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大学汪”的十种迷茫&十种信心

日期:[2016-03-20] 版次:[A08+] 版名:[环岛策划]

记者:阎冰 谢中秀 黄久宴,实习记者:庄丹娜,校园记者:向海霞


你上了大学还是被大学上了——这样的略带嘲讽的反思真的只有在大四散伙饭的饭局上微醺才能说吗?算了吧,我们从现在就开始思考。

当我们正在仓促应对一个经济下滑,股市低迷,房价高攀的时代,一个鼓励创业却每天都有新生创业公司不断死亡的时代,一个充满机遇却也面临更大的挑战的时代。

资料显示,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不再升学的学生与之相当,在就业大战中的人数是1500万左右——这个人数只会攀升不会下降。就业不是我们唯一关心的问题,对抗孤独、交友、生活方式等10个问题都在我们探讨的范畴,从每天吃什么到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们通过10个大学生去了解“大学汪”的迷茫。

当然,我们不仅仅谈论迷茫,我们仍然想在这个时代找到信心。与迷茫一样,构成我们信心的元素也是多样。迷茫的真正来源不是年轻、追求个性,而是年轻而平庸。所以真正的的信心来自于:你是不是真正勇敢而独立的去建造自己的生活标准,去实现真正的自我,而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有多少可以走过毕业季

大学是我在读高中时梦寐以求的天堂,没有繁重的功课,父母不再约束我们的生活,既有独立生活的自由,又不需要直面太多的压力,最重要的是朦胧甜美的爱情生活。大学恋爱是美好的,但也是现实的,看过很多同学因为恋爱而绞尽脑汁讨好对方,为了一个生日礼物把腰带勒紧,虽然一起出入图书馆复习,一起上课学习,但又有多少可以这样走过毕业季。在大学,大多数人对于未来很不确定,如果谈恋爱,那就是双重的不确定,这样的考验有几个人能抵得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林龙才


认定对方而提前在校结婚

在2005年,教育部就删除了“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的规定,为避免一毕业就分手所以在校结婚的大学生大有人在。世间的爱情大抵一样,追你时万般对你好,无可挑剔,但是真在一起之后,本性都暴露。但两个人要长久地在一起,最重要是互相的包容。他觉得我脾气很差,我觉得他脾气很差,谁带孩子,逛超市谁提东西都要写方案。但是,我们还是在一起这么久,也还算美满。而且,在彼此的相处中,互相帮助与提升。这就是爱情的本质吧,平淡中互相包容,相爱着走过一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朱颖


为什么大学交友越来越困难

从我们现在的教学地域以及班级地域来看,即使四年读完,也不一定认识同班同学,因为课程不同,每一节课的同学不同,我们几乎每一节课都会换一个同桌,或许有一些同学一学期都没有同桌。大学友情从宿舍开始,就像初中高中的友情开始于同桌一样。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学友情的驱动力更倾向于某种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当走出教室,你加入了社团,你需要解决一些表格的签名或其他事情,需要合作和帮助,所以你结识了一群除舍友以外的朋友。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朋友在解决完问题以后呢?我们可能会很久不联系,以后在食堂看见,也只是打一个招呼,这段友谊就渐渐趋于平静。这种由高度热情的友谊度逐渐到平静的朋友关系与初中高中朋友之间的小心翼翼到后来分开也会很想念的友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中山大学 田同学


那些在深夜陪你饮酒大骂,给你肩膀的人

大学里有两三个可以深夜喝酒大骂的好朋友就觉得挺可贵的,它可以是同性之间也可以是异性之间,在我难过或者开心的时候都可以随时找到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可以毫不遮掩地倾诉, 也可以安静地不说话陪我喝酒,但又会时刻注意我会不会喝过了。大一的时候,有一个晚上心情不好发了条票圈吐槽想去喝酒,然后立马就有一个朋友跟我私聊说去中心湖喝酒,那天晚上聊了很久,有一搭没一搭的混乱讲话,她还会很默契地应承,替我解忧,这样的友情来得更透彻和直接。

——中山大学 伍同学


我们该如何面对父母孤独的身影?

