个小时,放在炕头“醒发”的面团就该被端出来了,和馅子、揪季子、擀皮子、包饺子,还要准备甜滋滋的糖块和硬邦邦的硬币,一锅饺子塞几个,寓意新的一年“饺好运”,甜如蜜,发大财!

窗外烟花爆竹砰砰响,屋里饺子出锅热腾腾,正所谓“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滑溜溜的面皮粘上辣滋滋的蒜酱,幸福生活,越吃越有。

——2023级新闻传播硕士生 孟繁翌

深圳花卉盛装迎新春

在中国,逛花市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新春传统习俗,人们在春节前夕选购各式花卉以寓意吉祥如意,祈愿新的一年生活如花般绚丽多彩。而今,在深圳市南山区的荷兰花卉小镇,这一传统习俗正以一种现代化、国际化的姿态热烈展开。

深圳花卉小镇的繁花争奇斗艳

2024年的南山区迎春花市,荷兰花卉小镇再次成为焦点,以其独特荷兰风情和丰富多样的花卉品种,展现出别具一格的魅力。相较于过去的管理方式,现今的花市在数字化管理和环保理念上实现了显著提升。智能导览系统方便游客快速定位心仪花卉,垃圾分类及循环利用系统的引入则体现了主办方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尽管天空飘洒着丝丝小雨,但这丝毫未能阻挡市民们前来赏花购花的热情,反而使得花市更具诗意与生活气息。这里不仅是花卉的海洋,还有各类观赏鱼类悠然其间,色彩斑斓的鸟儿欢快鸣唱,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于整齐排列的摊位间,挑选着从各地精选的鲜花绿植,既有中国传统年宵花如富贵竹、桃花、水仙等寓意吉祥的佳品,也有源自世界各地的稀有花卉争奇斗艳。

——2023级新闻传播硕士生 詹泽凯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