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好人在身边 事迹暖人心

日期:[2024-02-08] 版次:[A08] 版名:[青榜样]

本报记者 郑巧蓉 见习记者 高乐乐 通讯员 南方 黄锦霞 王勇

日前,2024年第一季度“广州好人”名单出炉,广州市派驻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龙头镇莫村第一书记郑先统与荔湾区彩虹街道党恩社区居民慕容燊林上榜,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郑先统:在乡村一线联结广湛情谊

两年多来,郑先统一直扎根在龙头镇莫村一线

从省会广州到湛江乡村,广州共青团干部郑先统经历了由无所适从到融入集体的转变,他不仅在乡土间感受到乡村的大有可为,更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为当地乡村带来了来自广州的帮扶。2021年,带着家人与单位领导的支持,怀揣着“趁年轻多为乡亲办实事”的想法,郑先统带着简易的行李来到湛江市龙头镇报到,正式开启了他为期3年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融入乡村发现广阔天地

郑先统在龙头镇莫村担任党总支部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的5名成员来自广州市直不同部门,在进驻前3个月,郑先统与同行的成员一起下乡开展大调研。他们走遍了全镇12个村(居)委会123条自然村,摸清了帮扶乡镇和村庄面上的底数,编写了各类调研报告和工作规划。

刚进驻莫村时,生活环境的极大反差和下乡遍访时的所见所闻对郑先统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触动,也让他明悟了乡村工作的不易。“万事开头难,与其想家,还不如把眼前的农村当成家来建设;与其想家人,还不如把当地的乡亲当家人来照护。”为了找准工作的方向,一有时间,郑先统便走村入户,与村民谈论家常,与工作队长、村委会干部到田间地头开展田野调查。

行走在村里的鱼虾养殖场和田野间,郑先统了解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优势与短板,也看到了美丽乡村的可为之处。渐渐地,郑先统与当地村民的距离拉近了不少,他的皮肤也在日复一日的乡村工作中变得黝黑。郑先统发觉,自己终于真正融入了这里,莫村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全力以赴建设美丽乡村

郑先统将目光放在莫村的人居环境治理、乡风文明建设、耕地保护和撂荒地治理等方面,不仅推出了网格管理“巷长制”、“为民办事员”党员干部群众代办及乡村治理积分制、乡风文明驿站“咱村铺仔”等农村治理模式,还积极链接后方单位团广州市委和兄弟部门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为莫村带来了广湛乡村少年宫示范点(公益送教项目)、莫村小学教育帮扶、送医送教下乡、“微心愿”及“希望书房”等项目,备受当地群众欢迎。两年多来,莫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活动等一个个帮扶项目在郑先统手中变成了现实,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去年,莫村在广湛指挥部的统筹规划下,开始建设“科技引领、乡村治理、稻渔种养、产业发展”四区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村。尽管这对郑先统来说是一块全新的业务领域,但他没有踌躇不前,而是积极联合村委会干部、动员群众,让整个乡村集体一起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在他们的努力下,同心文化长廊、同心运动场、同心长者饭堂、乡村风貌“四小园”等民生项目接连落地。2023年11月6日,莫村成功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

“愿这份美好的广湛情谊,成为两地人民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郑先统表示,希望自己能带领群众共奔致富路,共筑中国梦。

慕容燊林:志愿巡河筑清水“堤坝”

慕容燊林(左一)正与志愿者们一起巡河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彩虹街道辖内的驷马涌,古时是西北入广州的主要水道,千年前涌边筑泥城,种植荔枝、花藕等,荔枝湾也由此得名。然而,曾经水质清澈的驷马涌由于生活垃圾、污水等的污染渐渐变得水臭岸脏,也令周边居民十分苦恼。看着自己生活的环境遭受破坏,社区居民慕容燊林和他带头创建的“乐行驷马涌”民间护涌队踏上了十年如一日的巡河护河志愿服务道路,终于让驷马涌重现“水清岸绿”的景致。

组建民间护涌队守护“河畅景美”

2013年,慕容燊林组织15位社区居民共同成立了“乐行驷马涌”民间护涌队,每周定期组织巡查河涌,取水样检测水质情况,发现偷排污泥污水等情况及时拍照取证并向街道和区职能部门反馈。

“我们这群街坊都很积极去维护自己生活的环境,见到今时今日的驷马涌变美,我们也很开心。”十年间,慕容燊林致力于观察和记录驷马涌的变化,对驷马涌每一个排水口、汛期水闸开闭的情况以及周边的污染源了如指掌;通过认真察看驷马涌两岸河涌内水质、水面漂浮物、河床状况、河涌两岸环境卫生等情况,慕容燊林对驷马涌的水质情况了然于胸,为官方河道整治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发生后,慕容燊林深刻认识到倡导人人爱绿护绿的文明风尚的重要性,开始积极探索“民间河长+民间林长”整合模式,在巡查河涌的同时增加了护绿项目,常态化开展涌边树木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制止破坏、偷盗树木等不良行为,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及捡拾树木边的垃圾。慕容燊林还曾通过上报驷马涌边荔枝树遭遇盗伐的情况帮助街道和派出所在3小时内迅速破案,并在原地重栽所盗树木,成就一段护绿佳话。

“水变清了,树变绿了,空气也变好了!”许多街坊邻居都对慕容燊林和志愿者们的行动赞不绝口。志愿服务队伍组建成立的十年来,慕容燊林和志愿者们坚持每周开展河涌巡查,开展巡河护涌行动逾450次,服务时长达2万小时。

在慕容燊林与志愿者们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驷马涌已从昔日的“臭水沟”“酱油河”蝶变为“水清河畅,满目青翠”的水碧岸美生态廊道,成为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的生动注脚。慕容燊林也因此获得了“广东十大最美街坊”和“广东江河卫士”的称号。

科普宣教传播生态环保意识

据了解,慕容燊林及护涌队的志愿者们还会定期举办科普宣教活动,协助搭建河涌保育志愿服务平台,在水质监测、巡河护水、生态科普等方面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地默默坚持,不断激发老河涌的新活力。慕容燊林始终践行着广州市“开门治水,人人参与”的理念,从共建共治驷马涌优美水环境出发,发掘河涌周边居民群众加入志愿巡河队伍,并为他们提供培训,推动一批批巡河志愿者参与到河涌治理的全过程。

平日里,慕容燊林还积极到周边学校普及护涌护绿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慕容燊林也曾会同广青协新生活环保服务总队开办面向民间河长的志愿培训课程,向在校师生、社区居民等科普相关的河流知识及走巡技巧。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