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守护“萤火虫”的志愿者: 为无人机顺利起飞时刻准备着

日期:[2017-12-14] 版次:[A03] 版名:[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12月7日晚,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广州市欢迎酒会在广州塔下举行。当天晚上,1180架无人机编队瞬间亮灯形成“财富”两个汉字。广州用“科技舞蹈”表达了对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的欢迎。精彩的表演引起现场无数惊叹,但鲜少有人知道,在这场惊艳表演的背后,有一支志愿者队伍为它的顺利放飞默默努力,付出了辛勤的劳作。

这支由清一色女生组成的志愿小分队,她们戏称自己为“萤火虫”的保姆。她们日落而作,月出而归,为“萤火虫”戴上翅膀,时刻关心“萤火虫”有没有吃饱(电量是不是充足),时刻关心“萤火虫”能不能健康地发光发亮……她们来自五湖四海,却怀揣着一个目标——向世界展示广州风采。

采写:本报记者 周司琪


广州志愿者周晓婷:让“萤火虫”健康地发光发亮

11月19日之前,周晓婷还是一名预备志愿者,她不知道自己会在财富全球论坛中扮演什么角色。11月19日,周晓婷接到组长打来的电话:“我们正在组建无人机项目团队,你要不要加入?”

“哇,我一听到无人机,就觉得是很有趣的项目,很有黑科技的感觉。第一时间就说要加入!”周晓婷说,此前只是在演唱会等场合会看到无人机,自己还从来没有亲手操作过。而她在华南农业大学学习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更是看起来跟这些科技新品风马牛不相及。“但我觉得这不是什么障碍,有兴趣有热情去学去做就可以。”周晓婷满怀期待入组了。

组队完毕,11月20日,周晓婷就同其余17位志愿者参加了培训。仅仅一个多小时的培训,志愿者们就快速掌握了无人机装桨、上电池、开关、检查灯泡等必要技能。在正式的演出中,志愿者要负责在节目开始之前给无人机装桨、装电池后,从仓库搬运到200米外的起飞场地,如看到闪烁红灯的无人机,代表这架无人机与控制程序没有对接上,就要由志愿者快速进行替换。

志愿者们把无人机叫做“萤火虫”,因为无人机在空中闪烁绿灯的时候就像萤火虫一般,而这18位志愿者就是一千只“萤火虫”的守护神。她们要为“萤火虫”戴上翅膀,时刻关心“萤火虫”有没有吃饱(电量是不是充足),时刻关心“萤火虫”能不能健康地发光发亮。

要把“萤火虫”无微不至地照顾好,把它们安全地送上天也不简单。周晓婷告诉记者,一开始练习插拔电池的过程中,由于女生的力气普遍比较小,加上天气干燥,有的志愿者的手指因此破皮受伤。她作为队长及时反馈情况,统一给志愿者们发放了白手套。后来,志愿者们在搬运无人机的过程中发现,虽然单架无人机不算很重,她们一开始每个人能搬运六台,但由于无人机能够抓握的部分不多,长距离搬运的话还是很吃力。每个人来回一次200米的距离也只能搬运六台,要来回至少六次。经过商量,增派了一些人手临时参与搬运,志愿者们也减少了单次搬运的数量,更能保证更快更安全地搬运。“身为‘萤火虫’的保姆,我想我们已经逐渐摸清了她们的脾气了。哈哈!”

周晓婷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也曾参加过广州垂直马拉松等城市活动的志愿者。她说这些年广州发展得越来越好,吸引了很多企业和很多人才,自己也希望通过尽早地参与到其中来定位自己,来知道如何完善和提升自己。尽管同时上课和参加志愿者工作很忙,她还是会去关注此次财富论坛有什么她所在的食品行业的企业大咖前来参会,她希望能够通过财富全球论坛锻炼自己,找到未来的职业方向。

台湾志愿者吴汶蕙:做志愿者是学习体验成长的过程

回忆起第一次看无人机飞行演练时的场景,来自台湾的吴汶蕙显得特别兴奋,“就像外星人来袭一样,亮着灯悬在天空,感觉特别震撼!”吴汶蕙是暨南大学国际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也是“萤火虫”守护者之一。从台湾来内地做交换生的她,在得知财富全球论坛招募志愿者后果断报了名。“我报名的时间其实有点晚,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后被安排到现在的岗位上,觉得超幸运。”

最开始得知工作是搬运无人机,吴汶蕙有些许不理解,“感觉那是男生做的事情。但既然自己是它们的保姆,也就释然了。”进入岗位后,虽然频繁地搬运经常让她累得胳膊抬不起来甚至抽筋,但吴汶蕙却越干越兴奋,“接触的都是以前从来不知道的知识,收获特别多!”

因为团队全为女生,工作内容又有一定强度,吴汶蕙和队员们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原来是各搬几台,一轮一轮的放置指定位置,后来考虑是不是能站成一线,一路传递过去。总之会想各种办法来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这次志愿服务过程中,不管是调试机器还是看老师操作无人机,都是吴汶蕙未曾有过的体验,“在台湾的时候我也做过志愿者,但这样的活动却是第一次参与,能够亲自参与并见证它们的飞起,我觉得很骄傲。”吴汶蕙高兴地说道,“我还结识了一群好朋友。”

在吴汶蕙看来,从举办财富论坛的广州,到兴兴向荣的大陆,国家正在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发展和进步,这是以前在台湾不曾了解的。“我喜欢这里,希望毕业后能有机会来大陆发展。”

西非志愿者威娜:一生一次的机会,很高兴能为广州做贡献

今年22岁的威娜来自西非威宁,目前在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番禺校区)读计算机科学。虽然在大学实验课接触过无人机,但学校实验室用的是搬运功能的无人机,对于表演专用的无人机,她还是第一次接触。“可以投射光线、排列阵型方阵,看着非常有趣。”对于团队被称作“萤火虫”的保姆,威娜笑称,“这是我第一次当另类的‘保姆’,希望能够达标。”

虽然是外国人,但威娜的中文讲得很溜,说起工作内容时更是有说不完的话,“到岗后第一时间要把无人机从房间搬出来,放在有个停机坪上,按照序列排成阵型,有技术人员指导精确的间隔距离。如果无人机的电池不足50%,我们就要拿去充电不能继续使用,这些工作虽然累,但真的很有意思。”

威娜告诉记者,她以前并未做过志愿者,第一次志愿服务就给了财富全球论坛。对于能够被选上,威娜至今还非常兴奋,但因为太忙,没能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父母,“父母如果知道了一定非常高兴,她们很喜欢看到我参加课程以外的活动,特别是对广州作出贡献。”说起之所以能够被选上,或许是因为自己是国际学院学生会学习部的负责人,组织过“汉语角”,算是学院的风云人物。但不管怎样,这次财富论坛志愿服务的经历对于她来说是“ONCE IN THE LIFE TIME”(一生只有一次的)。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