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高考卷里看语文 作文题中说素养

日期:[2018-06-24] 版次:[05] 版名:[特别策划]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左边的是今年广州的高考作文题,来自全国Ⅰ卷。寄语新时代新青年,看到正能量的作文题时,你是否跃跃欲试,想马上动笔写一写?别着急,刘勰《文心雕龙》有言,“夫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草草写就文章容易,要写出一篇文采、结构、立意俱佳的好文却很难,需要长期浸染形成的丰富语文素养。哪些是我们中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素养又将如何养成?本期,我们邀请广州市铁一中学和广州中学两位任教高三语文的名师,为大家就培养语文素养指明方向。

专题策划/吴敏婷  黄嘉欣


从2018高考作文看中学生的必备语文素养

●“关注生活,作文内容才不至于贫乏、干瘪;热爱生活,我们的表达和创造才能充实饱满。”

●“更重要的还是走出校园、深入生活,到时代社会的‘大生活’中去开掘更丰富的‘源头活水’。”

广州市铁一中学  罗小慧

目前,2018高考评卷工作主体工程已顺利封顶。高考考生们普遍反映,2018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题有难度。

今年的作文题不仅时代气息浓郁,强调实际运用;还要求考生在时代主旋律范围内小中见大,抒写自我成长与当代中国情境的深刻关联与思考,“世纪宝宝”们要在对祖国追梦、圆梦的畅想中体现个体的思考和表达;如果要拿高分,还必须在鲜明的情景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今年要写出高分作文有一定难度,但有一句话,我深表认同:语文是一门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分数高的考生,语文素养未必很好;但语文素养好的考生,语文分数绝不会低。

本人管见,2018高考作文要拿高分,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第一,对象感要强:要紧扣“写给2035年18岁的一代人”这个任务,全文“对话性”要强,不能抛开任务立论一番。

第二,话题感要准:既要紧扣材料,更要写出“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重在谈你对材料中重大事件的理解;切不能简单粗暴地写成中国新世纪大事记。你的“联想和思考”是什么,才是本文的重点、难点和亮点。

第三,背景意识要强:作为“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一起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千禧宝宝”中的一员,你就是新时代中国梦的见证者,这一身份要得到凸显。

第四,表达要显艺术:此文不同于常见的考场议论文,在文体的选择和语言风格的个性化上也是凸显亮点的路径之一。其实,这一点早在2017年的高考作文里就初现端倪了。


2018高考作文提示我们:同学们学习语文,特别是学习阅读写作时,要高度重视培育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学习目的上,要摈弃作文写作的应试化,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2018高考作文要求“写给2035年18岁的一代人看”,貌似在凸显语文的工具性与实用性,事实上还是在考察“语文素养”的高下。语文素养,说白了就是一个人认知生活、表达生活时的语言积累、审美情趣和个性品格。

扎实的语文功底,深厚的语文素养,决不能拘泥于课堂和教材。读名家经典懂时政大事,与伟人进行精神的交流,固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还是走出校园、深入生活,到时代社会的“大生活”中去开掘更丰富的“源头活水”。

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学习,真正把语文当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去理解,语文核心素养就不会再披上应试语文这款“皇帝的新装”了。


二.学习过程中,去除阅读积累的功利化,基于素养的需要去关注生活。

语文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做高素养的学生比做高分数的学生更重要。2017-2018高考作文,无不体现出浓烈的时代气息与鲜活的生活场景。语文的学习,就应当始终对生活充满热切的关注与充沛的情感。生活,永远是思考与写作不竭的源泉。关注生活,作文内容才不至于贫乏、干瘪;热爱生活,我们的表达和创造才能充实饱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语文素养带给我们的种种精彩。


三.学习导向上,脱离语言表达的单一化,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得到确认。

高考作文,连续两年采取了任务驱动的形式,要求在准确把握写作范围和重心的基础上,还要落实到表达与交流的相关要求上,学生要学会突出自己表达上的特点与亮点。这就要求作文教学,要加强表达个性化、体裁多样性的引导和训练。既要把作文练习与思想政治课、公文写作课区分开来,又要高度重视写作中的人文个性等因素,让语文素养在写作中得到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


阅读与思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双翼

●“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

●“语言水平反映思想水平,思想水平则决定人生高度。”

广州中学   何国跻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的作文试题提供了一道关于国家发展、时代进步与个人成长、责任担当的作文材料。要较好地完成这道作文题,正确的审题立意当然十分关键。但是,不少同学反映,完成审题立意后,不知如何行文写作,常有脑中空空、“老虎吃天”之感。

也就是说,即使从老师那儿学习到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思路,如果自身的语文素养不高,我们还是无法完成写作任务。例如,我们如果完成了对今年全国Ⅰ卷作文试题的审题,确定立意为论述“不同时代的青年要承担不同发展阶段的使命”之后,要较好地分析阐释这一主题,就要有对“青年”这一概念的时代解读,要有对“使命”和“责任”的正确认知,要有对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的发展轨迹的热情关注,要有对“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与青年个人前途命运之间关系的正确价值判断。而这一切都是需要考生有对时代的关注和思考作为前提的。如果对国家发展视而不见,对时代进步麻木不仁,考场中就必然出现“咬破笔头”“愁上眉头”的无奈与愁苦。我们从此看到,热情关注并勤于思考生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与2017年试卷相比较,有两大变化:一是卷面增加了1100字的阅读量,二是客观题分值增加了3分。这两个变化,体现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即加强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说,“没有课外阅读,那语文教学就只是‘半截子’的。”近几年高考北京卷有一道“微作文”题,是注重引导考生加强课外阅读的典型试题。例如,2018年高考北京卷“微作文”试题要求考生从古今中外七部名著中选择其中一部或讲述读书心得,或介绍人物形象,或评述人物特征。这样的试题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它告诉我们,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注重阅读中外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要提高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对语文学习的意义的明确认识。现实中,不少高中学生把自己“定性”为“理科生”,而忽视语文学习。这种轻率的“定性”否定了自己语文学习的潜力,拒绝了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发展,也影响到自己的所谓“理科”特长的发展空间。大家如果能留心一下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情况,就很容易发现一个基本事实:工作人员的语言能力越强,专业水平就越高,在行业和集体中的贡献与影响力也越大。马克思说,语言即思想。语言水平反映思想水平,思想水平则决定人生高度。就像爱因斯坦、霍金、华罗庚、钱学森、竺可桢等中外许多大科学家,他们人生、事业的高度与他们有很高的语文素养密切相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文章或著作中得到佐证。

“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这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平原先生的忠告。语言能力是人生发展的基础。同学们对语文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会有自己独到的语文学习方法和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写作能力和语文成绩也自然稳定提高了。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