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超九成受访学生学习过反诈知识

日期:[2023-10-26] 版次:[A03] 版名:[青调查]

校园反诈教育筑造安全阵线


见习记者 陈天旭

诈骗,一个听上去似乎很遥远的词汇,仿佛只会在荧幕上看到对诈骗的演绎。实际上,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诈骗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而尚未踏入社会的学生群体,也因其风险意识较低成了不少诈骗分子的诈骗对象。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就反诈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738份。学生们如何看待反诈教育进校园?又期待着什么样的“反诈新招”?一起来看看广州青年学生对此有何见解。

超七成受访者接触过诈骗

调查结果显示,44.86%的受访学生的身边人有过被骗经历;29.48%的学生曾亲身遭遇过诈骗,但没有上当;10.67%的学生则在经历诈骗后掉进了诈骗陷阱;28.84%的学生则从未经历过诈骗,也从未听说身边人有被诈骗的遭遇。

“那天一早我妹妹从家里打电话给我,说有人打电话来告诉爸妈我被‘绑架’了,爸妈正在准备汇款,听得我一头雾水。”大学生温昊回想起这件事,仍显得心有余悸,还好最后在他本人的及时劝说下,父母才没有转账,未造成经济损失。

该校辅导员戴老师说,学校从属地派出所了解到,这种假称“孩子被绑架要求父母汇款赎人”的诈骗方式已在近期导致多名学生家长上当受骗。“诈骗分子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他们不光了解学生的学校、祖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还会安排年轻男性或女性的声音在电话那边呼救,将戏演得更逼真,让父母自乱阵脚。”戴老师表示,家长在惊慌焦急的状态下,判断力会受影响,很可能就会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之中。

今年8月中旬,就读于广州某高校的学生小刘就被以“虚假买卖游戏账号”的手段诈骗了1.5万元。据了解,小刘在某游戏交易平台出售游戏账号时,突然收到一条联系信息,对方称愿意以高价购买此游戏账号,小刘心动后便添加了对方QQ进行联系。双方约定好交易价格后,对方称已在平台“下单并支付”,要求小刘按照该平台客服的指引进行“提现”,结果小刘却发现自己的账户被冻结,平台客服称需要支付一笔“解冻费”才能解封账户,小刘在支付完费用后,客服又以操作失误为由再次要求小刘进行转账,小刘便再次进行了转账。直到客服拉黑失联,小刘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

广州市反诈中心分析称,诈骗分子通常会发布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以“低价游戏账号、装备、充值点卡”等诱导玩家在架设的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进而盗取玩家的身份信息和虚拟财产;或是假扮平台客服,通过如“注册费”“账号解冻费”“押金”等各种借口诱导玩家不断付款。

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海珠区青年地带项目社工黄华琼提醒青少年,网络游戏诈骗大多以青少年群体为目标人群,青少年在游戏中应谨慎交友,不要轻信涉及现金付款的信息,即便要付款交易也要通过合法合规的游戏内渠道进行而非在其他平台私下交易。在上网时更要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不向他人透露。如遭遇网络诈骗,应第一时间报警止损,把损失降到最低。

诈骗套路多变,反诈知识受重视

“校园贷”“兼职刷单”“网络交友敲诈”等骗局是校园类诈骗案件的重灾区。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未保委主任郑子殷就曾接触到大学生遭遇“校园贷”诈骗的案例,该骗局通过诱导学生超前消费,当学生无力还款时,再诱骗学生“以贷还贷”,最终使学生背上巨额债务。近年来,还出现了打着金融平台名义,以“禁止大学生网贷”“查询征信”为由,威逼利诱受害者进行莫须有的账户注销或升级,指引受害者进行大额度网贷的骗局,被称为“注销校园贷”。据国家反诈中心统计,2020年至2021年期间,“注销校园贷”骗局共发生了5.1万起,其中63.7%受害者为“90后”“00后”。

“现在的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虽长,但因其社会经验不足、分辨能力较差,还是很容易受骗,这也是反诈教育要为学生补足的短板。”郑子殷表示,诈骗分子之所以选择学生作为诈骗对象,正是看中了学生容易受到诱惑、哄骗甚至恐吓的特点,因此反诈宣传进校园十分必要,且在普法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法律知识与救济措施的宣传,还要将各种诈骗套路及新型诈骗方式告知学生。

在本次调查中,超九成受访学生认可反诈教育的必要性且表示自己曾学习过反诈知识。83.81%的受访学生通过媒体传播与报道了解反诈知识;71.56%的受访学生在学校开展的相关课程、讲座上学习反诈知识;61.26%的受访学生通过公安等相关部门的组织宣传了解反诈知识;还有部分学生是通过亲友告知(49.12%)和亲身经历(24.45%)的方式对反诈知识进行了解。

随着遭遇诈骗的受害学生低龄化、诈骗手段更网络化,对青少年的反诈教育更需加码。郑子殷指出,传统的反诈宣传方式有普法课堂、普法剧场等,结合当下互联网发展,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反诈宣传或者通过开通平台账号进行反诈宣传直播;反诈宣传内容上则可以着眼于学生更容易接触的方面,如“网络刷单兼职骗局”“点击链接领取游戏皮肤骗局”等。

受访者期待反诈出新招

近日,国家网信办公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在未成年人网络消费、信息保护等方面亦将做出有效保障,从侧面为青少年在网络反诈领域保驾护航,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郑子殷表示,当代青少年是网络“原住民”,诈骗分子也往往是通过网络对青少年伸出魔爪。各大网络平台主体、网络监管部门应尽快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保障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学校、家长也要做好对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青少年自己也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学习掌握诈骗相关法律知识,了解电信网络犯罪的典型套路,对网络上的陌生人保持警惕心。

在受访者期待的反诈方式方面,“开发国家反诈中心APP这类可以拦截电信诈骗的工具”呼声最高,占比达72.61%;“加大个人信息保护,打击信息贩卖,杜绝信息泄露”次之,占比达67.98%;“做好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反诈科普工作”达60.49%;其余还有如“通过电影、视频、漫画等形式传播反诈知识”“建立完整有效的诈骗案件举报渠道”“加大对诈骗行为的打击惩罚力度”“成立更多专职反诈部门”等提议。

多所在穗高校组织“反诈宣传志愿服务队”

调查结果显示,69.23%的受访学生参与过反诈宣传等活动。他们通常通过“将反诈知识和案例转发给亲朋好友”“将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分享给亲朋好友”“制作反诈知识视频、推文并发布在社交平台”等方式进行反诈宣传。

据了解,当前广州多所高校都已成立“反诈宣传志愿服务队”,他们在属地派出所的号召下,积极面向同学们以更有趣的方式宣传反诈知识、引导大学生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并在观察到诈骗行为时及时与民警联系。

近期,广东药科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13所高校的“反诈志愿者”团队在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的反诈宣传活动中获授旗,为共建平安校园贡献志愿者青春力量。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