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传文明家风 讲家国情怀

日期:[2018-06-24] 版次:[03] 版名:[我们的价值观]

——访苏东坡第25 代孙、广州市尊师重教促进会终身名誉会长


苏老与校园记者畅谈人生经历。

苏老曾在大学期间在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小学兼职任教, 传播尊师重教理念,与该校结缘 50 载。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文明家风:“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培育良好的家风,应从自身做起。“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令人敬重的老人,他已88岁高龄,但依然率先垂范,热心公益,身体力行地回报社会;他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尊师重教;他是名人之后,内心坚定爱国敬业、无私奉献的信念,以文明家风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曾经在《中国对外贸易》杂志工作,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及许多外国元首拍过不少照片;退休后,他成立了全国首家“尊师重教促进会”,26年来,“尊师重教促进会”共筹集超过9000万的善款和礼品,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6月20日,广州学通社校园记者拜访了这位长者——广州市尊师重教促进会终身名誉会长、苏东坡第25代孙苏巨汉先生。

采访的当天下午,全球百名艺术大师、德高望重的苏巨汉先生(以下尊称“苏老”)以自己丰富的阅历,用一张张朴实的摄影、书画作品,向校园记者诠释了“笑迎天下客 服务千万家——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信条,为我们带来生动的一课。

本版图文/记者 吴敏婷 黄嘉欣  校园记者 李梓芸菲 刘萱萱


传承优良家风,建设美好未来

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只有把每个家庭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昌盛。那么,要怎样建设我们的家,拥有良好的家风?6月20日,我有幸采访了苏巨汉会长,顿时豁然开朗。

眼前这位长者个子不高、衣着朴素,看起来与普通的老人没什么区别,可是他家中客厅悬挂的为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拍摄的照片,以及收藏柜中的慈善奖状却让人顿生敬仰之情。交谈中,我们得知苏老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苏老是北宋诗人苏轼(世称“苏东坡”)的第25代孙。他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被誉为“神童”,大学毕业时已掌握五国语言,并进入外贸部工作,时常跟随周恩来总理出访国外。由于当时的新中国没有高级研究生记者,于是周总理决定培养,并亲自选出4名记者进行深造。就这样,苏巨汉先生成为了新中国首批新闻系硕士研究生。

也正是深受周恩来总理的影响,那种对人民慷慨、对自己严格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印刻在苏老心中。苏老克己奉公,热心教育和公益事业,退休后还筹备成立了全国首家“尊师重教促进会”。26年来,“尊师重教促进会”共募集了超过9000万善款和物资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苏老也走访了无数幼儿园、中小学。原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曾评价苏老:“个子很小,但能量很大!”

在采访过程中,苏老重复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勤奋”,他还强调:人不光要勤奋,还得贵在坚持。苏老以其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记者,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要努力学习、坚持学习、创新学习,多读书多储备知识才有做记者的底气。”即便已经有非常丰富的采访经验,成为著名的摄影记者,可苏老仍然会为了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精心准备,而工作到凌晨两点是常事。他还说,只有在凌晨的时候,自己才有灵感进行创作。

在苏老心目中,“别人做不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别人能行的,自己要更行!”凭着这种勇争第一的精神,苏老将事业上的成功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而每每提到周总理,感性的苏老都忍不住红了眼眶。周总理爱国爱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已融入苏老的生命,他说:“爱国是最好的家风。每个家庭都应该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才智,才能把小家庭乃至大国家建设得更好。”

听着苏老的话,我心里充满了动力。我希望借由笔墨将这份对学习、对工作孜孜追求的盎然向上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同龄人,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在未来的人生岗位上,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广州市育才中学校园记者  李梓芸菲

听苏爷爷讲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

好家风就在生活的点滴中

古语有云:“一家不平,何以平天下。”家是我们每个个体所依附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而优良的家风浓缩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6月20日,我作为广州学通社校园记者,非常荣幸地走进苏巨汉先生的家,了解他的家风故事。苏老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第25代孙,广州市尊师重教促进会终身名誉会长。苏老已88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铄。

刚进苏老的家门,他便热情地招呼我们。已到耄耋之年的他身姿轻盈,事事亲力亲为,甚至热情地为我们剥好荔枝。苏老带领我们在家中参观,为我们一一介绍他的摄影作品,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这幅珠江夜景照片,是我趴在阳台栏杆边连续拍摄多日所得。”在苏老的镜头下,珠江两岸华灯璀璨、游船灵动。“为了拍出一张好照片,常常要拍几个小时,还不能乱动。但我们还是要坚持,必须坚持!”苏老讲述的不仅是作品背后的故事,还教给我们人生的道理。

采访间,苏老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华,最是要努力奋斗的年纪,你们应该更勤奋,努力学好知识,长大报效祖国!”苏老接着说,无论如何一定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的抚养,感恩老师的教导,更要感恩国家和人民!”身为一名资深记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用日记记录生活,就连偶尔生病也未曾中断。“写日记,既可以记录生活点滴,又可以为自己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最重要的是,它能帮助你感悟出人生之道,教你为人处事。”

拜访苏巨汉会长后,我发现:家风其实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凝结于祖辈的传承、父母的教导、为人处事的方式等方面。好家风是慢慢渗透,影响我们一言一行的,不需要刻意渲染,却能够深入人心。只要我们都像苏老那样,平时留意生活点滴和自己的言行举止,认真、勤奋、积极地面对生活,相信每个家庭也会拥有文明家风。

广州市育才中学校园记者  刘萱萱

采访后,苏巨汉会长与《广州青年报·新绿校园》主编吴敏婷、广州学通社校园记者刘萱萱、李梓芸菲合影留念。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