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中国股市合格投资者不足一成 股民股海淘金有“成功公式”

日期:[2018-05-17] 版次:[A06] 版名:[青视野]

本报讯(记者 吴世轩)近日,凤凰网国际智库课题组联合益盟股份共同发布了《中国股市合格投资者报告》。调研报告覆盖全国31个省,总共回收76920份有效样本的问卷调查,通过考察股民的个人背景、分析能力、风控能力和盈利能力等,首次向中国个人投资者展现了头部群体的人群画像。

报告显示,仅有占调研样本7.8%的投资者表现合格,超过7成的投资者最近3年在股市中的盈利增长不超过10%,甚至有近35.2%的投资者连续3年在股市中年年亏损。究竟中国股市有哪些特征?成功投资者有何特点和共性?普通股民股市投资有没有成功公式?就此问题,本报记者对益盟股份市场部总经理陈晓冬进行了专访。


“合格”投资者仅占7.8%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3月,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过1.35亿,其中开立A股账户的投资者超过1.34亿。如此庞大的股民数量,却并没有撑起中国股市的半边天。在中国,股市长期存在一赚二平七亏损的现象,股市赚钱难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大部分的股民被戏称为“韭菜”,在多次牛熊市的轮回转换中,这些“韭菜”被割了一拨又一拨。很多人在熊市损失惨重后要么忍痛离场,再也不涉足股市,要么深度套牢,被动成为长期股民,而更多的新股民,会在下一轮牛市中追高进入后再次接受熊市的无情洗礼。这样的特征也反映在了本次调研报告中。

在本次调研中,42%的股民投资经验少于3年,只有26%的股民投资经历多于10年。投资经验的不足也反应在投资技能上。

益盟股份市场部总经理陈晓冬认为,总结中国股市散户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风险控制能力偏弱,二是操作与决策能力不足,三是知识体系不完备,四是盈利能力有限。大量的投资者风险控制能力偏弱,主要表现在投资者仓位控制意识不足;欠缺止损意识和合理盈利预期;以及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投资者操作经验与决策能力不足表现在交易过于频繁,近一半的投资者每周交易超过10次;超过55%的股民,每次买股票时,会选择满仓或半仓操作。因为投资知识体系不完备,考察上市公司的范围极为有限,仅有9.4%的股民每年股票交易标的数超过50个。这些不足都反映在了投资业绩之中,即便是在牛市中仍有超过50%的投资者没有跑赢大盘,绝大多数投资者没有能力做到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 


“合格”投资者的六大特征

陈晓冬认为,对合格投资者进行准确的定义和评估,能规范投资行为,推动中国股票市场良好发展。在本次调研报告中,表现优异的个人投资者的“成功公式”有一些共同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六点:第一,他们通常有超过7年的投资经验,7年是一个牛熊市周期,7年是他们的一个分水岭。第二,他们投入股市的资金量在30万以上,且占其可投总资产不超过20%,因此抗风险力更强。第三,他们有结果,他们能保证平均每年盈利在20%以上。第四,他们有止损和止盈的策略,他们有很强的风控能力,有明确的止损策略、合理的盈利预期。第五,他们掌握了一套投资体系,表现为:保持合适的仓位(通常为6成以下),减少交易次数(每周少于5次),高效选股逻辑,确保股票池充裕(一年至少50个交易标的)。第六,他们会有固定学习习惯,他们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知识体系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有稳定的盈利表现,牛熊市都能保持最大回撤不超过10%,且最近3年的年均收益增长大于20%。


成为合格投资者需要刻意练习

为什么中国的散户老亏钱?陈晓冬认为,第一,是他们操作太频繁,永远都是卖在最低点,买在最高点。第二,他们的操作纪律非常差,他们从来不会真正研究这个股票到底好不好,总是喜欢追涨杀跌。未来的股票市场,选对一个好的公司非常重要。中国股市正在港股化,未来很多股票会成为港股那样的仙股,就是卖一块多钱甚至几毛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以后差的公司根本是无人问津,会集中在头部,只有买了一个基本面好的股票,你才有赚钱的可能性。

陈晓冬表示,作为一个散户来说,更应该学习,股票市场虽然千变万化,但一定存在某些定式,这些定式通过刻意练习是可以掌握的,股票技术如果学好了,是一定能赚得到钱的。如果希望把股市作为一个事业,就得刻意练习、实时操练。益盟股份是教授定式的老师,公司成立16年以来,从最初的证券信息公司到证券服务公司,再到现在的金融科技公司,益盟股份一直在做的,就是整合合格投资者的成功经验,为广大投资者复制一条捷径。

据介绍,益盟结合用户需求以及实战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投资体系。“益盟投资体系”分为投资者教育服务、投资顾问服务和工具软件三大模块,能够从投资理念、投资策略、操作方法等方面,帮助投资者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风控能力、选股能力、决策和操作能力,从而提升投资成功率,成为合格投资者。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