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广州市区融媒体中心: 打造“掌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日期:[2020-01-16] 版次:[A03] 版名:[青播报]

本报讯 1月3日上午,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新城小学举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走读长征万里行”。授课老师是新城小学校长、广东省书香校园阅读推广人邝卫华。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们纷纷上台分享“走读”家乡的美好、传承长征精神的可贵。这堂思政课的听众,除了学生和200多名社区群众外,还有通过广州市区融媒体中心客户端——“新花城”观看直播的观众。 

这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课,是广州市区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建设的缩影。自2019年7月中央深改组首次提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后,广州市构建了全域覆盖1中心8所253站1100多个点的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而广州市区融媒体中心客户端——“新花城”上线后,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打通“最后一公里”,如今已成为了“掌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线上+线下”模式:推进两中心融合建设 

2019年12月6日下午,在从化区西和粤菜师傅培训室,广州酒家中餐大厨何汉球在20名村民学员的现场“围观”中,传授了冬瓜牛孖筋、竹笙红宝石这两道菜的烹饪“秘笈”。这是西和村广州粤菜师傅培训室的第三十八期培训课程。  

原来,为了让更多的烹饪爱好者共享粤菜师傅培训的资源,“新花城”客户端会同步直播每一期的粤菜师傅培训课程,让未能到场学习的烹饪爱好者可以远程学习,并能反复观看视频。   

据介绍,打开“新花城”客户端,可以看到客户端下专门开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频道,除了设有“粤菜师傅”栏目外,还有“新思想讲堂”“有呼必应”“乡村振兴故事”“乡村旅游vlog”“惠农政策”等栏目。这些栏目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提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的课程教育、民生服务、文明建设、惠农政策等新鲜资讯和资源服务。 


首创微社区模式:做好“五送”服务 打通“最后一公里”

如何进一步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2019年12月26日,“新花城”邀请华南师范大学“网红”思政课老师张永刚走进了从化区城郊街西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镇村干部群众送去一堂题为《立足新时代 实现新作为》的精品思政课。 

“听完课很振奋。”由于工作原因没能到达现场的城郊街团工委副书记廖立鹏看完直播后感慨万千。“线上课堂很清晰地呈现了我们正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怎么走?”他说,这更坚定了他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未来工作的方向,“做人民喜欢的事情,当人民喜欢的人。”

   据了解,“新花城”即将推出的“思政课堂”专栏,将整合组织全市媒体、宣传、思想、教育等资源,除了在线上推出直播和视频课程外,还将在线下与机关、社区、村镇、企业、学校合作,送精品思政课“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

 

服务基层群众:推出“小康课堂” 助力脱贫攻坚 

目前,微社区e家通已经覆盖了全市144个街镇,从2019年10月底至今,微社区e家通增城、从化负责人黄思成和他的团队在从化已经做了26场直播,将很多特色宣讲品牌课程送到了乡村。而他自己,则对“网红”思政课老师张永刚的课程最为满意,因其“直播画质好、内容吸引人”。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如何培养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用粤剧来科普!这也是微社区e家通的创举。街口街是从化区的“粤剧之乡”,粤剧群众基础深厚,粤剧爱好者众多。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理念深入人心,黄思成和他的团队联手街口街粤剧文化协会,创作了粤剧MV《垃圾分类齐行动》。这支MV改编于著名的传统粤剧曲目《渔歌晚唱》,以朗朗上口的粤剧歌唱曲调,打破以往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中传统乏味的说教形式,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品位。同时,这首《垃圾分类齐行动》还通过“新花城”客户端等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以呼吁居民更积极地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

(来源:广州文明网)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