“我是一个来自汕头的大四生,我在家里最小,虽然家里还有其他兄弟姐妹,但是好像潮汕人都是不喜欢留在家里的。所以等到我终于毕业了,也就意味着,以后我跟父母见面的机会就越少了。”小学的时候我们总希望可以快点长大,期待着插上属于自己的翅膀,飞到自己想要的天空,而对于家中的父母,我们习惯性地忽略。等到终于上大学了,五个手指头都数得完的团聚对于父母是那么的难能可贵。印象中每次回家,妈妈总会张罗着问我要带什么东西回学校,然后打开那个她储放东西的百宝箱,拿给我她舍不得吃的东西,“我行李太多啦,带不走,你自己留着吃吧。”每次我都会这么拒绝掉,但是今年过年,我没有再拒绝了,因为我想,大概下一次见面是下次过年的事了。离开那天,妈妈问我:”下一次回家是什么时候?”我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大概妈妈还是习惯性地觉得今年跟往年一样吧,可能会在家里掐着日子想,什么时候有长假我可以回家。我们终于长大了,可当我们毕业出来工作了,对于父母又意味着什么呢?刚刚准备踏入社会的我们,渴望着自由的天空,却也不愿意看到父母孤独在家的身影,这大概是每一个离家的毕业生的难以解决的难题吧。

——华南农业大学, 林同学


父亲是我坚强的后盾

“我的父亲是一位慈父,我们像朋友一样,不会有那种距离感。”上一年我骨折住院,手术的两天后,我需要拔淤血管,那个是很痛的,那个时候我清楚地记得,我的父亲,一直握着我的手来回搓。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才明白自己对爸爸那么重要。我印象中从小到大他都对我很温柔,会在考试后跟我聊天,会在我受伤的时候难过,会在我迷茫的时候充当我的心灵导师。他也一直很乐观幽默,也大概是受他的影响,才让我那么坚强地度过那段骨折后的休养期。现在我要找工作了,有点迷茫,偶然提到自己的迷茫,他只是说:“慢慢找,不要着急,找到自己喜欢的为止,虽然我们家不是很有钱,不过又不是等着你每个月那点工资开饭,我们从来没有像有些父母,一毕业就叫子女找工作养家糊口,一向都是跟你说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所以,我必须感谢我有这么宽容的父亲,一直尊重我,让我自由勇敢地去面对一个个难关。而我也知道,无论我最终选择离家工作还是回去工作,父母也一直会是我坚强的后盾,毕竟子女的幸福,应该可以算是父母一生的追求了。

——华南农业大学,胡同学


学习还是实践

学习还是实践,以前很认真地想过,和我妈的争吵矛盾也都来自这里,那时我很拒绝实践,总觉得自己要好好恶补专业性内容,不要浪费时间去做无谓的实习,我妈就训斥我,与其你一整天就这么宅在家里,为什么不出去找份工作。也听许多师姐说,没有实践经历,简历上会很吃亏。我也很疑惑,付出的时间与得到的收获能不能成正比?大学期间,不多找几份实践怎么帮助自己确定方向,但一味学习毕业后又不知道该做什么?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Cherry


学会学习也很重要

一开学就在师姐的怂恿下加入了好几个部门,大一完全把时间花在了部门上,但不会因为部门事情多而逃课,只是不想上课的时候就在课室待着想想部门的活动,当时对于学习不是特别感兴趣,比较注重锻炼其他方面的能力。到大二就开始退出部门,仅仅留在了团委,参与活动策划,即使花同样的时间在学习上,可能收获更少,大学四年是最后安静学习的时间,还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学会学习也很重要。

——广州中医药大学 郑曼清



创业,我不敢想

电子信息技术工程专业的创业性还是很强的,不过即使现在创业的条件很好,可以贷款,但我觉得那还是属于中产阶级的大学毕业生享有的条件,我们即使贷款了也办不起来。再者,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农村出身的我“必须”先找一份工作,赚取工资补贴家用,才不辜负家里人。而且虽说大学生很有创业的激情,但经验不足是一个很大的通病,创业不再仅仅是学术研究或者拿出成果,需要掌握更多经营公司的个人素质,而这些经验恰恰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很欠缺的。

——中山大学 吴同学


大学生创业,谋生已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中国科协的调查中,大学生已经成为创业的主力军。2015年新毕业大学生中创业人数同比增长近1倍,而且根据荆楚网大数据监测平台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生毕业3年后创业的比例比毕业时提升了2.4倍,其中,35.7%的人选择科技与互联网领域等高科技领域创业。另一方面创业的环境其实是比较优越的,政府扶持和引导对于现在大学生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非常有帮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战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曾经表示,有71.4%的在校大学生之所以创业,是为实现个人理想,换言之,如今的大学生创业,解决就业、被迫谋生等虽也是原因之一,但已不是最主要的。

——中山大学 Joey


要不要继续深造?

