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日期:[2020-04-30] 版次:[A06] 版名:[新绿书屋]
作者:广州中学初二(13)班 谢美欣

相信大家小时候一定或多或少被问过一个问题: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呀?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都是“想当宇航员”“想当科学家”“想当作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先那个坚定而自信的答案开始动摇。我们自己或许都不真正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在这次疫情中,我坚定了一个答案,那就是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020年1月18日晚,钟南山院士赶到了人山人海的广州高铁站。正当春运,去武汉的高铁票早已卖光,事情紧急,颇费周折他才挤上了G1102次车,在餐车找了一个座位。一路奔波,钟南山院士只能靠在低矮的靠背上仰头睡一会。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已经年过八十、曾经抗击非典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边让大家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坐上了去最危险的地方的列车。更没有想到,84岁的他竟然还在一线医院坐诊,救治各种重症患者。2020年3月21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领衔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科研团队研制重组新冠疫苗,开始人体注射试验。很多人或许不知道,陈薇院士不但是研制疫苗的人,还是疫苗的第一个接种者。高校毕业的陈薇,本有大把高薪工作的选择,但她却前往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工作,开始与病毒打交道。两位院士的选择背后,只有一个原因,希望为社会做尽可能多的贡献。

在抗“疫”过程中,不愿“宅”在家里的,还有许许多多普通却不平凡的人。90后广西小伙梁意锦在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着一辆装满物资的小型货车从老家出发,将物资送达武汉,并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做志愿者。有人建议梁意锦把来武汉的油费发票拿去报销,他一口拒绝了:“作为一名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如果我还需要回报,那不是亵渎了志愿精神吗?”一名90后的小学女音乐教师,也同样选择了成为一名志愿者。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为方舱医院的患者分配盒饭,送医生上下班。有记者问她“怕不怕”,她回答道:“这里有这么多和我一起奋斗的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什么好怕的呢?”这些普通人,虽不能凭一己之力挽救苍生,却也可以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干了些什么呢?我们也许无法像医护人员、志愿者那样冲在前线,但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找到自己的榜样,定位自己的目标也是一种努力。

疫情给我带来了很多损失:无法回学校、上课时间缩短、自我管理难度上升……但它同时也给我带来了机会。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练钢琴,找回了自己的兴趣。我也有时间安排自己的积累任务,更好地学习。疫情还教会我如何调整心态,不抱怨任何不利处境,避免损害。希望十几年后,有人问我们,新冠疫情发生的时候,你在干嘛?我们也可以骄傲地回答:“我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实现了自我的飞跃。”疫情中奔跑着为社会做贡献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在我们心中埋下一颗理想的种子;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无论我们的梦想在何处,我都希望我们首先是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拼尽一身才华,描绘一幅山河。

广州中学初二(10)班 孟怀钰

指导老师 刘桂玲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