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logo
青年报广告

对“应该”“必须”say no

日期:[2015-08-31] 版次:[A05] 版名:[大学城头条]

作者 陈晓妹

 

“大学生必须知道的那些事”“大学应该读的一百本书”“大学应该学什么?”……类似的帖子,每年的九月初都会充满网络。新生们好奇地打听大学秘事,师兄师姐们则以“过来人”的姿态或劝告或建议。

 

在“必须”“应该”背后,我们是不是都在被一个个“过来人”规划着大学生活?

 

大学是什么?在父辈的岁月中,大学是独木桥对面的天堂,可以改变人生,可以颠倒命运。如今的时代,大学生满街,“上大学”已不算艰难。但是,从教科书中埋首走来,大学仍不失为一方自由呼吸的天地。

 

从小学到高中,整整12年里,我们沿着“考大学”的路子有条不紊地前行,每天背教科书,写模式作文,填模拟试题……在这条从小被规划的路上,我们走得很顺利,也很习惯。因此,刚刚上大学,我们仍旧希望有一个“教科书式”的大学,期待有人来告诉我们“大学是什么”。我们开始不停去向身边的大学生询问注意事项,或者找到师兄师姐,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我们心里期待着大学,却也紧张着可能的变化。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我认为,正是我们从小孩到小大人的一个跳板,它是我们窥见社会的一扇窗,给予我们认识,还有保护。大一的时候,我们可能还隔着窗户,朦朦胧胧也战战兢兢;大二的时候,裂开了一条缝,我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清晰了些;大三时,窗户大开,我们些许不安却终于有了本质的变化;而大四时,我们干脆跳到窗外边,去体验,去感知。大学是我们成长乃至成熟的一个关键时期,它需要一年一年的时间逐渐沉淀,需要每个人去点点滴滴地真实感受,它不是“过来人”讲出来的,也不是“应该”“必须”规定出来的。

 

是非进退,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五年前,我以差强人意的成绩进入中规中矩的大学,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的兴奋感。第一次来

到大都市广州,第一次一个人独立生活,第一次面对天南海北的同龄人……或者,仅仅就是“大学生”这三个字使我激动不已。

 

大学是一个学生社会,在新生入学期间,师兄师姐会带着他们去适应校园生活,并且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述大学的“应该”与“必须”。在我还找不到天南地北时,师姐告诉我:我们的学校身处于贼窝之间,需要时刻提防;在我还没开始计划学习时,师姐又再次现身:大学是必修选逃,选修必逃……我还没能好好地亲身经历,却被一条条隐形的大学生正常行为守则牵引着,开始我“教科书式”的大学生涯。

 

于是,大学之前风雨无阻不落下一节课的我第一次逃课了;从来沉默寡言的我开始与舍友计

算着哪些活动加分多,对奖学金有帮助;以前只专注于书本的我开始寻找兼职机会赚零花钱……肆意地做一名老师眼中的“坏学生”,众人眼里的“正常大学生”。

 

集体是一个安全、无负担的地方,我们陷进同质的环境,如同被海风吹送的海水,明明被动地承受着海风的压力,却乐此不疲地跟着周遭移动。集体的盔甲,容易让我们忘了自己的本来样子。大学期间,很多大学生其实过得很充实,并一直引以为傲。直到有天,离开了大学,失去了保护色,他们才惊觉:自己原来与他人“别无两样”。除了一纸本科文凭上的名字,自己没有一点存在感。

 

大三的某一天,我突然惊醒,意识到自己的“不由自主”——两年来,我满心思地做大学生“应该”的事,却似乎没做什么。于是,我开始思考“逃课”“奖学金”“兼职”“大学”等之间的关系。我开始有了自己的大学。

 

其实,独属于我的大学普通得不值一提,或许,在有的人眼里,我就是在“堕落”。但我自我而自在,充实而不遗憾。

 

我可能还是木讷如初,但我已经不慌张;我或许平凡如昔,但我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并且不为人左右。在我逐渐脱离“应该”“必须”的集体的过程中,我收获了独自去思考、去规划人生的主动性。

 

小马过河,试过才知深浅。亲爱的朋友,当你终于叩开大学的门,不用急着去打听里面的神秘,走进去,调动五官,你自己感受到的,自己规划的,才是真正的大学。


关于我们 | 存档

版权所有广州青年报社

粤ICP备1510110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2