根据中山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大本科生的深造率为45.19% ,28.36%的人选择国内升学,16.83%出国留学。这个深造率其实非常高。我现在大三,离大四也不远了,过年回家也会被问到“毕业后打算找工作还是读研”,当时听到这个问题非常反感,可能是因为这个问题也真的戳中了我。说实话,现在本科生满地都是,竞争压力非常大。这个在找实习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常常需要和硕士研究生抢同一个实习岗位。但是继续读的话,读研或者留学,又不想付出这些时间,而且读完之后又怎样呢?

——中山大学,Fannie


要不要深造,至少,我们有选择的权力

我现在在威敏斯特大学,英国伦敦,硕士研究生。留学深造,对自身知识的丰富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收获还是人生阅历方面——如果你不出来走走,你就不会知道,世界原来这么大。而这一切,在我们的父辈们看来,其实是遥不可及的。但现在,几乎每所高校都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权力,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这些热门国家也都接受中国留学生,以英国为例,几乎所有你能想得到的英国大学接受中国留学生,上到牛津剑桥下到排名一百名开外的大学,少说也有几百所,它们全都开放申请。所需要的,只是你的雅思托福成绩和申请表。所以在这个时代,如果你想学习更多、获得更多,那你就可以选择去深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贤昊


吃什么让我遭受到别人的吐槽

大学生群体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吾日三省吾身,早餐吃什么,午餐吃什么,晚餐吃什么。”的确,民以食为天,可就是这么一个很简单的吃的问题,有些人却受尽吐槽。“他们说我富二代,但是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自己钱花在哪里,自己觉得值得就好,毕竟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我是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大学生,因为自己对于吃的方面有着一些自己的讲究,加上食在广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选择吃好一点,可也不是说奢侈的吃,就是吃自己喜欢的比较好的餐厅之类的。但是有些人的评论真的会让我觉得困惑,这不仅仅发生在我身上,我曾经听到有人私下议论一个去旅游和平时会给自己买奢侈品的朋友,说她应该是被人给包养了不然怎么花得起这个钱。当时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凭什么别人花在你觉得奢侈的地方你就觉得人家是被包养了呢?而我吃得好一点有什么错,又不是花他们的钱?难道因为消费观的不同,就可以这样妄自评论自己所不知道的生活吗?

——华南农业大学,蔡同学


把钱花在你觉得值的地方就是优质的生活

很多人都觉得,优质的生活应该是有好的物质做基础的。但是目前大部分仍然由父母养着的我们,难道就没有资格享受优质的生活吗?又或者我们的优质生活,只能取决于自身的家庭背景?“我觉得大学生选择的优质生活应该还是要相对注重心灵需求。把钱花在你觉得值得的地方,省在你不在乎的地方,这就是我定义的优质生活。”我喜欢旅行,大学四年来,我花了大部分钱在旅游上面,但是却很少花钱买衣服买化妆品买包包买其他女生觉得应该买的东西,因为这些费用可以给我省一张火车票,甚至于一张飞机票。大三有一次我为了去云南,利用课余时间去兼职,吃就是在食堂吃,除非必要也不会出学校消费,最后我自己凑够了几千块进行了十天的云南自由行。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要选择用一种这样艰难的方式去进行这场旅行,没钱就去的时间短一点,去的地方近一点不可以吗?这样辛苦换来的旅行有意义吗?但真相却是,那段自己辛苦攒出来的旅行,成为了我这辈子难以忘怀的记忆。我想,“轻松”和“昂贵”不是定义优质生活的关键词,“值得”才是。

——华南农业大学,庄同学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体测?

体育一直是大学生心里的痛,在中大尤甚,不仅有必须要过的游泳,还有状况百出的体测。2015年,中山大学下发“关于中山大学本科学生参与2015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通知,通知规定中大体测“……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毕业时,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然而在发出这种让人瞠目结舌的通知一个月后,体测机又出问题,5263人测试不合格。说实话,这种强制性的“体育的应试教育”,真的并没有让大学生爱上运动,反而是倍感压力,更加讨厌运动。赛场上拼尽全力的一时努力,换来的是体测结束节后三天的瘫倒在床。

——中山大学,嘉洁


如果没有体测会怎么样?

