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指尖上的广府非遗——广州剪纸

日期:[2023-12-07] 版次:[A08] 版名:[新绿校园]

海珠区少年宫教师匠心传承剪纸技艺


见习记者 陈天旭

韩艳指导学生运用烫印机制作剪纸图案环保袋

学生杨子皓剪纸作品

“我们先对折一下,从这里下剪刀……”在海珠区少年宫的剪纸教学班,海珠区少年宫老师、广州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韩艳正带领小学员们学习剪纸艺术创作。将剪纸艺术融入少儿教育,这是韩艳与海珠区少年宫的老师们近年来全力推进的工作。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韩艳带领老师们钻研剪纸艺术,用剪纸记录社会发展,并致力于在少儿教育中将这门技艺传承并发扬。

“剪”出城市发展新气象

剪纸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剪纸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广州剪纸艺术作为广东剪纸的重要代表,在近年收获了大量关注。

看到剪纸艺术逐渐融入大众的生活中,应用在服装、产品设计等方面,钻研剪纸艺术20多年的韩艳感到非常高兴。韩艳介绍,传统剪纸分为民俗、传说、祈福纳祥等内容,她与海珠区少年宫的老师们在剪纸艺术教学传承的过程中,致力于推出富含历史底蕴、时代气息的作品。

韩艳近几年的得意之作《海珠揽胜》以优秀的创意和剪刻技法在文博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这幅作品长320厘米、高80厘米,创作历时两年时间。这幅作品以白云山、珠江为背景,展现了广州塔、赤岗塔、大元帅府等海珠风景名胜。

韩艳提到,剪纸的制作过程分为材料和工具的准备、构思、起稿、订纸和剪刻五个步骤,设计是创作剪纸作品时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一环。“一幅复杂的作品可能在剪刻上只需要耗时几天,但前期的设计起稿可能要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

“《海珠揽胜》是一幅人文风景历史画卷,要尊重建筑本身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分布,前期要不断走访搜集资料,在设计布局上也下了功夫反复修改。”韩艳说,自己作为在海珠区工作生活多年的“海珠人”,希望能通过剪纸艺术呈现出新时代的城市发展风貌。

韩艳正在教授学生剪纸

言传身教发扬剪纸非遗

“在我拜师学习剪纸的时候,许多传统民间艺术正处在被大众遗忘的边缘,更不要说能有年轻人愿意去学。”2006年,怀揣着传承剪纸艺术的想法,当时还是一名幼儿园老师的韩艳首度尝试在园内开展剪纸艺术教育,教授孩子们学习剪纸技法。“我希望能带动更多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去了解、认识、喜爱剪纸艺术,让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得以传承下去。”这是韩艳在少年儿童群体中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初心。

2020年,韩艳调到海珠区少年宫工作,获得了少年宫对传承非遗文化的大力支持,少年宫开设了工艺美术大师班,让学生能够系统学习非遗剪纸艺术,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化,孩子们得以在学习剪纸技法之余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将传统剪纸与国画、水彩、版画等多种艺术手段结合,让剪纸学习更显趣味。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韩艳惊喜地发现喜爱剪纸的种子真的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很多孩子将剪纸作为兴趣爱好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孩子们会用剪纸作品作为礼物、以剪纸为主题作课堂演讲等等。”

韩艳对剪纸艺术传承的付出影响了许多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之下,韩艳的儿子也逐渐对剪纸艺术产生了兴趣,从小学开始每年都会亲手剪制一份礼物送给母亲,在考上广州美术学院后毅然选择了艺术教育专业,希望能向母亲看齐,做好艺术传承。

韩艳剪纸作品《海珠揽胜》

小链接:广州剪纸小知识

广州剪纸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经过一代代剪纸传人学习、继承、发展,广州剪纸形成了剪刻结合、折剪结合和剪刻绘结合的独特技法。按表现形式分类,广州剪纸分为单色剪纸、彩色剪纸和立体剪纸,其中彩色剪纸又分为套色剪纸和分色剪纸。剪纸讲究刀刀不断、线线相连,剪纸花纹有镂空、月牙、圆孔,每一个花纹都有对应的剪修方式,是一门精雕细琢的非遗艺术。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