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记忆里的“广州路线”

日期:[2018-01-25] 版次:[A07] 版名:[青视觉]

广州这座现代化大都市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公交、地铁甚至共享单车都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每天,有数以千万计的人穿梭于这座城市,走着各自的路线,带着不同的心情,穿越过不一样的风景,也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独特路线和独家记忆,或是每天上学放学的日常,或是见证了过去的一段美好。

本期,我们采访了几位在广州生活的寻常人,听他们讲述自己最难忘的路线,并用镜头记录下他们最熟悉的街景。

采写:本报记者 胡媛媛 实习记者 王瑜 摄影:黄宇帆




温馨的后车厢

人物:李馨

身份:广州大学生

交通方式:121路公交车

出发地:宝岗大道中

目的地:赤岗塔

对于从小在广州长大的李馨来说,最特别的121路车满载着她缱绻的童年回忆。从小学开始的每个周末晚上,李馨都要到海珠区少年宫上舞蹈课。“那会通常晚上九点多才下课,妈咪为了奖励我就会特许我喝点奶茶、吃点薯条什么的,然后坐上这趟车回家。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在李馨的记忆里,她和母亲总是坐在最后一排有说有笑,车尾的空间虽小但不容易被来往的乘客打扰,近三个小时训练带来的疲惫感总能在十三个站摇摇晃晃的车程里化解。“经常没坐多久我就躺在妈咪腿上睡过去了,她就会搂着我,等快到家时才把迷迷糊糊的我拽下车,或者直接抱回家”,李馨笑着说,脸上洋溢着幸福。

从小练习舞蹈,直到今日作为学校艺术团街舞队队长,李馨虽吃过许多苦头也拿过市级校级无数奖项,但她最怀念的还是和母亲一起乘坐121路的每个夜晚——“现在想起来那段时光真是很难忘啊,真想回到小时候” ,李馨告诉记者。

李馨与母亲再次坐上121路车,回忆童年的日常。


人生的上坡路

人物:林曼彤

身份:准上班族

交通方式:骑行

出发地:天河东路

目的地:天河北路

林曼彤是一家跨国管理咨询公司的实习生。以前去上班,曼彤都会搭乘公车或者地铁,后来为了更好地掌握时间就一直骑共享单车上下班,从天河东到石牌东到天河北,这是她从租房的地方到公司的一段路,全程2.8公里,骑车15分钟,有将近一半的上坡路,累计爬升25米。“有时经常会好累骑不动。”曼彤向记者回忆,“有一次,一个很专业的骑手大叔刚好跟我同路,经过斜坡时,那个大叔突然对我说‘小妹加油啊!’。这种来自陌生人的鼓励让我很是感动。”

实习了半年有余的时间,曼彤的业绩颇受好评。从一开始的白纸一张到现在的独当一面,是一个个深夜九点十点甚至凌晨加班换来的。“工作真的有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必要,你会全身心的投入。与此同时,回到自己的小家,照料好周边的一切,做好家务,这也是奋斗的一部分吧。工作和生活,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成为一个精神上物质上都能够独立的自我。”

曼彤很享受这种每天都在进步的感觉,正如她喜欢骑行路上不断变化的风景。“石牌东那段路是单行道,沿着这条路一直骑下去,能看到两边的建筑从旧到新、从矮小到高耸一路过渡。那种感觉是最美妙的。”


日新月异的广州速度

人物:陈蕴哲

身份:大学教师

交通方式:110或58路公交车

出发地:棠溪站

目的地:小北路站或盘福路站

陈蕴哲是地地道道的广州人。在他的记忆里,最特殊的路线莫过于小学初中的必经之路,它见证了广州的高速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棠溪、三元里、中医学院、越秀公园、盘福路或者小北路,“小学到初中,我一直走的都是这条路线。从没有高架桥到有高架桥,从杂乱市场到规范有序的商铺,从只有本地人到黑人、白人、黄种人混杂,变化非常大”,陈蕴哲说。

陈蕴哲告诉记者,以前很多房子都很破旧,街边卫生状况也很一般,但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整治,告别了脏乱差。棠溪、三元里这一带的流动人口比较多,沿线贸易发达、商品种类繁多。“广州开放包容,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快,这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今天必定处于优势地位。种族的多元化,也让广州看起来更加丰富多彩啦。”广州发展日新月异,显然不是过去那句“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所能概括的。“有机会还要再坐一趟公交车,重温儿时回忆,感受一下现在广州更大的变化。”陈蕴哲讲道。

公交车开过小北路,窗外高楼林立,车流不息。


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物:李钰

身份:广州大学生

交通方式:地铁

出发地:岗顶

目的地:东山口

李钰上初中时,基本每天都可以在地铁东山口站附近碰到一对佝偻着背的阿公阿婆。“两个人视力都不大好,总是一人在前走,牵着另一位,驻扎在东山口站附近行乞。上班族、学生们路过,常会献点爱心,甚至站口的麦当劳也默许两位老人进店上厕所。两位大概是我初中三年在这一带‘最熟悉的陌生人’吧。”

后来李钰上了高中,东山口也少去了,直到上大学后才在同学的朋友圈里再次见到两位,才第一次知道他们的称谓和近况。“其实,梁伯与伍婆婆不是夫妻,也没有血缘关系。梁伯初到时人生路不熟,全靠婆婆带着他满广州地走。工厂倒闭后,伍婆婆带着梁伯四处行乞,光孝寺、六榕寺、大佛寺,每日两位老人就坐着公共汽车游广州。直到地铁开通后,二老才把行乞地点固定在了东山口地铁站,据说已经快二十年了。”李钰感慨道,“东山口的学生来了又走,店铺换了又换,不变的不只站牌,还有十几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陪伴,和这一带市民对两位的包容和关爱。”

伍婆婆身体不适住院,如今只有梁伯一人行乞的身影。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