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校园有对“神雕侠侣”
日期:[2016-03-20] 版次:[A10] 版名:[师说]记者:谢中秀,实习记者:侯翔宇
铃声响后课室外面有些熙熙攘攘,讲得意犹未尽的赵老师瞟了一眼手机。“朱老师给我打电话了哈,也到点了,大家下课吧。”同学们纷纷嬉笑起来。学子们都引以为豪,学院有一对“神雕侠侣”。
“朱老师和赵老师的课大家都很喜欢啊。”学院的李同学说,“一般他俩的课出勤率都很高,主要还是因为讲得好,吸引人,两位老师都是学识渊博的好老师。”
两位老师讲课时才思敏捷,思路清晰锐利,熟通学科知识的前提下,经常理论联系实际,引经据典,通材达识,是同学们课表上的焦点,套用新传院学子的说法,“男神”和“女神”还是学院的夫妻档。
对于学生们来说,两位老师最吸引人的,不光在于“模范CP”名声在外,更多的还在于他们各自的学识和人格魅力。
赵老师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而朱老师则是一位28岁就拿到博士学位的“天才少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在来到广外前,朱老师还曾是南昌大学的硕士生导师。两位老师不仅是学院的教学骨干,也都是科研能力出众的“尖子”,担纲过多个省级课题。
两位老师相识于复旦校园,是在读博士后期间认识的。“他当时比较吸引我的有两点,一是踏实勤奋,二是脾气特别好,宽以待人。以前有时候我性子急会发脾气,他也都能够包容。”朱老师说。
赵老师专攻新闻史,而且是不折不扣的“学霸”。在复旦大学的那段时间,每天是全校第一个进图书馆的,也是最后一个出来的。“我专攻清末民国初的报纸史料,”他回忆道,“那个时候需要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做研究,日复一日地蹲守图书馆学习,三点一线的生活。”那段时间,他把相关的文献资料都翻弄了个遍,打下扎实的学术基础。“做新闻史不能没有文献支撑。”也许就是这股肯钻下去的韧劲儿和踏实肯干的品质,让赵老师现在家庭事业双丰收。
家庭里现有一个四岁小女儿,继承了他俩的基因,聪明伶俐,敏而好学,从小就展现出“小学霸”的资质。朱老师说其实也是一份“幸福的烦恼”。
“女儿出生后分散了一些精力,因为照顾孩子真是一件比较耗时间的事儿。我家孩子还比较粘人。不像是一些教师家庭,我们俩在陪孩子上花的时间特别多,这很明显地反映在了科研方面。我俩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心思做科研。因为做一旦开始科研就需要整块的时间,潜下心思看很多资料,厚积薄发。但是原来用来看书的时间现在被女儿占去了很多。”
“每天带完孩子,时间就不早了。我俩还要备课看书,一两点睡觉也是常态。不过我们的观念是孩子还是要父母带。照顾女儿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不能陪伴女儿的成长,可能也会是一件憾事。”
婚姻生活自然有摩擦,这对“学霸夫妻”有时在时间安排上出现分歧,在谈到婚姻中的相处之道时,比如谁在家带孩子,谁在学校写文章看书。赵老师说其实相处的秘诀就在于相互的让步、协商和减少摩擦。
朱老师也同意这样的说法:“由于我俩都是高校教师,在有些人看来,高校教师群体可能会比较悠闲,其实并不是这样。尤其我们两个人都属于在科研方面比较重视的,当两个人都比较忙的时候,要好好处理家庭关系,我俩根本性格是相似的,也有一定的共同话题。教育的理念,和对待孩子的理念基本是相似的,但是表现出来的程度有所不同,一是要有责任心,有家庭责任感;第二,我俩性格其实都有些强势的部分,这个时候就需要互相之间的包容和理解,甚至是妥协。”
毕竟两个人过日子,脚踏实地地平平淡淡的是最好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激情浪漫,而只有走过流年的婚姻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两位老师最大的魅力在于对学生们的负责和对教学的热枕。面对学生们的良好口碑,对此赵老师坦言这是动力,也是压力:“受到学生喜欢自然是好事,虽然这也意味着压力,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心思去把课上好,去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和学生意见。”
新闻业瞬息万变,新闻人任重道远。“新闻无学”也一度甚嚣尘上。但是这两位新传院的老师认为,新闻有学,但如果仅仅是专业知识,对于新闻工作是不够的。
“更多的是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在无形之中向学生灌输一些新理念,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看这个世界。”赵老师说。而朱老师也认同这个说法:“上课的时候我也会和学生多探讨一些人情世故,新闻毕竟是和人打交道的职业。新闻工作需要认同感,其实现在做一名好记者是不容易的,但是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在从业者心中树立起对自己职业的认同,认同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不要被外界纷扰动摇。虽然现在媒体形式不断翻新,但是内容不死。”
而学生的喜欢是压力也是动力。“每次上课,我都会想着怎么才能给学生教授一些真正有用的。”朱颖老师说。去年上半学期的时候,朱老师接下研究生的新闻传播理论课。为了备好每一节课,朱老师需要在每节课前看完一千多篇论文,“这样才能做到对这个理论领域的全方位把握。”这着实是一个对于普通人来说望尘莫及的大工作量,不仅需要强大的毅力,过人的学术水平,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地对教学事业的坚持。
无论面对学生还是家人,两位老师都做到了尽心尽力,无愧于心。“认真负责的老师其实也有不少。而我想既然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倾尽所能,让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其言如镜,映出两位老师的多年不改的诚挚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