诚然体测并没有什么用,但是,如果不体测,连这最后的一点压力都没有了,会是怎么样?我有一个同学,大一大二大三的时候,因为要体测,至少体育课还会去上,偶尔还会去跑内环,至少,还会动一动下楼买吃的。到了大四,没有体育课,也没有体测的压力(那时她还不知道大四也要体测),所以整天懒洋洋,最爱叫外卖。当然胖了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我觉得最难以置信的是,她整个人显得很松弛、情绪也很低落,整个人就特别丧。我觉得有体测至少还悬着一把锥子,提醒你,要运动。而运动带来的,不只是身体的变化,而是整个人精神面貌的变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Summer


为什么你都十八岁了还不能实现财务自由?

每个月问爸妈拿钱的时候都会心慌慌,感觉有点心虚,但是仍旧会很努力告诉自己“我才没有乱花钱”,说实话自己除了买买买,吃吃吃也真的没有做其他事情。但总是会在跟父母约定拿生生活费的前几天把钱花光,提前进入吃土期,然后垂头丧气地问爸妈拿钱。然而反观身边的同学,却可以兼职、做项目、拿奖学金,不仅不用问爸妈拿生活费,连学费都可以自己负担。看一看自己,每个月1500块的生活费,每天三餐30块,周末出去玩每天一两百,每周差不多四五百,这样算下来,如果有时候要买点其他的东西都不够,只能问爸妈拿钱。想要自己挣钱实现财务自由,却总是嫌兼职又累挣得又少、项目好难做、学渣怎么拿奖学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Grace


其实症结在于你不会花钱

大学里挣钱的方式其实很多,一个下午的家教两三百,餐厅兼职一百块,即使发传单也有五六十,省一点赚一个下午可以吃两三天。但是其实,症结在于你不会理财。想一想,为什么父母给的生活费,其实明明是足够的,你却总是在约定拿生活费的前几天花光了呢?是不是想着马上就要拿生活费,所以赶紧挥霍了呢?如果你不会理财,不会控制自己怎么花钱,即使你做再多兼职和实践,也无法实现财务自由。你真正应该做的,是从现在开始学会规划自己的资金,每周,甚至每天,给自己规定花多少钱,有哪些支出项目,超过预期就算再需要再喜欢都不能支出。这样,懂得了合理使用金钱以及金钱带来的意义,再去赚钱,才是实现个人财务自由之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同学


房价对我影响比较大

对于很多大四狗来说,现阶段跟人讨论的话题,除了就业,就是租房了。虽然尚未有稳定收入,但是对于第一个在这个城市的安身之所,大学生们还是有自己的要求的。“我会主要根据工作地点选择地方。然后我可能会比较注重采光,地方大小是其次。我觉得一些城中村的某些房子,住久了我真的会觉得受不了,会觉得很压抑。然后就是安全这些问题了,我是男生觉得还好,但是对于女生我觉得这个更重要!最好是合租吧,彼此有个照应。”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据《2015租房生活报告》数据统计,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人均月租金已高达3366元,普遍已占到月收入的25%以上,每年超过三个月的工资收入用作租金支出。面临这样的房租压力,大学生们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买房更是现在不敢想的事。“房价应该还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如果工作还不能稳定,起码毕业三年内,我不会考虑买房的。”而也正是因为高房价,让大学生们可能对一线城市望而却步,“房价太高,可能会让我选择比较偏一点的郊区住,或者隔壁的二线城市居住。而且我也会因为房价太高,考虑去其他可以就业的、不太差的城市就业和生活。”

——广东工业大学,张同学


买房不是二十几岁的人生应该考虑的事情

“中国房奴卖身年龄全球最低”,其中北京27岁、印度/加拿大31岁、日本42岁。这个统计的科学性难以考证,但环顾我的周围,很多年轻人的确遵循着毕业—找工作—买房—当房奴这样的生活路径。

李静在北京读研毕业之后进入一家银行工作,她的职业理想是学术,做一个大学老师。“北京的高校教师完全是饱和的,研究生毕业不可能进入高校。高校行政虽然不要求高学历,可是薪酬不高,我想在北京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哪怕只有40平方。”

而她的朋友露露,完全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毕业之后去了欧洲旅游,她说二十几岁的人生应该是自由的,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发现世界。“sorry,买房从来不是二十几岁的人生规划。”

——中央民族大学,李静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